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乱事》
第48节

作者: 天可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孰料,听了秦晋的问话,边令诚的脸上瞬间变得难看至极,身边负责保管敕书旌节的小宦官刚刚在大乱里不知所终,而今他这个丢了天子旌节与敕书的中使,还有什么资格称作中使?
  王孝玄不明故里,便直言道:“秦少府有所不知,将军奉天子旌节,此番是要去陕郡监军……”随即,他又叹了口气,“诚如秦少府所言,叛军截断了通往陕郡的路,想要顺利抵达并非易事!”
  虢州地理位置特殊,连通西临京畿道,北有河东道,东抵都畿道,南面山南东道。叛军意欲攻打虢州,想来安禄山已经下决心进击潼关了,说不定一场恶战已经近在眼前。
  “什么?崔乾佑果真到了虢州?”边令诚刚刚恢复的大吏风度顿时便带上了几许慌张,继而又恨声骂道:“高丽奴与那封瘸子在陕郡是吃白饭的吗?怎么就任由崔乾佑越过陕郡到了虢州?哼,真真是自取死路!”一想到敕书不知丢到了哪里去,就是一阵心烦意乱。
  这番谩骂引得郑显礼极度愤怒,以横刀刀鞘使劲磕着马靴上的冰雪,又恨不得冲上去一刀结果了这个阉宦。但他身边还有百多唐军,还有右威卫中郎将王孝玄,仅凭天子十六卫军的亲将身份和姓氏也不难猜出,此人极有可能是出身自河东太原王氏。时下门阀世家,五姓七望里,太原王氏位列其中,虽然比不得博陵、清河两崔氏,但也是极度显贵的。
  杀一个边令诚,区区阉宦,何足道哉?可让郑显礼连这些世家大族的人一并都结果了,却还没到这种丧心病狂的程度。如果能把这个王孝玄支走,或许是不错的选择。殊不知,王孝玄出于职责所在,再不会让边令诚脱离他的保护范围。
  秦晋从边令诚的话语中觉察出了他对崔乾佑叛军的忌惮,便趁机建议道:“眼下弘农郡叛军肆虐,到处都是乱兵,将军不如先退往潼关观望几日,再起行也不迟!”

  眼下既然杀之无望,便退而求其次,将边令诚堵在潼关内,也是个办法。
  边令诚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最稳妥的办法,可却是有苦难言。丢了天子所赐旌节和天子敕书,就这么灰溜溜的逃回潼关,他这个监门将军拼着性命,在西域搏出来的名声和资本将就此付诸东流,甚至会招致天子的降罪。假使不回去,在潼关通向陕郡的驿道上,遍布崔乾佑部叛军,随时可能连吃饭的脑袋都丢掉,两难之下不好抉择,是以对秦晋的建议不置可否。
  “秦少府,将军身负旌节到陕郡监军,出了潼关就不能再走回头路了!”
  王孝玄不知道双方各怀心思,只觉得就这么回去,一定会被天子治罪,因此比较倾向于继续往陕郡进发,大不了多走山路,夜行晓宿,避开叛军就是。
  远处高坂枯草间突然噗噜噜飞起一群惊鸟,边令诚此时已如惊弓之鸟,面色顿时剧变。
  “有贼兵,快走!”
  说罢便作势欲走,秦晋一把扯住了边令诚的袍袖。
  “将军勿忧,先往南边的林地避一避,现在将士人人带伤,贸贸然走,反而更会引人注意!”
  边令诚大为赞赏,“就依秦少府所言,快,快,都到林子里去……”

  一行人呼呼啦啦进了南面的林地,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静静的观察着驿道附近的动静,但除了有一阵惊鸟飞过以外,久久不见再有异动。边令诚竟忍不住一屁股跌坐在雪地上,忍不住连声唏嘘。
  “当年在西域何等的威风!动辄灭人国,哪一家胡儿不是风闻唐军到来而丧胆?今日何至于此,何至于此……竟被杂胡小儿欺凌至此……”
  话未说完,嚎啕大哭!
  唐军残兵上至王孝玄,下至普通士卒,闻者无不戚戚落泪。
  秦晋冷眼旁观,暗道这阉竖哭的怕是自己吧,昔日不可一世,今日却惶惶若丧家之犬。突然间,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总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既然将军不愿回潼关,何如让中郎将到潼关去搬些援兵来,然后护着将军到陕郡去!”
  秦晋不知道边令诚因何不肯回潼关去,但却突然想到,如果能把王孝玄支走,岂非可以寻机杀掉边令诚了?这阉竖于秦晋的印象太过卑劣,不杀此人决难消心头之恨。

  王孝玄不肯离去,边令诚却一抹脸上泪迹击掌称善。
  “如此甚好!就依秦少府所言!”然后又对王孝玄道:“有秦少府在你还怕个甚来?”
  王孝玄坚持己见:“下走身负天子敕命,保护中使,不敢……”
  “哪来那么多废话?秦少府能一战斩首万余胡兵,难道还不如你了?”边令诚当即翻脸,言语刻薄的讥诮训斥。
  见边令诚态度如此坚决,王孝玄只好咬牙从命,但也不再顾及颜面,希望见一见秦晋能够证明他就是新安县尉的物什。秦晋心怀坦荡,自然不在乎对方的疑虑,当即将印信取出,让他们当面验看。
  瞧着秦晋的县尉印信,边令诚右手拍着脑门,恍然道:“怎么忘了这关键事!”然后又似笑非笑的看向秦晋:“秦少府可知道,圣人已经右迁足下为弘农郡长史……”
  ------------------------------------------------------

  注:
  监门将军,天子十六卫军之一的主官。
  敕书,天子封任官爵,告诫臣僚的文书称为敕。
  弘农郡长史?
  秦晋看着边令诚,满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将军不是在说笑吧?”王孝玄也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这等大事,某岂会说笑?出京时敕书已经到了门下省,说不定现在中使已经出了长安城。”
  边令诚一本正经说的煞有其事,也由不得众人不信,天子将秦晋从一个九品小吏擢升为正五品的长史,这种前所罕见的用人手段已经有数十年没人见过了。据说只在天子刚刚继位,准备修内政,拓疆土时,才有过一段大规模越级提拔人才的时期,但像这种连越六级的情况还是头一遭听说。
  “只有一件事,足下还须向圣人解释,因何放弃了新安。”边令诚不在乎秦晋为何放弃了新安,可天子一定在乎。坚守一座城,可以振奋人心士气,放弃一座城说不定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
  如果天子得知了秦晋已经主动放弃新安,逃了出来,就算理由再正大光明,说的再好听,终归是做了逃兵,还能保持对他的欣赏和重用吗?边令诚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阴晴不定的光芒,让人捉摸不透他究竟在想什么。
  秦晋一时语塞,不知再如何应答,因为他分明从边令诚的态度中感觉到了一丝不怀好意的味道,同时也诧异,此人一直以开明面目示人,何以变脸如此之快?还有他口中的弘农郡长史,究究竟是真是假,毕竟这种越级提拔的情形也太过匪夷所思。
  就在众人默然不语的时候,王孝玄临时召集了十名步卒,又有几分难为情的向秦晋提了一个不情之请。
  日期:2016-03-10 18:4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