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玉碎(四国演义)》
第25节

作者: 兴凡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三桂兵甲几何?”李自成并未急于准予李岩奏请询问道。
  “吴三桂奉诏归京,号称五十万臣以为虚夸其言。据探马回报吴三桂率领辽东明军约四万人及八(和谐)九万关外民众进关屯于滦县、昌黎、乐亭、开平一带,与山海关总兵高第(读者请注意,山海关总兵是高第,吴三桂是辽东总兵,不要混淆)汇合,高第下辖兵员约一万人众,合计不亚于五万之兵,且辽东明军(在此未用关宁铁骑,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关宁铁骑的名称纯属后来之人捏造)素善战勇猛,望君上慎待之!”李岩嗨然立首言道。

  “林泉谬矣,思我大顺永昌(大顺年号)之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区区辽东之贼岂会惧哉?”汝候刘宗敏内心不甚满意自己这般老将拼死拼活到如今才得以封侯,为何吴三桂父子可以轻而易举受赏封侯?言语中透漏着几分不屑之意大笑言道。
  “捷轩勇武,弟泉不如也。然则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此番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属上上之策也,一侯爵虚名何足挂齿?况乎辽东明军久战沙场非前番庸碌之辈不可比不可较量,且东进王师合胜朝降兵不足十万之数(大顺总兵力很可观,然则东进兵力太少也是造成大顺败山海关的原因之一后续分析),若战辽东明军足矣,若鞑虏明军俱在恐不利于大顺王师,此番事宜还望君上思量计较!

  “诸卿家以为如何?”李自成询问道。
  日期:2015-09-15 13:11:29
  “臣以为可由唐通张若麒率唐通本部兵马八千,携白银四万两许以父子封侯之礼招降之。若成则万事皆休据山海关以守,不成则据地以守火速传京以防态势剧变……”军事宋献策回禀道。
  “臣异议,臣仍奉原议二策以为招降,若携带兵马必须超五万之数,且由候将亲领,以威逼纳降;反之当不携带任何兵甲诚心招降!”未待宋献策说完李岩继续坚持原议二策反驳道。

  “林泉莫虚惊也,八千骑足矣,若不降兄长当亲领兵甲灭之。”刘宗敏带着几分“关心”之意,轻拍了下李岩肩膀道。
  “是也,是也!林泉多虑也!况乎五万兵甲粮草行军之费不是笔小数目,八千骑即可办成的事何须五万哉?劳民伤财之举耳!”牛金星居文官便以政事反驳道。
  “臣等军师之策可行!”一众候将莫不附议宋献策的提议,细细想来如今功成名就到了享乐时候谁愿意重拾刀剑拼命沙场?说不定一个意外便命丧黄泉了……
  “好!即若此番议讨,招降一事由献策、林泉、燚儿负责办理……”李自成起身走下台阶道,“现与孤一起去煤山……”

  “君上,臣还有一事。”李岩再次打断道。
  “林泉还有何事?”李自成不耐烦地问道。
  “吴三桂之亲戚臣已经派重兵看守保护,然而其父吴襄却因追赃助饷还在捷轩部中,臣前去讨要可捷轩以君上之命驳回!”李岩道。
  “噢?孤会速传口谕遣放此人!”李自成传令道,“来人,传孤口谕令汝侯将吴三桂之父吴襄送回吴府好生照顾!”
  “君上,臣以为追赃助饷一事……”李岩极不情愿地再次提及追赃助饷。
  “林泉勿复再言,此事孤会留意,汝当放心!”李自成不想再听李岩说及追赃助饷一事挥袖制止道,“与孤一起前去煤山……”
  煤山帝崩树“枯”白(雪)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公元1644年3月19日夜甲申之变(阴历)历经276年的大明帝国随着第16位皇帝第17朝天子崇祯煤山自缢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适时:苍天飘雪、春风东旋以示哀悼;血月当空、繁星眨眼以表悲怆;万树枯白、落叶伏地以悌萧凉;河溪凝冰、露水聚霜以送帝崩;万鸟啼血、千臣嚎哭以鸣国殇;天之异象、地之非禀以敬中华三千年历史中唯一一位“以身死社稷”的君王,其行之悲,其状之惨无以言表,唯静心以思之矣……

  “补之,汝即封锁煤山何来如此多旧臣知晓?”李自成立于马上沿路看着无数臣民哭拜于煤山脚下,重兵把守的北上门已经被轰塌,李过带着兵马围成一道连城阻挡着山下哭泣的臣民……
  “臣……臣亦不知晓……”李过心生畏惧恐怕李自成怪罪,大行稽首礼道。
  “哼……引路!”李自成倍显愤懑又不愿怪罪李过只好转言推开眼前之事……
  “君上,这便是崇祯尸首……”李过指着地上两具尸体中披黑金丝布的一具说道。
  “那旁边一具是?”
  “回禀君上,据内官辨认乃是胜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李过回道。

  “噢?想不到最后殉葬崇祯的人竟是一阉人,此人比得山下之臣强百倍千倍,跪哭之辈想必都是作样作假之徒,如若真是忠心何不以死明志?”李自成走到王承恩尸体旁边说道,“传孤口谕:‘胜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忠心可鉴,七日后随崇祯同入明思陵厚葬!”
  “君上圣明!”李自成周围的群臣附和道。
  “孤曾命遇即崇祯善待之,为何将其头发散乱覆面?”李自成十分愤怒地责问道。
  “臣等万万不敢行此等之事,君上请看!”李过指着崇祯衣襟上面的字道。
  李自成俯身,情不自禁地读出:“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一声长笑,“哈哈……想不到汝自缢之时还能想到你的臣民,汝之臣民亦是孤之臣民,这点孤替汝完成!”李自成轻轻掀开衣袖另一边掩盖文字道:“百官俱赴东宫行在!”李自成亦是有了几分悲伤之意,轻声叹息道:“唉……‘墙倒众人推,树倒猕猴散’,汝可知百官又有几人能够遵汝之意?大厦倾颓蝇蝇蛇鼠之辈尽皆投首,蛐蛐蛆蚁之徒纷纷窜向……”此时此刻李自成内心极其复杂,不知是悲伤还是高兴,挥手哀叹道:“众卿避极,月燚附留……”

  “燚儿,休责为父叨扰之词。为君之道需善于辨明,贵在权衡。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浊亦无鱼也’,不分忠奸善恶,不分对错与否,任何臣子都是一颗颗棋子谁若越过那条鸿线当弃则弃,当诛则诛,即若忠肝义胆之辈也应眉头不皱地斩杀,此等忠诚实乃愚忠,不分局势、不解圣听,当死当诛!反之奸佞宵小之徒识大体,若未逾越鸿线,当赏亦不吝惜矣!然而即若看透一切行将起来斗智斗勇劳神费力,稍有疏忽便自毁鸿线。如今秦豫文武派系纷争,其中权衡之道你可看透?天下未立派系便起,为父甚是头疼欲裂,燚儿当为父分忧啊!”李自成负手唏嘘远眺天穹,定目凝神一番叹言道……

  “皇父,儿臣谨记于心……”张鼐稽首瞩目回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