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2-16 21:22:00
上周楼主参加了学校组织的CAREER FAIR,别的不说,惊讶于学校组织能力的强大。上周的活动很多公司来参加,所以就是在学校的最大的体育馆里进行。上周三很冷,所有人都穿着羽绒服,背着大书包。但是参加招聘会是要穿正装的,女生有的还穿西服套裙和高跟鞋。楼主8点就到图书馆自习,等到快10点换好了正装出发,但是手里,肩上背了很多东西,书包足足有20斤重,甚至更多,手上还要拿喝水的杯子,还有换下的衣服也放在一个小包里必须手拿着。这样乱七八糟的形象真是郁闷。本来还想着东西存放在哪里呢,结果一进体育馆大门发现有很长很长的队伍在等候,我以为进入招聘会现场需要登记什么的,结果一看是存放衣物,原来学校找来了志愿者,为大家服务,给大家看包,存衣服,并且在离开的时候凭卡片取衣服和包,啊,学校组织活动真是有经验,而且迅速。不得不佩服。
日期:2016-02-23 22:23:00
眼看这个学期已经过了一半了,四月底就是期末考,然后就是放假啦。美国学费真是贵,一个学期才不到4个月的样子对于国际生来讲就要1万2千美元,很多课老师都是照本宣科,而且是晚上上课,困得不行,很多学生抱怨,花那么多钱就是为了来自己看书的嘛?真是无奈,当然好老师也不少啦。楼主已经申请了暑假的课程。暑假课程从5月初到8月初,很多中国留学生打死也不暑假读书,都表示要回国HAPPY,好好放松一下,的确,刚来这里一下子读那么多书,考试频率那么大,确实不习惯。但是楼主前两个学期选的课不多,相对比其他同学起来还是挺“轻松”的,所以暑假必须多读点,这样最后两个学期压力就会相对小一些了。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好好开始找工作,找实习了,争取毕业就可以就业。哈哈,想起很多年前在国内大学毕业之后参加招聘会,找工作的情景了。其实,楼主可以在明年毕业之后给自己放个假,去日本姐姐家住几个月玩玩,想想,大学毕业后工作到去年,直到去年7月才辞职,8月来美后马上读书,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真是没闲的时候,如果可以毕业后玩玩也挺不错的,但是人就是这样没有安全感吧,偏偏要毕业就找到工作,从一个“牢笼”急于跳到另外一个“牢笼”,仿佛没有“牢笼”的生活不叫生活似的。这是不是就叫做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呢?
日期:2016-02-29 04:30:00
这是我第一次在美国过春天,虽然没有雾霾,但是这风也是够大的,每天都刮大风,这是为啥呢?这里的气候我也真是不懂了。期待4月真正春天的到来吧。
最近在学校里认识一个妹子,说来也很巧。楼主和老公每周五下学后都要到这里的某个超市买菜和生活用品。收银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一个女生默默的在收银,这里的超市有很多女生课余打工,楼主没觉得有啥特别,但是老公跟我说她也是我的校友,但是学校那么大,我从来没在学校里见过。之后的那周是学校搞校园招聘会,说来也巧我在逛招聘会的时候在丰田汽车的展柜那里碰到了那个收银的女生,因为她个子比较高,挺白的,比较好认出来。我就跟她打了招呼,但是似乎她并认识我,但是我们还是聊了一下。在丰田汽车展柜分手之后的第二个周三我去找CAREER COACH聊天,没想到结束之后就在自习室遇到那个女生。这次是我没认出她,而她认出了我。于是我们开始聊了起来。那个女生真是新时代留学生的楷模啊,原来她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打工,什么端盘子,超市HR,后来还在语言培训学校教书,大大小小工作做过很多,在培训学校期间每个月的工资超过万元,来到美国后也是不断打工,超市收银,摊煎饼,不分贵贱,只要能做的都会尝试。她说因为打工开始时间早,所以各种人各种事都经历过,一天连续站10多个小时,被各种顾客各种骂或者挑刺,啥样的人都见过。虽然她很年轻,20出头,但是显得很成熟,很老练,这跟她很早就出来打工有很大关系。在美国读研究生,虽然课余打工,但是她的成绩很很不错。马上就要某专业毕业,而且还打算继续攻读另外专业的研究生(已经被录取)。显然,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很清晰的目标,并且很努力很认真的付出着实践。楼主很佩服这样的女生,不靠家里,不靠男友,自强不息,目标清晰,真是非常可爱的女生。话说能来美国读书的孩子家里都得有点钱,不然真供不起。楼主身边的中国女留学生大多很认真读书,只享乐不读书的几乎没有,男生倒是有一些。一般的女生顾着读书,一心扑在学习上,课余时间就是看看韩剧,购购物,几个小伙伴去外面玩玩,有爱美的女生天天自拍,一会发一张,去哪里玩儿了,去哪里吃啥好吃的了,去哪里锻炼身体啦,反正感觉20岁的年龄不去享乐是对不起自己的。这个既爱读书,又爱打工的女生楼主真是第一次认识的。反正感觉很正能量。她的职业发展方向正是现在美国这里比较流行,或者符合这里实际的,看来做家长的真要让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出去锻炼啊,不能闷在家里,更不能享受第一,早点接触社会才是王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