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国外挖金的哪些事》
第47节

作者: 二等公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后我想起国内四个工人,我拨通了其中一个,名字比较好记叫朱勇的,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广西方言,我用普通话说,“喂,你好!韦二犬韦总让我接你们。你们几号机票?”
  那边换成了比韦二犬还不标准的普通话“我们明天晚上的飞机,好像是...”
  “好像是?要不这样,你们把机票发我看下?”我告诉电话那头的朱勇。
  “好好好,你等下,我拍照发你彩信!”朱勇那头回答。

  过了两分钟,短信收到一条彩信,打开是他们四个的行程单,英文的,怪不得朱勇不确定了,英文的行程单啊 。我仔细看了下,发现机票是写的日期是明天,时间是0:15分,确实是明天晚上。
  “不对!”我自言自语道,明天0:15就是今天晚上过零点以后啊,我去,差点搞错了。我再放大图片确认是今晚,可是我看到目的地不是加纳的阿克拉机场,而写的目的地是利比里亚!这是怎么回事?
  我急忙打电话给韦二犬,那边一直忙音无法接通,可能进山区没信号了。我想起李萌萌可能比较熟悉这种事情,就打电话给李萌萌,把这情况跟她说了一遍,她说了一句“真呆,你仔细看下机票,是不是有三段行程,联票!”我点开那个图片看到机票行程单确实写着第一段北京到迪拜,第二段迪拜到加纳阿克拉,第三段阿克拉到利比里亚。
  “是有三段啊,但是目的地是利比里亚啊!”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定机票。

  “呆子!现在移民局对于国内两个省份的签证严格了!原来多哥穿过边境来加纳的方式风险也大了!所以这是那些专门做签证服务的想的新途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萌萌那头一个劲说我呆。
  “可是,可是,我还是不明白啊?”我还是不明白到利比里亚跟新途径有啥关系。
  “笨死了!中间不是有段到阿克拉的机票吗?到了转机出来不就行了!”李萌萌不屑着说给我听。
  “可是,那为啥不直接买机票到加纳阿克拉不就完了吗?”我还是没反应过来到底为什么。
  “哎哟,看来啊,你真的不是我的菜啊!笨的要死!我看白皛果然就是死耗子让你这个笨猫逮到!刚才我不是说了吗,移民局签证难办了嘛!广西就是那其中一个省份,直接买机票过来的话,没有签证怎么能出境呢?到了加纳怎么入境呢?他们现在的新方法就是办个利比里亚的签证,因为飞机到利比里亚一定会在加纳阿克拉转机,转机的时候可以以在机场办个24小时短时转机入境签证,借口住酒店休息入境!懂了吗,二师兄!”李萌萌语速超快得说完。

  “哦,大概明白了!这些人真有办法!可是那样只有24小时啊?哦,是不是躲山区就不管了,回头回国再想办法?”我听明白这种入境方法了。
  “还有救!不然再不明白那就比二师兄还二师兄了?”李萌萌电话那头又是嘻嘻嘻得笑着。
  “哼,叫二师兄的,那就是沙和尚哦!李萌萌李和尚,哈哈!”我也反过来跟李萌萌开玩笑。
  “还有漂亮的白龙马呢!”李萌萌机智的回答道。

  “好吧好吧,那首歌咋唱来着:你挑着担,我牵着马,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二师兄牵着李萌萌,嘻嘻!”我继续跟李萌萌开着玩笑。
  “哼,不跟你说了,我这边有客户来了,回头再收拾你!”李萌萌电话那头传来其他人的声音就挂断了。
  我翻开刚才朱勇发的那张照片,看了下到达阿克拉时间是明天下午两点,给朱勇打电话打过去,“喂朱勇吗?你们到了阿克拉就要出来的,你们知道吗?”
  朱勇告诉我现在上林镇上新来一个中介专门办这个,已经告诉我们了,让我们在阿克拉转机时候就出来到了转机时候花五十美金盖章出来就行了。看来加纳挖金的衍生产业现现在发展的很广啊,各种服务,都直接开到广西上林县去了。顺便我提醒朱勇机票是今天半夜凌晨,千万不能搞错,他很惊讶说还好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到北京了,要不然要误了飞机了
  上林县位于广西南宁北部,上世纪80年代民间采金活跃,90年代曾出现“万名金农上东北“的景象,后因国家政策采金热潮降温。
  据上林老采金人介绍,第一批上林采金人是在2006年6月到加纳的,那时仅有1组砂金开采设备,投资85万元。
  2009年春节后,上林县老采金人黄建军等人携带资金、设备开赴加纳。当时,加纳的中国采金机组“五个指头就能数过来。“
  一套包括挖掘机、抽砂机在内的砂金开采设备,价格约200万元,在上林县明亮镇装柜,后经海运至加纳。
  前往加纳的基层采金工人,月薪高出国内一倍多,约5000元。外加每天共享黄金产量2%做奖金。一般签三年合同。
  早期到加纳采金,因地多人少,收金量大,来自南宁的商人尚林潘较早尝到了甜头。尚的岳父是上林县人,曾到东北采金。2009年,岳父投资加纳金矿20万做小股东,三个月即回本。
  最初,尚林潘曾怀疑加纳采金是传销骗局。直到他飞抵加纳,在岳父的工棚亲眼见到4名收金工人,从盘子上摇出“金黄金黄的“、“最大像米粒一样的金子足足210克“。
  “当时,国际金价每克250元,210克就是5万元,一天成本三四千元,国内很难找到回报率这么高的投资了!“尚林潘当晚决定回国采购设备。
  2010年,尚林潘投资230万组建一条采金线。当时国际金价猛涨,从2009年每克140元涨至每克300元。不到3个月,他收回了投资。
  尚林潘说,最多时,他的工地一天收金600多克。
  两年后,去加纳的第一拨采金人回到上林县。他们带回了财富,“有人送礼用100克黄金“,也带回“一天挖一公斤金子“的传奇故事。
  “加纳遍地是黄金“的段子,随后在上林县采金圈内夸张地传开。

  到加纳去!
  “卖衣服的、开工厂的、搞物流的,不管是不是采金的行业,统统加入采金的队伍。“后来者带着“赌徒“的心态
  像尚林潘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采金人在加纳淘得第一桶金。
  2010年下半年,在一夜暴富的刺激下,一些采金工人决定单干。同时,第一批小股东纷纷自立门户:“赚钱就分家“,广西采金人在加纳“遍地开花“。
  据采金老板计算,上林县明亮镇全镇3万多人口,2009年去加纳只有几十人,而到了2010年9月份已经接近1000多人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