《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信任五环》
第47节

作者: 寒崖蚀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说:“看对方的额头时,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表达权利的威严目光,被注视的人始终会有遭到威逼和胁迫的感觉,不仅把气氛变得严肃,还是在想让‘讨厌的人’立刻闭上嘴。你们想想海报上的终结者什么样,看人的额头就是什么样。再有,如果我们总盯着对方的嘴以下,特别如果对方是个女同志的时候……”

  大家都嘿嘿坏笑,我知道这帮家伙在想什么。
  我接着说:“所以,我们一般看着对方的眼睛,但不要一直盯着,可以在两眼之间转换一下,或偶尔看下眼睛与嘴之间的区域,然后再回到眼神交流。当然,我们最好是要面带善意的微笑。”
  “嗯,这个好,我喜欢微笑!”小朱觉得好不容易说到自己的强项。
  小牛这时候来劲儿了,问小朱:“你会微笑吗?”
  “怎么,你看我微笑得还不标准吗?” 小朱回答。

  小牛看了看,笑了,说:“瞧你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儿!”然后,转头对我说:“老寒,你觉得应该怎么笑?”
  我晕,现在连大家怎么笑也来问我,搞得我也摸不到头脑,想了片刻,说:“这个我可真帮不上忙了。不过有一点点建议,笑得真诚不真诚,从眼角有没有细纹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笑得不真诚,那些细纹只会在嘴的周围,所以看起来有些假。再有,我们笑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紧闭着双唇……”
  “为什么?”小朱问。

日期:2009-11-03 12:41:32

  “因为紧密双唇,表示你压抑住想说话的冲动,或隐藏了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或不想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再有,如果你歪着脸笑、左眉毛上挑,左脸看似微笑,右嘴角和右脸没怎么动,俗话所说的半边脸笑的话,对方能够很直接感受到你在挖苦讽刺!”我回想着在某本书上读到的,还有遇到过的类似情况。
  “呵,做人真难,做销售更难,笑起来也要留有三分小心,是不是以后睡觉也得睁一只眼啊?”小熊觉得这东西搞得有些玄了,根本没必要。
  我说:“其实这些都是人的本能,以前很少有人注意。但如果我们注意了,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在倾听客户的时候,虽然我们没有说话,但我们一直在相同频率上给对方发送着信号,有时候这比我们说话还有效,这属于心灵的沟通!”
  “老寒,除了目光和微笑,还有什么吗?”小朱像海绵一样,总想更多地汲取。
  “有啊!最后的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那就是――点头!”我说。
  小朱点点头,说:“嗯,这个直接,好明白!”等他下意识地点完头,才发现自己也在用这招,很服气地笑笑。

  “越简单的,可能就是越复杂的。小朱,你知道怎么点头吗?”我又问小朱。
  “该怎么点就怎么点呗,本来就是本能的反应。”小朱回答。
  我摇了摇头,说:“我们之所以把这些总结出来,目的是要应用。也就是说,在沟通的时候,我们本能认为不应该点头的地方,也去点头,这才是功夫!因为点头可以激发说话人的表达欲望,这也是在推动对方思考,说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你知道点头一般点几次,什么频率最合适吗?”
  小朱想了想,皱着眉问:“啊?”
  “几次啊?”小杨听得也新鲜。

  我说:“一般点三到五次,频率是大约一秒一次,缓缓地、轻轻地点。如果点快了,一秒五次,你试下什么感觉?”
  小杨鸡啄米似地点起头来,引来大家的笑声一片。
  “感觉怎么样?”我问。
  “嗯,像是说‘明白了,明白了’、‘我已经听得不耐烦了’,还真是!”小牛笑着回答。
  我看大家基本上都已经很认同了,便反问大家:“哥几个,假如我们在倾听客户说话的时候,身体处于打开的姿式,上身前倾,手放在下巴处,也可以食指向上贴在脸颊,面带些许微笑,眼睛看着对方,进行着目光的交流,还在轻轻地一下一下点着头,浑身传达出关注、顺从与鼓励的信号,大家想想,客户是什么感觉?”
  我刚说完,发现大家纷纷做出如上动作,如众仙儿般点头,我顿时感觉到被从来没有过的尊重包围。
  “大家做得挺好啊!”我说,“其实,除了前面谈到要抑制说话的冲动、做好心态准备、进行合理回应、关注肢体语言之外,倾听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在获取客户的概念上,也有比倾听更厉害的招数。”
  “那是什么?”小朱又急不可待地问。


日期:2009-11-03 18:23:08

  40心意临其境
  有时候想想,人真是一种难以琢磨的怪物。
  而作做销售的,不仅要琢磨自己,还要琢磨对方。不仅要琢磨对方,还要被对方琢磨,还要互相琢磨得认可了,牵手同行。
  在这琢磨来、琢磨去的过程中,到底怎么样才能真正打开对方的心扉呢?
  小马、小牛等几人,好像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销售、考虑过人,以前用了太多的技巧,太多的“术”,当再反观自己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时,发现自己“道”的层面上竟是那样的贫瘠,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正在眯着眼睛沉思的时候,小朱再一次耐不住寂寞,终于在沉默中爆发,问我:“老寒,你发什么呆呢?大家都想听你除了肢体语言之外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复杂深奥喽!”我也把握不太好,所以先和他们打个马虎眼儿。
  小牛问:“有什么复杂的?”
  我想了想,岔开话题,说:“对了,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几个一岁多的小孩儿在一起,如果有一个小孩子儿哭,别的小孩儿也会跟着哭,最后哭成一片?”
  “有啊,怎么了?”小牛问我。

  “还有,两岁多的小孩儿,看到别人摔倒了,自己会下意识地扶住一个东西,或扑到大家怀里寻求安全感,或看到别人的手划破了,会把自己的手放到自己的嘴里,这都是下意识的本能,你们留意过吗?”我又问。
  “好像有印象。这说明了什么?”小牛说。
  我思索了一下,然后看着小牛,说:“据说,这是小孩子会把摔倒的、划破手的人当成自己,这是把自己放到了同样的场景中,所以他们才会做出这样的下意识反应。这是源于人的一种本能,叫作同理心,人与人之间有同理心,从而产生共鸣,这说明已经和对方建立了极致的沟通。”
  “同理心?”小朱问。
  “对,同理心,这个概念延伸开来,内涵越来越广泛。虽然同理心这个名词源于西方的心理学家,实际上,古人早就有所总结了。”我在努力探索和思寻。

  小牛有些好奇,没想到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能在老祖宗那里找到出处,问了句:“是吗?”
  “是。《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孔子,‘你能给我一个字,让我可以受用终生吗’,你猜孔子给他一个什么字?”我故意卖了个关子。
  “什么字?”听得入神的小朱下意识地问。
  “孔子说‘其恕乎’,给了一个‘恕’字,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的意思不就是说,要将心比心吗?”我说。
  小牛似乎想起了什么,说:“没错,是这个意思,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高度概括了孔子文化的核心思想,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所以,恕心就是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同理心!”
  小朱觉得我们谈得酸腐,有些不明白了,问:“这和倾听有什么关系呢?”

日期:2009-11-03 21:21:13

  我说:“其实客户在和我们沟通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自己的看法。在他说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是客户,用心去体会,想像自己是因为什么心理,导致了会有这样的看法和行为,形成了这样的态度。因为我们自己明白并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理解了别人的想法和态度,才能理解对方这种态度和行为。”
  “你说的,不就是理解客户所说的话吗?”小熊被我的话搞得有些晕,有些不耐烦地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