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乱事》
第43节

作者: 天可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报!鸿胪水两岸的残兵作乱,击杀士卒上百人!”
  纛旗下崔乾佑面色平静,看不出来喜怒。
  “李万忠是吃屎的吗?区区千人也来崔某耳边聒噪!告诉他,摆不平乱兵,就提头到某这纛旗下交代吧!”
  蕃兵领命而去,崔乾佑的目光再次投射到了虢州城上。

  刚刚驱赶了由附近捉来的百姓蚁附攻城,城上抵抗的唐军果然手软,不敢再轻易以弩箭滚石应对。
  片刻之后,又有蕃兵禀报。
  “报!虢州城内派出人来,意欲谈判。”
  崔乾佑面色转阴,“砍了来人,立在旗杆上。告诉守城的唐军,立即献城投降,否则一旦城破,屠城在所难免。”
  继而,他又安稳的端坐在纛旗下,似乎并不急于拿下弘农郡的郡治,虢州城。
  秦晋麾下射杀崔乾佑部的举动赢来了一阵喝彩,“杀的好!”其间还夹杂有叽里呱啦的契丹话。
  这是那些距离秦晋所部百步开外的另一股孙孝哲部残兵,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契丹人,被崔乾佑部收拢以后,他们备受歧视和欺侮,此刻见到这股汉人“同袍”竟有胆量奋起反抗,便顿生同仇敌忾之心。
  随着牛角呜呜,很快便有数百留守的崔乾佑部蕃兵集结而来,弓箭马刀晃得人心发颤。
  带头的榜样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大概有三四百的契丹人开始向秦晋所部靠近,试图支援他们一同对付崔乾佑部的蕃兵。
  “少府君,契丹人在向咱们靠近!”
  秦晋的精神高度紧张,闻言扭头望去,却见这些人的弓箭已经瞄准了从侧翼包抄过来的崔乾佑部蕃兵。一阵箭雨射了出去,立时就将对方前进的节奏打乱。想不到前些日子还殊死作战的双方,目下竟在叛军内部并肩作战了,这等情况何其荒唐,却又是切切实实存在于眼前。
  “挥令旗,告诉那些契丹人,令他们挡住侧翼即可,正面来的杂碎交给咱们了!”
  双方都曾是唐军,军中令旗用的都是同样规制,契丹人自然也都看得懂。
  “啊?”
  掌旗兵闻言愣在当场。

  “愣着作甚?还不挥旗!”秦晋大声催促。
  “契丹人会听咱们的吗?”掌旗兵才反应过来。
  “听与不听,一试便知!”
  眼看着动静越闹越大,蕃兵又派出了七八百人赶来镇压。秦晋不由得叹息, 蕃军内部也是山头林立派系倾轧,因马匹而起的纠纷立时就演化成了一场大祸。
  但秦晋没有选择,战马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旦失去了战马,即便能够截杀掉传旨的中使,却不能急进急退,此行便会失去意义。事已至此,已经没了退路,不如击退眼前蕃兵之后,上马疾驰离开鸿胪水,远远的甩掉他们。

  崔乾佑的骑兵都布置在虢州城附近,留下来驻在鸿胪水两岸的多是步卒,即便不能取胜,全身而退也是有很大希望的。
  “契丹人回应了,服从指挥,!”掌旗兵惊喜的喊了一声。
  秦晋暗道侥幸,想不到此时此刻与之并肩作战的,竟会是来自安禄山叛军的契丹人。
  很显然,崔乾佑部的蕃兵低估了被分置于鸿胪水两岸的孙孝哲部残兵,契丹人最善骑射,接二连三的箭雨让他们陷入混乱。秦晋的侧翼之忧立即解除。
  团结兵虽然不善骑射,但胜在士气高涨,有此前击败数万大军的胜利,自信心极度膨胀,只怕就算此刻对阵安禄山麾下有曳落河之称的亲卫,也眉头不会皱上一下。再加上手中蹶张弩是唐军中的重弩,杀伤力极大,三四百步内可以有效射杀敌兵,百步内更是可以破铁甲而入。

