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邻居大叔收养的小女孩》
第18节作者:
临时教官 时间是1993年,农民工的工资还是低下的,而且往往还得在工地住宿又有包工头跑路的风险。
细节问题就不归杨桃和大明操心了,他们倒是想管管,还是被大人们赶回去好好读书。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在等两周大明的暑假就到了。随着暑假的来临他的时间会更充裕。大人们瞻前马后的跑,工地要看管,工商局也得打招呼。上面对大伙很照顾,机械厂的残垣断壁下还能用的东西,没有吝啬全部被杨德新拉了回来。
闲暇之余杨桃就待在大明家,杨德新事忙女儿就只好寄宿在邻居家。往常一样两个孩子还是坐在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实在强烈,那晓君看着欣慰。
“桃花,你聪明画图好,等到了暑假你可得好好教我。还有后面写一条条的。”
“哪里是一条条的,那个是工艺!”杨桃放下圆规嘟嘟嘴,“大明哥,这工艺就是加工逻辑,编写一个好的工艺才能造出好机器。”
“好,咱们的桃花是天才,书本看一遍就会。教我的时候你可不能藏着掖着哦!来拉钩。”
杨桃伸出小手,表现上是微笑的内心却是尴尬。什么是天才?书本看一遍就会?拜托,这一行我都学了十好几年了,现在道成了什么天才。说起天才,面前的杨明志才是吧,十岁的年纪学初中的课程。“哥哥别夸我了,我哪里是什么天才,羞的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晓君不忍打破两个孩子的学习热情,可日头已经是中午 。“孩子们吃饭啦!”
杨桃平生烹饪技术很差,作为独生子就像宝贝一样被供着。唯一的几个拿手好菜,无外乎炸土豆和炒米饭,而这些又是人人都会的。而那晓君的烹饪水平就很高超了,她毕竟是记忆中的母亲,这一世其手艺没有丝毫改变,烹饪的菜肴完全和自己的胃口。
“妈你烧的菜真好吃,比爹烧的味道好!我总觉得他不怎么喜欢放盐呢。”
“小丫头,干妈做的好和你的胃口啦?你妈妈的叫个没完要我怎么不爱你,这几天我肯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有时那晓君总是产生错觉,这两个孩子在一起一直是其乐融融,那邻家的小女孩仿佛就真的是自己的女儿。当初她的一席话,什么做自己的儿媳,若是这两个孩子这么发展下去,过个十年估计他们就真的喜欢上,是那种意义上的喜欢。
“妈,你托着下巴想什么呢?”大明注意到了胡思乱想中的母亲。
“啊,没什么。妈就是想啊,你和桃花就像亲兄妹一样。”
“那当然,大明哥哥对我好,我们就是亲兄妹。”
杨桃的卖萌引得那晓君一阵幸福的笑。现在不比以前,独生子女政策卡的太严了,回想六十年代,谁家不是三四个孩子。孩子只有一个,全部的关爱于一身,那晓君庆幸自己的儿子不任性,而且好学上进非常的省心。别人家的孩子不少就像小皇帝一样,含着怕化抱着还担心冷。
果杨明志真的有完全幸福的家庭他也可能变得任性吧,那晓君不由的幻想。自己当年和丈夫的妹妹是好姐妹,那还是少女的自己情窦初开。但是邀请好姐妹做客一段时间,哥哥来找妹妹便认识了自己,两人实在是一见钟情。他年轻英俊还是大学生,身子上透这一股闯劲一丝张狂,结果就发生擦枪走火的事。那时候自己也小不太明白,直到干呕变多了后,家里人才发现异常。
女孩子十六岁其实就成年了,待到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那老爷子一阵犯愁。终归是未婚先孕,可自己就是钟爱这个小女儿啊,孩子的父亲没的说,就是那个前段时间来串门的杨玉峰。
杨家和那家,说破大天哪有什么大矛盾,按照新世纪的民风,未婚先孕的两人双方父母沟通一下马上就安排正式结婚了,但是这是在九十年代。乡村居住的杨家好面子,就怕村里嚼舌头。什么杨家小儿子外面**什么的,他一家之主脸上实在挂不住。
当然杨玉峰是性情中人,他爱自己的妻子,孩子转眼都十岁了,他的爱依旧没有变。自由恋爱没人能管得住,反正两人已经结婚,并在那家的主持下在城里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仪式。
十年过去了,事情当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怕村里人说三道四的,直到杨老爷子一家搬到县城里,耳听目染了一些事终于渐渐觉得,发生在自己儿子上的事似乎不算事。尤其是后来,很不走运,他老杨家的三个儿子,除了小儿子的私生子,其他都是孙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事到今若是不承认儿媳妇好像真的对不起祖宗。
“玉峰,抽个空把你媳妇请过来一趟吧,爹想通了。是爹的封建老思想不好,让他们娘俩受委屈了。”
父亲的电话真是个好消息,杨玉峰满怀欣喜,自己最大一桩心事终于尘埃落定。但是现在还不是告诉他们母子的时候,办厂的事自己把儿子推到了前台就是要看看他有无做大事的气量。或许应该等机械厂建成并投产的时候才是他们爷孙相认的最佳时刻。
经过和杨玉峰的电话交谈,这个新兴的机械厂的名字还是沿用杨德新小作坊的名字,只是小作坊变成正儿八经的公司了。名字就确定为德新机械厂。
就在厂房基本建成的时候,工商局的人来了一趟,看看情况就离开了。“市局还是怕咱们这些机械厂的老职工胡搞毛搞啊 !”马红军意味深长的吐着烟圈,又去监督装卸工安置车床了。
七月一日,这是德新机械厂挂牌的日子,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筹备,它终于建立完成了。这些年杨德新的小作坊一直有生意,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人脉。当他的老客户知道这个小老板居然搞了这么大的工程,纷纷抱着好奇的态度在七月的第一天大清早等候在厂房的门口。
这一天是激动的一天,工厂上下一共就是十一个工人,他们都是倒闭机械厂的老职工,杨德新就任厂长,杨桃和大明为设计师。不管怎么样,这俩孩子确实用自己的手艺征服了老人们,至于未来的效益何,一切随缘。
德新机械厂,现在只是一间巨大的钢材搭建外包铁皮的厂房,外围是一圈砖石结构的围墙,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防火。之前的机械厂火灾源于机油的爆燃,这些机油是润滑车床用的,由于人浮于事疏于管理才造成了灾难。
杨桃实在畏惧生产事故,自己不也是因为事故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至于怎么来的那是哲学问题,她没工夫思考。只是现在,这个工厂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家了,一定要避免灾难的发生。安全生产,四个大字用朱漆写在厂房的墙壁上。那些易燃易爆的物品被严加看管,小仓库里的灭火钢瓶准备齐全。
这天清晨德新机械厂就正式开张了。十万响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吸引来了很多人,他们齐刷刷的看着厂房外墙挂着的匾额。
“我就说嘛,那机械厂怎么可能一场大火就没了?”
“得了吧,老婶儿,您看这个这可是私营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