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志远:我混在官场那些年》
第13节作者:
罗为辉ty 黄晓楠说,你找我能有什么大事,说吧,只要我能办到。
杨雨菲说,是这样,我小叔叔想在村里装一部电话,时间比较急,你看有什么办法尽快帮我们安装。
黄晓楠说,县里刚上了程控交换机,装电话是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在线路刚通到乡镇,还没到村一级,要到杨家坳只怕还要个一年半载的。
杨雨菲望了杨志远一眼,杨志远皱了皱眉,心说,这事情可得赶早,没电话和外界没法联系,真要拖个一年半载,那可能会丧失不少机会。
杨志远问,现在装一部电话的初装费是多少?
黄晓楠说,四千元。
杨志远说,那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除了初装费,我们还出个万儿八千的费用,请邮电部门尽快帮我们把电话装上。
黄晓楠说,行,这事我想想办法,虽然我不负责这个事,但我也知道这电话线先牵杨家坳还是张家坳应该还是有得商量。说实话,别的村一听说要初装费,没有几个有兴趣,说村里有高音喇叭就成了,要个电话有什么用。这也是电话进村最大的障碍,你们既然有这么个想法,问题应该不大。
杨雨菲说,要不你找你爸先问问。
黄晓楠说,也好,那你们坐一会,我去看看我爸在不在。
黄晓楠给杨志远和杨雨菲每人倒了一杯凉水,这才走了出去。
杨志远刚把手中的水喝完,黄晓楠一脸兴奋地回来了,杨志远一看她那样,就知道这事只怕是成了。果不其然,黄晓楠说,县局为了完成电话进村的任务,只要一个村有十台装机要求,电话线准保一月到村。我把你们村的情况跟我爸说了说,我爸答应过几天就安排人员先行安装,多余的费用就不用了,但得先装二台电话才行。
杨志远说,这不更好。
黄晓楠说,那我带你去交费。
日期:2016-09-08 19:27:14
杨雨菲知道杨志远的情况,她趁黄晓楠没注意,偷偷地拉了拉杨志远的衣角,低低地问,小叔叔,你带的钱够不够。
杨志远点点头,说,没问题,这钱我早有准备。
杨志远这些年,做家教、写稿、打暑期工,再加上每年的奖学金,积攒了有近三万元,这回可以先用上。杨志远跑到工商银行取了现款,回到邮电局把款交上。
杨志远总算松了口气。
在县城这般耽误,到达集镇已是下午五点,初夏的山区比较凉爽,杨志远拖着行李箱下了车,他站在车边伸了伸懒腰,做了几个舒展运动,有些贪婪地呼吸着家乡的空气。山区的空气清新,有一种淡而薄的森林清涩的气息,杨志远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这时,他看见了族长杨石,杨石坐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杨志远赶忙走了过去,打了招呼:杨石叔,你怎么来了?
杨石已近八十岁,山村里的人长年劳作,身板都很硬朗,杨石自幼习武,身手更是敏捷,他看见杨志远走来,很是麻利地站起身来。
杨石憨憨一笑,说,你们这些娃儿,不是定好了昨天回来的吗,怎么到现在才到家?
杨志远说,在省城办了点事,把时间给耽搁了。
杨石说,家里人不放心,都在这等了二天了。
杨石望了杨志远和杨雨菲的身后一眼,说,怎么没看见广唯?
杨雨菲说,哥哥替小叔叔办事去了。
杨石不放心,说,志远,你那事情重要不,广唯他能办的下来?
杨志远说,叔,你放心,这事广唯肯定办的成,我估摸着,广唯这两天就会回来。
杨石把烟筒朝石头上敲了敲,卷起烟袋,说,那就好。走,我们回家去。
杨家坳的杨家人穷苦,没什么家当。杨石这次把村里的那台拖拉机给开来了,开拖拉机的也是杨家人叫杨自有,比杨志远大几岁,与杨志远是同辈。杨志远上高中那年杨自有就入伍当了运输兵,现在看到他,杨志远想,自有应该是退伍了。
杨志远问,自有,我前年回来听说你还在部队上,干得好好的,怎么就退伍回来了?
日期:2016-09-08 19:27:48
杨自有帮杨志远把行李箱提到拖拉机的车厢上,回头说,去年底就回来了,干了几年的志愿兵,长年奔跑在青藏线上,真有些累了。再说你嫂子一个人在家带着小孩挺辛苦的,想想,还是回家算了。
杨志远说,那怎么没有出去找工作。
杨自有摇动了拖拉机,说,这不刚回,家里还没调理清楚。本来准备过些时去找战友混口饭吃,听杨石叔说你要回来干,就留了下来。
杨志远笑,说,杨石叔你也真是,让自有那摸惯了方向盘的手开拖拉机,那不是埋汰他吗。
杨石乐呵呵地笑,说,赶明儿你让自有给你开城里人坐的那‘乌龟壳’不就是了。
杨雨菲笑,说,爷爷,那不叫‘乌龟壳’,那叫小汽车。
杨石爱怜地看了孙女一眼,说,就你能。
杨雨菲吐了吐舌头,偏过头朝杨志远调皮地一笑。杨志远笑了笑,说,杨石叔你放心,不出三年,我就让自有开上城里最好的车。
杨石和杨自有异口同声地说,那敢情好的,要的。
拖拉机离开集镇,走在乡村公路上,杨志远注意了一下路况,还不错,大车能通行。只是拖拉机开始翻越杨家坳前的那几个弯时,杨志远不由地皱紧了眉头。
杨志远俯身贴近杨石的耳边,说,杨石叔,待会到村后,我得召集乡亲们开个会。
杨石点头,说,没问题,等会用村子里的广播喊一下就是。都得通知那些人?
杨志远说,能来的都来吧,我有些事情要讲。
杨石说,知道了。
拖拉机转过了几道弯,过了豁口那道古城墙,就看到了杨家坳村口的那几棵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樟树,大樟树下是一块平整的空地,拖拉机停了下来。杨志远跳下拖拉机,闻着樟树的樟脑清香,走在铺满清石的路上,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日期:2016-09-08 19:28:32
晚饭是在杨石家吃的。杨家坳虽然贫穷,但杨家坳自古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饥荒时代杨家坳人都吃喝不愁,现如今更不用说了,还别说晚餐还比较丰富,时令蔬菜,鸡鸭鱼肉,杨石还把自己打的薰好了准备留着过年的野兔、山鹿拿了出来,让雨菲妈炒成了几个家乡风味的本家菜。
杨志远他们到家差不多六点了,夏天的夜黑的晚,天空亮如白昼。杨志远还没踏进杨石家,远远地,就看见母亲张青站在杨石家的屋檐下朝这边张望。张青原本出自书香门第,一直在村小教孩子们语文,站在那里,气质自然,只是由于这些年丈夫早逝,有些苍老了。山野的风扬起母亲未老先白的头发,远山如梦,那一刻,杨志远有些恍惚,这场景这二年来无数次在他的梦里出现过,一次次击打着他这个游子思家的心。
杨志远紧走了几步,如杨家每一个归家的游子一样,走到了母亲的身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张青用衣角擦了擦眼角的泪,说,起来吧,回来了就好。伸手把杨志远扶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