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教授孙易分析道:“我们的确不知道《射雕英雄传》的主角是谁,但是其它人或许知道。我的意思是说,未来人类对我们了如指掌,他们也许已经选择了一个特定的人来打开这个书棺。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能打开书棺的人。”
赵聪博士眉头微动:“这个思路有点意思。如果真有人能打开书棺,这个人会是谁呢?你们觉得这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或条件?”
历史学教授孙易说道:“我认为这个人首先必须知道《射雕英雄传》到底是什么书,这是打开书棺的关键。第二,这个人和书棺里面的东西有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他打开书棺后,能够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
“孙教授,你这个想法完全是凭空猜测,比老胡的史前文明论更不靠谱。”物理学家杨宇轩解释,“根据目前最前沿的物理学理论,穿越技术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书棺不可能是来自未来。”
历史学教授孙易坚持道:“穿越现在不能实现,未必代表未来不能实现,科技是会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日期:2015-10-25 21:16
二十几名专家激烈地做着讨论,整整讨论了一个下午,他们还是意犹未尽。
转眼间,夜幕降临,太阳已经落山,但是专家们有关书棺和《射雕英雄传》的研讨会却还没有落幕。
这群专家老当益壮,精力相当旺盛,每个人的好奇心都非常强,看他们的架势,似乎准备通宵讨论,连夜宵都买好了。
了解完这些信息,蹲守在门口的刘星暗暗感叹,专家不愧是专家,果然有异于常人之处,意志力真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今天想对书棺下手几乎不可能,只能等这群专家消停一点,再来蹲点。
天色暗了下来,已是晚上七点,刘星决定不再这里浪费时间,准备先去图书检测中心,取一下《书墓笔记》的鉴定结果。
“《书墓笔记》应该鉴定好了吧?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天海大学考古研究院大楼,302号化验室房。
实验桌上的长方体的玻璃罩中,摆着一堆人体白骨,正是御风山无名古墓中挖掘出来的尸骨。
此时,刘诗茗等八名考古人员面戴着口罩,正在桌旁忙碌着。
“诗茗,你弟弟的病似乎真的复发了。”这时,一名考古研究员脱下手套说道。
日期:2015-10-25 21:54
“你发现什么了?”刘诗茗关切地问。
“刘星今天下午在301号研究室门口蹲守了整整六个小时,一动不动,一声不吭。”考古研究员把手套丢在桌面上,“如果是正常人,怎么可能做这么无聊的事?”
刘诗茗心头一疼,她也觉得弟弟今天下午不太正常,一直守在研究室的走廊里,哪也没去,这和患病期间的弟弟非常相似,弟弟的病似乎真的复发了……
“姐,你什么时候下班?”
正想着,刘星忽然来到门口,他说道,“我现在要先去图书检测中心取《书墓笔记》的鉴定报告。”
闻言,刘诗茗顿时不安起来,她下午带刘星去图书检测中心,就白白花掉了2000元的鉴书费。万一刘星现在到了图书检测中心之后,再要求鉴书,这可怎么办?
刘诗茗脱下面罩,走出研究室:“阿星,《书墓笔记》的鉴定结果我明天去帮你拿,我们现在先回家,好吗?”
“回家不是正好路过图书检测中心吗,走吧。”
说完,刘星便快步离开,刘诗茗本想阻止,但是下午伊景恩医生曾经再三叮嘱,一定要顺着刘星的意思,千万不要激怒他,免得加重病情。
考虑到这些,刘诗茗只好跟上。
就在刘星在天海大学蹲点时,他提交的《书墓笔记》已经被送到位于鉴书大厦第七层的1号鉴书室。
日期:2015-10-25 22:20
1号鉴书室宽敞明亮,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里面摆放着上百台高速计算机,形成了一个局域网络系统。
自从50多年前数学家为小说建立了数学模型后,小说的鉴定不再停留于文本的鉴别,而是开始朝数据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华夏国的鉴书工作,不只依靠人力,而且还需要借助高速计算机,进行大量小说数据的运算,以确保鉴定结果更加精确。
每一名鉴书师都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一名鉴书师便具备了单独鉴定一本小说的能力。
此时,室里有40多名鉴书师正分别鉴定着一本小说,其中,一名叫小李的鉴书师负责鉴定的小说正是《书墓笔记》。
“吴主任,您过来一下。”鉴书师小李忽然说道。
“怎么了?”一名中年男子走来,正是鉴书办公室的吴国坤主任。
“这本《书墓笔记》情况有些反常。”鉴书师小李指着电脑屏幕,“您看,我刚刚对小说的文本进行解构,拆离出情节线,结果发现这小说的情节结构相当繁琐,居然在20万字的篇幅里找到了18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
“18条情节线?”吴国坤主任眉头一皱,“竟有这种事?”
“吴主任,这么多情节线交织在一起,小说的数据会增加几十倍的运算量。这本《书墓笔记》的顾客叫刘星,他晚上七点就要来取的鉴定结果,时间恐怕来不及。”
让顾客满意,这是图书检测中心的第一原则。
日期:2015-10-25 23:17
吴国坤主任当机立断,朝室里的其它鉴书师说道:“你们全部暂停一下手中的工作,现在有一个紧急任务,所有人先配合小李一起鉴定这本《书墓笔记》。顾客晚上七点就要取鉴定结果,我们一定要赶在七点前完成鉴定任务。”
“我现在分配一下鉴定任务,小周,你负责1号情节线。小美,你负责2号情节线。小郑,你负责主要角色的维度分析。小林,你负责检测文本信息传输率;老王,你经验丰富,情节结构的解析由你负责……”
分配完任务,40多名鉴书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进入一级忙碌状态,分别操作着高速计算机,共同负责《书墓笔记》的鉴定工作。
“嘀嘀嘀!”
急促的警报声不停地响着,100多台高速计算机的红色指示灯持续闪烁,这说明计算机正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
唰!
电脑屏幕上,数据犹如流水一般,快速地刷屏。
与此同时,嗒嗒嗒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整个鉴书室的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时间分秒流逝,四个小时后。
吴国坤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是下午5点57分34秒,《书墓笔记》的数据运算量实在太大,目前只完成约一半的鉴定工作,时间已经只剩下大约一个小时,根本来不及!
顾客就是上帝!
日期:2015-10-26 00:04
时间紧迫,吴国坤主任马上下了紧急命令:“小枫,你赶紧联系一下2号鉴书室,让他们派40个人过来帮忙,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是!”
一阵快跑,冲了出去。
两分钟后,另外40多名鉴书师匆匆赶来,什么都顾不上,全部立即加入紧张的鉴书工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