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
第23节

作者: 好学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故而,国产电视剧能够坚持用原声的演员,演技一般都不错。正因此如此,金鸡奖规定配音的角色不能参与演技奖项的评选。
  张然不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必须靠配音才能演戏,那简直是自己这个老师的耻辱。等曹炳坤讲完,他笑着鼓掌,道:“讲得非常好!曹炳坤,你给大家做个示范,平常晨功是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做!”
  “是!”

  曹炳坤活动了活动身体,然后站定,双脚成外八字,与肩同宽,吸了一口气开始发声:“嘿,哈!嘿,哈……”
  “嘿哈”发声之后,曹炳坤开始练习发四声韵,也就是“耶,呀,嘿,嚯”,紧接着又练顺口溜:“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九道黑十道黑,我买个烟袋乌木杆儿,抓住两头一道黑……”
  听到这里,张然发现曹炳坤朗诵不错,但有一个相当严重的毛病,当即道:“换《雷电颂》,能行吗?”
  “可以!”曹炳坤吸了一口气,饱含激情地朗诵起来,“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雷电颂》表演系的人比较喜欢,走在北电的校园里,如果听到一个人突然冒出一句“风!你咆哮吧”,不用想绝对是表演系的。
  曹炳坤的朗诵情绪饱满,情感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感,以及立体形象感,朗诵得相当不错。班上的学生都小声的议论起来:“哇塞,没看出来,曹班这么厉害!”
  “是啊,声音很洪亮,吐字又清楚,真的好厉害!”
  “字正腔圆,就像播音员一样,怎么练出来的?”
  张然摇了摇头,盯着曹炳坤冷冷地道:“声音太拖,不干净,声音没穿透力,你没吃饭吗?”
  曹炳坤心想我真的没吃饭啊,咬着了一下牙,调整呼吸,提高了嗓门。
  这样一来他的气息就不够用了,几句下来,别说声音洪亮、情绪饱满,连正常的节奏都失去了,整个朗诵顿时变得一塌糊涂。
  “行了,可以停了!”张然看着满头大汗,呼吸紊乱的曹炳坤,摇头道:“你的声音不错,咬字很清楚,重音也抓准了,但忽略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呼吸,你不会应用呼吸,不会换气,不会偷气,所以才会这样。好的演员是要上舞台的,一场话剧,两三个小时,按你现在的状态半场戏都撑不下来,你必须学会运用呼吸!”
  曹炳坤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气息有问题,张然的话更证明了这一点,满是期盼地问道:“张老师,那我怎么办,你能教我吗?”
  张然点了点头,这不废话嘛,你们是我学生,我不教,谁教!目光扫视全场:“今天的晨功,我就教大家呼吸!”
  几个出晨功多少有点理解张然说的东西,其他人却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脸上都流露出不屑的表情,呼吸?这还用教,谁不会呼吸啊?这也太扯了吧!
  王洛丹大声道:“张老师,我们是活人,都会喘气,呼吸还用学吗?”
  张然狠狠地瞪了王洛丹一眼,看着众人,沉声道:“你们觉得呼吸简单是吧?那行,哪个同学能告诉我,人高兴的时候和悲伤的时候呼吸有什么不同?惊讶的时候和恐惧的时候呼吸有什么区别?喝醉的时候和发疯的时候呼吸又有什么不同?”
  在场的学生全愣住了,就连曹炳坤这种上过培训班的都愣住了,高兴和悲伤时候呼吸有区别吗?惊讶和恐惧的呼吸不同吗?不会吧!
  “在舞台上,根据人的状态,呼吸的运行方式有15种,包括喜、怒、悲、欢、惊、恐、忧、思、癫、狂、疯、泼、荡、醉、病,也就是说人在这15种状态的时候,气息有所不同,因此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就要根据人物的状态运用相应的呼吸方式,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生理状态准确的表现出来。比如喜,心情愉快,呼吸要轻松,气息是稍微提气的状态;而在表现悲痛时就要用深呼吸喘气,紧吸慢呼,悲痛以极的话,就要憋气,让气往眼皮上走,这在京剧里叫贴气。”

  说到这里,张然停了一下,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挺高嗓门道:“演戏是一门技术,是细节的堆砌,连呼吸这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好,你们靠什么来塑造角色!现在还有谁觉得自己懂呼吸了?”
  现场一片寂静,在场的学生看向张然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他们是表演系的学生,对表演理论多多少少是有些接触的,但张然讲的东西他们听都没听说过。他们意识到张然要教的东西跟其他老师的不同,是全新的东西。
  表演系98级,99级在外面接戏的学生比较多,老师对晨功管得比较松,到场的人不多。不过00级,以及01级专科班的表演系学生都到场了,班主任也在场。
  00级的学生都已经养成自己出晨功的习惯,不需要老师带,自己练就行。本科班的崔新勤老师和专科班的黄垒老师站在旁边,打量着01级的新生,小声地议论着。
  两人都是北电表演系的名师,特别是崔新勤老师,她是北电当之无愧的明星老师,她教出来的96级是北电有名的明星班,跟中戏常丽的96级明星班齐名,赵微,陈昆,黄小明都是她的学生。
  崔新勤对张然这番关于呼吸的论述颇为惊讶,呼吸对演员非常重要,但对呼吸强调道这种程度的训练她只听说过:“张然是从美国回来,但他现在讲的好像不是方法派的东西,而是格洛托夫斯基的训练法!”

  世界上最著名的表演体系有两个,分别是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也就是常说的体验派和表现派。不过在这两大体系之外还有很多独特的表演派系,比如中国的京剧,日本的能剧,印度的卡塔卡利舞剧等等,格洛托夫斯基流派也是其一。
  格洛托夫斯基与斯坦尼、布莱希特、阿尔托,并称为二十世纪四大戏剧理论家,具有深远的影响。格洛托夫斯基跟其他流派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格洛托夫斯基认为任何人,只要智商没问题,都有成为好演员的潜质,就像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定数量的金子,差别只是我露出了三四公斤而你只露出了半公斤。演员只要通过严格的训练,就有可能将潜能发掘出来。
  因此,格洛托夫斯基这一派的训练相当严格,甚至可以说严苛,跟京剧强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近似。事实上,格洛托夫斯基也确实受到了中国京剧的影响,他的训练方法中有不少源自于京剧,在他的《迈向质朴戏剧》中有不少关于京剧训练法的记载。
  黄垒点了点头,格洛托夫斯基的训练法他知道一些,他跟冯远征是朋友,而冯远征正是格洛托夫斯基流派在中国的唯一传人:“确实是格洛托夫斯基的训练法,只有他们对演员的训练才这么严苛,对呼吸才强调到这种程度!”
  日期:2015-12-30 18:5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