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点复兴的希望,但黄俊生却并没有给林家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相反,在处理涉及林家人的问题上,黄俊生倒是更加谨慎,即使由他出面处理一些涉及林家人的问题,黄俊生都是在自己进行深入分析、反复思虑,在确认确实不会给办事者为难的前提下,才出面联系,并且把话说和非常低调、圆润。黄俊生的这一系列做派,受到了河西县干部的好评,也得到了林翠芳家族的普遍认可。也正因为如此,黄俊生以后就一直比较顺畅,在县财政局副局长岗位上干了不到四年时间,就调到了县政府办公室任主任,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岗位上不到三年,就在县政府班子调整时,被提拔为了河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县长不到四年,原任的常务副县长被提拔到天籁地区的另外一个县去任县长,黄俊生既在县财政局任过职,又是办公室主任提拔起来的,因此,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主管全县的人事和财政大权。再后来不到三年时间,河西县的县委书记被提拔为天籁地区副专员,原任县长接任
了县委书记职务,黄俊生就以常务副县长的职务,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河西县县长。这可是比林家原来最有影响力的林翠芳的二叔的官大的职务,林家人也开始又看到了希望。也就是在黄俊生任县长之后,由于县委书记处事的优柔寡断,反倒使黄俊生敢说敢做、敢于担当的风格赢得了河西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而黄俊生在县长岗位上,就已经充分显示出了极强的领导能力和宏大的决策魄力。河西县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可以说基本上是黄俊生在当县长时奠定的。由于书记的不敢担承,加上黄俊生作为县长的一系列决策有效地促进了河西县的发展,使河西从一个天籁排名靠后的县发展成了名列天籁前茅的县。因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黄俊生功不可没,也因此,慢慢地养成了黄俊生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说得正面一点,叫敢于大胆决策,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作风专断。黄俊生的这一行事风格,也是造成他后来以近乎悲剧的结局结束其政治生涯的根本原因,当然这是后话。在县长岗位
上干了三年多时间后,因为天籁地改市,市上新成立了一些机构,县委书记因为整体能力不强,在县上反映也不太好,市上新成立的一些机构又需要领导,市委就把县委书记从县上调到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担任主任。这样,黄俊生又顺利地从县长岗位上接任了县委书记职务。
随着黄俊生职务的逐步提升,其在河西的影响力和威望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河西最困难的时候,当时天籁地委准备提拔作为河西县常务副县长的黄俊生到天籁市的另外一个县去任县长,黄俊生表示坚决不离开河西,要为河西的发展尽自己的责任的事传出去后,河西县的干部群众更是对黄俊生的这种行为大加赞赏。尤其是后来在黄俊生等的努力下,河西县可以说是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现实,更使黄俊生在河西的威信和声望达到了顶点。尽管在这些过程中,黄俊生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其家属和亲戚们给予了不少的关心和照顾,林家的影响虽然没有原来那样显赫和张扬,但靠着黄俊生的影响和威信,也还是得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并没有多少人因此说黄俊生的坏话,相反,河西县民间不少人还对黄俊生大加赞赏,认为林家确实有能耐,倒了一个林仁涛,站起了一个更厉害的黄姑爷。当然,林家的人也吸取了林仁涛在位时的教训,整个林氏家族的人和原来相比低调得多了,原来那种颐
指气使的霸道没有了,见人见事都显得非常平善有礼。也正因为如此,河西老百姓对黄俊生对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黄俊生确实是一个厉害角色,不仅把河西县治理得不错,把原来那么霸道的林家人也管得服服帖帖。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黄俊生很是自信。这也是他在这一次换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加上后来高扬到天籁市担任市委书记,得知河西的这个黄俊生就是保护了他父亲的黄叔叔家的那个黄俊生后,对黄俊生可以说是关照有加。由于有高扬这一层特殊关系,加上黄俊生在河西担任县委书记时的突出政绩,黄俊生在河西县简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顺风顺水,感觉没有办不了的事,没有处理不了的问题。中央出台县区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后,高扬仍然满足了黄俊生提出的不愿意离开河西的要求,继续让他担任河西县的县委书记。当然,高扬能够这样考虑,黄俊生在河西的良好群众基础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河西县知道黄俊生与高扬的这种
特殊关系的人很少。
实际上,高扬担任天籁市委书记后,一直非常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非常人性化地考虑干部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干部家庭的实际困难。他自己经历过自己父亲下放到农村后,他母亲一个人在家承担全家重任的那种艰难困苦,因此,非常理解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干部的心情,在其担任天籁市委书记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强行调动干部的问题。前几年河西县非常困难,不少干部都不愿意到河西县工作,像黄俊生这种愿意长期在河西工作的干部不多,当不少干部都在想方设法调离河西时,他们在河西县认真、努力地工作,为以后河西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尽管河西县的迅速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大趋势和政策以及全社会都在迅猛发展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外,人们也认可河西县的发展与河西县的干部们一直非常努力是密不开分的。如为了利用河西的矿产资源优势,河西县的干部们在招商引资上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之所以这样难,是因
日期:2015-12-14 00:32
为虽然河西有矿,但交通条件太差。要开矿首先就得投资修路。而修路的投入就不是小数,一般的企业是投入不起的,而大企业又没有把关注点转移到这种并非是特大矿上来。因此,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这个原因,继续让黄俊生在河西干,既有利于稳定河西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也有利于河西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满足了像黄俊生这样在河西最困难时期都不愿意离开河西的干部们的心愿,使他们能够在河西享受河西发展的成果。这对于调动其他县区干部的积极性也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措施。
在中央和省委有关县区班子换届的政策明确后,尽管其中对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以及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等几个关键职务的任职人员提出了要实行任职回避的要求,但由于当时还并没有强调必须在换届时全部实行回避,加上黄俊生作为天籁市老资格的县区领导(尽管其任县委书记的时间不到两届,但加上其任副县长、县长的时间,已经是十多年了),为河西县乃至天籁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其在天籁市的干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说话也有很重的份量。黄俊生曾明确地向市委书记高扬表示,他一家人都在河西,他个人及家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他能够在河西退休,这样一家人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生活。黄俊生也曾谈到,由于年龄越来越大,如果离开河西,生活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黄俊生表示,即使不能继续担任县委书记,在县人大或政协任个职也行,再不行,就提前退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