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枕劫》
第2节

作者: 康曦月_Ava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玄霁拱手回礼道,“阿弥陀佛,打扰师父休息了,师父怎么知道弟子会深夜前来?”
  玄释大师请他进来,说,“方才听到你房中有异动,为师放心不下。如果你不来,为师也会过去看看你。”
  玄霁连忙谢过师父,“多谢师父关怀。 弟子最近常常被噩梦所惊醒,心中充满疑惑,不知道师父今夜可否与我谈一谈,帮我解答疑惑?”
  玄释大师招手请他坐下,“玄霁但说无妨。”
  玄霁盘膝坐下,问道,“师父,您知道大唐有一位僧人,叫辩机吗?”
  玄释微微一愣,随即马上恢复了正常,面露爱惜之色的看着玄霁说道,“辩机乃是我门宝典《大唐西域记》的唯一执笔者,玄奘法师的爱徒,青年俊才,佛法造诣颇高,实乃难得一见的佛家人物。”
  玄霁点点头说,“是啊,据书籍记载,他只有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师父,您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去世了吗?”
  玄释阖上双眼,良久之后才说道,“徒儿何以突然以此相问?”
  玄霁于是把那个噩梦以及自己的猜想和盘托出,然后有些急切的问道,“师父,不知道您怎么看?是不是跟我的判断一样?我会不会是转世回来的辩机?”
  玄释轻叹,“玄霁会梦到这异象,自然是有因果。至于是否转世而来, 日后待时机成熟恐怕才会有分晓。”
  师父房中幽暗昏黄的灯光,另玄霁恍惚间想起小时候,他也问过师父很多关于自己来历的问题,师父的回答也处处透着玄机。
  小玄霁问自己的师父,“师父,弟子从哪里来?”
  师父答曰,“玄霁从溪边来。”
  再问,“为什么叫霁?”
  师父回,“霁,雨止也。雨来洗去孽障,雨止重获新生。”
  小玄霁不懂,“师父,您是说我有孽障,所以才有了机缘拜在师父门下,渡我消解罪业吗?”
  师父轻叹道,“每个人来世间走一遭,都有各自的缘,各自的劫,你我师徒之谊便是缘。”
  玄霁收回思绪,继续问玄释大师,“师父,如果我猜的没错,我就是辩机的转世轮回,前世背叛了佛门,所以今生转世而来常伴青灯古佛,向佛祖赎罪的,对吗?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师父又不让徒儿皈依佛门,以赎罪孽?”
  玄释师父颌首而坐,“天命定数,冥冥中自有安排。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至于皈依,现在还不到时候。”
  玄霁不懂,“请师父指点,弟子该如何自处才好呢?”
  师父慈祥的看着他,“玄霁有自己的造化,缘也好,劫也罢,都是修行。”
  玄霁更加迷茫了,“师父,您上下通达世间事,是不是对我的来历早已经知道一二?”
  玄释师父答道,“世事自有它的道理。 因果结局,皆由天定,你且好自修行。”
  玄霁觉得自己更糊涂了,师父好像知道些什么,又好像不想说破些什么。又或者师父早已在他的话里有所警示了些什么,总之玄霁没有搞明白师父所指的究竟是什么。
  外面的风雨好像渐渐停歇,玄霁嘴里喃喃的念道,“辩机,玄霁……。雨止也……。这名字,师父是不是在赐法名时就已经开启了我今生的修行?”
  玄释师父却避而不答,“玄霁,夜深了,早些歇息,你且去吧。”
  19岁的玄霁只得起身告辞,他并没有听到他离去时师父微微的叹息,“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辩机也好,玄霁也罢,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但愿你今生得偿所愿,不负天恩给你造化一场,也便了却你我师徒牵挂之情。”
  这次的交谈在当时并没有解决玄霁心里的不安和疑惑,但在日后的许多年想来,师父始终是救赎他,指引他,渡他在缘与劫中修行的光明所在。
  日期:2016-11-17 11:51:18
  玄霁今年28岁,对于自己的身世,他并不是很清楚。据说,他是从寺庙后面的树林里,小溪边被师父捡到的。
  玄释师父原本是大慈恩寺的住持,宣讲佛法,教化众生,也在那里供奉佛祖的佛骨舍利。
  会昌寺隶属大慈恩寺,当时年久失修,日渐败落萧条,玄释师父于是亲自入寺考察,准备修葺事宜。
  会昌寺后面是一片山林,树木茂盛,还有山泉小溪潺潺流过。这样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在80年代初的西安也并不多见,玄释法师在处理修缮事宜之余,便常常来到这山林间打坐。
  一天,玄释走到溪边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仔细探寻一番,在一棵参天大树旁发现了一个小男孩。包裹的小被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松开,漏出圆圆的小肚皮,腰间隐隐约约一圈红色细线一样的胎记。
  玄释师父轻轻的抱起这个小婴儿, 只见他方额广颐,耳垂饱满,哭声洪亮,中气十足。玄释法师一见他,就慈祥的笑了,“你我缘分不浅,与我走吧。”
  说来也奇怪,话音刚落,那婴儿竟然停止了哭泣,看着玄释法师,咯咯的笑了起来,还用粉嫩嫩的小手摸了摸玄释师父的白胡子。

  玄释师父给小婴儿起名叫玄霁。众佛门弟子十分不理解,玄字辈是师父辈分才可以用的法号排名,怎么就随便给了这来历不明的小婴儿,莫非他的辈分要高出所有弟子,与师父齐名吗?
  要知道,玄释师父这玄字一辈,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在世的仅有3人,分别在国家重要的寺庙担任住持要职,当中资历辈分最高的就是玄释大师。就算是玄释大师要收关门弟子,怎么也轮不到无端的提携这小婴儿做同辈人啊。
  玄释大师告诉众弟子,“玄霁是我的俗家弟子,机缘未到,不会遁入空门。玄字便是他的俗家姓氏,与佛门并无干系,众人亦不必介怀。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小儿也与佛门有缘,老衲自会抚养教育他成人。”
  众弟子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们知道,玄释大师德高望重,佛法高深,想必他有自己的安排。
  说来也奇怪,玄释大师自从捡到了这个小婴儿,就放下了所有心思,安顿好大慈恩寺的代理事宜之后,他就留驻在了会昌寺,一心一意的照顾起这个俗家小徒弟来了。而会昌寺凭着住持师父远扬的盛名,弟子受众也越来越多,香火逐渐鼎盛了起来。

  于是小玄霁就像个小和尚一样的在会昌寺生活了。
  他管众弟子叫师兄,大家也叫他小师弟。除了法号稍微奇怪一些,其他的方面小玄霁和大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同。一样的挑水种菜,打坐念经,洒扫庭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早课晚课,也学习拳脚棍法,强身健体。
  不过说来其实还是应该有所不同的。
  因为玄霁并不是出家人,他不需要遵守佛家的清规戒律,也就是说,荤腥酒肉,他都不受约束。
  可偏偏玄霁就打心眼里把自己当成和尚的,本能的拒绝那些不该僧人沾染的东西。小孩子总是要吃些肉类蛋类才有营养的,可他就偏偏完全不为之所动,弄得师父常常很心疼的看着他,说怎么总是这么瘦弱。
  会昌寺后山有一片开阔之地,所在之处是个比较偏僻,或者说原生态的地方,坐落在山谷里,峰峦掩映,只有一条道路可进出。如果不是花费一番气力或者有确切的指引,实在是万万不能找得到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