  “少府君怎么处置这厮?”
  击退数十人的蕃兵后,郑显礼并没有穷追上去,立刻带着部下回撤,一并抓回了那意图抢马的头目,就是此人因他的贪婪,一手挑起了眼前的骚乱。
  “宰了他,以振声威!”
  那头目被吓得脸色煞白,不过嘴上倒也硬气,“你敢动老子一根汗毛,崔将军不会放过你们的……”
  秦晋根本就不与之对话,唰的一下抽出腰间横刀,狠狠劈了下去,但听一阵杀猪般的惨叫,一支右手竟被生生剁了下来。紧随其后,腥臊恶臭阵阵泛起,那头目在惊恐剧痛下竟失禁了。

  并非秦晋一刀砍歪了,而是他故意为之。
  杀了这个无足轻重的人,对时局毫无帮助,对方不会因为多死一个人而陷入混乱,己方也未必会多一分胜算。而砍掉了他的右手,则完全不同。只要这厮苟活下来,将永远是个失去右手的残废,永生遭受世人的鄙夷,欺侮。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食肉者眨眼间成为被猎者的情况比比皆是。
  前一刻还耀武扬威的叛军头目,现在浑身血污,痛苦的在雪地上打着滚,凄惨的嚎叫着。没有人理会他,也没有人可怜他,这是咎由自取。
  正面冲上来的叛军足有四五百人,秦晋咬了咬牙,现在既不是在新安,脚下也没有城墙可以依仗,他们所能依靠的,除了可堪一战的士气,就是手中的蹶张弩与横刀。

  “弩手齐射!”
  陡然间,马蹄动地。秦晋闻声猛然扭头,瞳孔骤然收缩,却见鸿胪水对岸的同罗部残兵竟踏着冰面,挥着马刀,呼喝着冲了过来。
  是同罗部的骑兵,与皂河谷地中突围出来的残兵相比,他们的实力保存相对完好,三五百战马紧叩冰面的声势很是骇人。
  新安团结兵与同罗部的骑兵交手数次,最为痛恨的也就是他们,登时便一片轰然。已经有人准备回身迎战,但没有秦晋的军令,又不能贸然动作。

  瞬息之间,却见同罗部的蕃兵在河面上划出了一道弧线由侧翼包抄过去,兵锋竟直指崔乾佑部叛军。
  秦晋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些同罗部的溃兵也被崔乾佑部欺侮的惨了,才有今日的反戈一击。
  身份认同感真是个奇怪的东西,让几股原本互不统属的人马竟拧成了一股绳。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秦晋不会放过,“蹶张弩,齐射!”
  箭雨如簧,划破北风凄厉的砸向迎面而来的崔乾佑部叛军。
  临时拼凑的联军占据突然性的优势,一开始的确将崔乾佑部的留守步卒打的措手不及,但在对方主将的指挥调度下,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扭转。同罗部的骑兵兵锋看似锋利,实则早就士气尽丧,在崔乾佑部弓弩的威胁下,出现了不小的伤亡,立时就士气顿挫。另一部三四百规模的步卒,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相比较反而是秦晋一部顶住了强大的攻势,他们凭借蹶张弩和陌刀手的配合,成功压制住了崔乾佑部的反击。防守战已经成为新安团结兵所最擅长的,数次以少胜多已经使他们在心理上不畏惧任何强敌的进攻。
  很快,正面的进攻停止了,两部虎视眈眈对峙着,反而是侧翼打的热火朝天。
  秦晋一直位于军阵之后,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都落在了同罗部与孙孝哲部的残兵身上。很显然,他们在崔乾佑部的打击下战线开始逐渐崩溃,骑兵失去了冲击力连步卒都不如,乱哄哄的挤成一团,你拥我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