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本太爷爷的笔记,里面记载了历史上被隐匿的奇案调查》
第1节

作者: 夜行者老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27 13:51:00
  序|一宗北京潘家园的命案,引出被匿掉的百年秘史
  2016年7月,北京出了一场离奇命案。一名旧书商死在家中,埋在一堆旧书中。这起命案引出了一段被主流学界忽略上百年的隐秘历史——民国初年,中国存在一种被历史记载忽略的职业:夜行者。这个隐秘的行当,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7月21日早上7点,北京潘家园华威西里小区,一个单身男人被自己的书砸死在家中。这些致命的书,是他收藏的上万本旧书中的一小部分。
  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就是我,一名都市传说爱好者。

  这位姓邱的旧书店老板与我相识多年。我总托邱老板帮搜罗都市传说相关的旧书。两年前,邱老板关掉了潘家园的门店,将租住的民宅做了仓库。
  7月20日晚,邱老板联系我,说找到了我寻觅很久的几本书。另外,还发现了一本奇怪的旧笔记。这本笔记可能与我金家祖上的历史有关。
  次日清晨,我赶往潘家园。敲门不应,便打电话,却听到电话在屋内响起,始终无人应答。
  我想起邱老板心脏不好,怕出事,就叫来丨警丨察开锁进屋。邱老板被埋在一堆书中,尸体已经冷透。他的手中攥着一张书单。
  (这个书单便是邱老板为我找的书)
  三个月前,我托邱老板寻找一些古旧的史料。书单上的“夜行记”并不在所列的范围内,而是邱老板说的民国笔记。
  邱老板突然死掉,现场被丨警丨察查封,无人能解释这本笔记里的秘密。
  我便托公丨安丨局的朋友打招呼,随一名丨警丨察去邱老板家,在床头柜里找到了那本笔记。
  寻找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细节,卧室的书架上,书的顺序被打乱了。
  邱老板是个处丨女丨座,一向把书分类做得严谨,读过的书一定会放回原处。
  我把这个细节告诉了丨警丨察。丨警丨察告诉我,尸检显示,邱老板死于钝器连续猛击后脑,可能不是简单的意外。
  丨警丨察让再等消息,我便继续查找笔记的秘密。
  笔记的作者叫金木,他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四年(1915年)期间,在北京做社会记者。根据笔记中的记载,他曾师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新闻记者黄远生,在《申报》工作。
  根据《夜行记》中的线索,我找到了西四礼路胡同内的一座旧宅院,这里原来叫驴肉胡同,金家祖上的老宅便在此处。
  (根据笔记中线索找到的院子,院子已破败不堪,却还有人居住)
  这座破院子,建国前住着金家的仆人。建国后,仆人散尽,只剩一个老管家陶叔看护院落。
  金木笔记中说,他的一些遗物留在这里,我却并未找到。
  (老宅连同的一间平房,是陶叔居住的屋子,堆放着许多旧物。金木的遗物,原来就和一堆老皮箱堆在一起)
  陶叔说,因为院子常年未整修,漏风漏雨,担心一些重要的东西坏掉,就交给了一个远亲保管,现在放在东城礼士胡同。

  在礼士胡同的一座四合院里,我找到了金木的遗物,是一个旧木箱。
  (院子装修过几次,墙上还留着清代的砖雕)
  (这座院子也是金家祖上传下来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拆除旧城时出售了。现在,这个院落属于陶叔的一个远亲,被用来做茶道。)
  (室内已做了改造,桌上便是金木留下的神秘箱子。)
  日期:2016-10-27 14:40:00
  这个箱子曾在金家保留了几十年,从未打开过。箱子中是一些日常物品,大概是当年金木做记者时留下的。我却认为,这背后还有更多秘密。
  (箱子里的零碎物品和那本叫《夜行记》的笔记。推断年代,衣帽应该是建国前夕的,我研究了其他东西,均是1920年代的)
  将遗物和笔记做了仔细对比后,我发现,这些物品与我的家族确实有极密切的关系,金木很可能是我的父。
  邱老板想要告诉我的正是此事。
  (相机,1924年德国生产的徕卡I型)
  (放大镜,质量非常好,镜片几乎没有磨损)
  (钢笔手电,笔帽上有灯泡,便于随身携带,里头的反光面已经掉了)
  (怀表,表针没了,但内部机械还能走。老金找精时钟表店的老板看了下,应该是宣统年间生产的)

  (眼镜,民国初年流行圆形金边眼镜)
  (犀飞利牌钢笔,1913美国产,当时这家世界级的钢笔公司刚刚成立)
  (竟然还有一把坏掉的手枪,勃朗宁1910,即使在当时也很罕见,可能是金木在日本买的)
  (还有一张民国十四年的北京地图,袁大头是民国三年发行的,不知道为何还留着)
  这些“装备”说明,金木远远不只是一名普通记者。
  日期:2016-10-27 14:45:00
  除了装备和衣物,我还发现了一本民国版的小册子《奇怪丛谈》,编著者是民国性学家张竞生。
  (这本小册子是民国著名性学家张竞生成名前编著的)

  这本书非常罕见。我在网上查看,这本旧书卖到了八千多。忽然想起,邱老板家中有不少孤本书,价格都不菲。
  邱老板不久前告诉我,他搜罗到一本1965年最老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拍卖价已炒到了十万。有个姓屈的同行,多次找他求购,他都不愿出售,两人争执过很多次。
  书商之前的利益纠纷很常见,如果警方的怀疑成立,这可能是一条线索。我打电话给丨警丨察,说了此事。
  之后,我找出家中收藏的一些老物件,发现也与笔记中提到的内容有关。

  日期:2016-10-28 14:10:00
  (我小时候,这块奇怪的怀表一直放在家里,父亲说是太爷爷的。后来发现是块隐藏了微缩相机的特务工具)
  对照金氏族谱和笔记中的记载,我确认,金木确实是我的父。
  我将笔记一页页研究,逐渐揭开了金木另外一个神秘的身份:夜行者——一个探究离奇案件真相的隐秘职业。

  金木,原名金穆,字禾白,1890年出生在北京,父亲曾参与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做了袁世凯北洋新军的军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金木赴日本留学,于辛亥革命期间回国,师从黄远生,开始记者生涯。
  1916年,金木从《申报》辞职,正式开始夜行者生涯。
  笔记中记录的事件都极其详实,应该是金木对亲历事件的记录。在一些记录中,标有一些奇怪的数字和字母。
  在某页笔记中随手的一个记录中,我发现了密码的奥妙:每个密码都对应着当时一个报纸的日期和版面。
  也就是说,金木将调查过程中的部分故事给到了报纸——一种赚取稿酬的方法,而更多真相写入了《夜行记》。
  这正是夜行者的工作方式,一边做自由记者,一边像侦探似的潜入黑暗事件。

  日期:2016-10-28 14:14:00
  笔记中多次提到一份叫《白日新闻》的报纸。民国十五年(1926年)四月,金木记录直奉联军强关《京报》报馆事件时,文中还提到与《白日新闻》经理瞿铭麟交谈的事情。当时,这份报纸编辑部位于北京粉房琉璃街中州会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