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十多岁混混的回忆录,现实版『古惑仔』》
第4节作者:
车大胖 就这样,两伙人在张小虎的介绍下就认识了。
日期:2016-08-10 17:58:29
当时我没反应过来,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张小虎要让我们来找他,而不是他找我们了,因为他和桑博几个人也都是刚在职高认识不久,什么过命的关系,估计顶多就是一起抽过一个烟屁股的关系而已。张小虎喊我们来,是要对职高的几个人介绍一下,意思是:看到没,我在外面可是认识人的,我的兄弟也都不好惹。而对我们来说,张小虎则是要让我们看看,刚开学一段时间而已,他就认识了这么多兄弟,而且都跟着他去录像厅看片,更加进一步确立了张小虎在我们这个团队之中老大的地位。
录像厅就在车站广场前的一栋大厦三楼。(好像是三楼,要么是四楼,具体忘记了,反正现在那里已经成了速8,,,,,这不是广告,,,,)
当时的火车站还没有现在这么灯火通明,没有大广场,也没有灯塔什么射灯之类的,一到晚上,就变得黑漆漆的,什么牛鬼蛇神都会出没。火车站门前有几个二三十层的高楼,据说是很早以前一位外地富商来这里投资,最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富商人间蒸发了,高楼盖好之后就没有了后话,结果被ZF收走,转手一层层租了出去,那时候我们市里面最高的建筑物,也就是车站前的这几座高楼了,所以很多娱乐场所以及饭店都集中在这里。
我们一行七八个人有的穿着校服,有的没穿,就这样穿梭在火车站前的街道里,夜幕的衬托下,大家都觉得自己俨然成为了小马哥一样的人物,不自觉地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个个都看上去趾高气昂的样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厦,走进了楼梯。
我们几个人在张小虎的带领下,很熟络地从阴暗的楼梯走上三楼,来到了录像厅的门口。三楼的走廊还算是比较明亮的,因为那时候做生意的一般喜欢楼层比较低的地方。三楼有一家饭店,一家舞厅,还有一个录像厅。饭店在走廊最里面,这个时候已经关门了,舞厅在中间,里面还放着舞曲,但不是现在酒吧迪厅的那种,而是以前真正的交谊舞的舞曲,快三步慢四步那种。一般这个时候还出现在舞厅里的人,不是小混混就是搞破鞋的,没跑,正常人除了周末,晚上哪里会来这种地方。
日期:2016-08-10 17:59:55
录像厅在最靠近楼梯的这边,有两个门,一个门被两大块棉布帘挡的严严实实的,是观看的地方,另一个小门里面则是放映室和老板的休息室,那时候能播放电影的设备就两种,一种是胶片播放器,就是农村放电影的那种类似投影仪的设备,一种是当时来说比较先进的录像机,播放的是黑色的盒盘。这里所使用的设备是后者,因为操作比较方便。
在当时1997年,虽说做生意对大家来说已经是个潮流了,但是生意还是看什么生意,像是录像厅,舞厅,台球厅,甚至饭店这样的行业,还是牢牢把握在一些大混混的手里,尤其是,在火车站这样的地界,没点实力你敢干这样吸引流氓的店?早被砸了100次了。
我们那时候的混混不比之前上一辈的混混。他们那时候经历了十年的洗礼,有经历了大格局不断地变迁,钻了很多漏洞,可能真正混出位的,没几个手里没有人命的,只是大家心照不宣,或者当作传说在聊而已。他们那时候的混混更讲排场,讲义气,爱面子。可能为了一句话,就敢上刀山下火海,为了一份情谊,就敢豁出去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种豪气,那种豁达,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值或者是傻,但在他们那个年代,这样的人才配得上称之为混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回头再慢慢一个一个讲。
到了我们这一代,少先队员接班人,父母又大部分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就显得畏畏缩缩了许多。我们也看谁够狠,看谁够吊,看谁更撒的开。但是已经没有了前辈们的境界,不是我们不想,我们也想像他们一样,惹了大事坐火车出去躲一躲就好,police见到了大混混也得礼让三分,动刀动枪的一不小心非死即残,我们也崇拜这样的混混,但是我们不能像他们那么豪放了,因为时代不一样,80年代初的严打,80年代末的大事件,还有90年代的严打,像我刚才说的那些混混都已经去见马克思了,所以我们不是不想,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框框里,做着最凶狠的事情,出了框框,这辈子就完了。框框是什么?人命啊,伤残啦,等等等等,不过和现在想比,我们那时候又显得宽松了好多,在那个年代,只要不出人命,基本上找找关系花花钱,都还有周旋的余地。
日期:2016-08-10 18:01:11
现在的小混混们呢?说实话在我们本地我已经很少见到正宗的小混混了,现在的小孩子都已经缺少了我们那时候的锐气和狠劲。怎么说呢,应该说大家都越来越正常,越来越聪明了。现在拼的已经不再是谁能打谁更狠,现在拼的是家庭背景还有金钱权利。所以不需要你出马,你开几辆豪车过去,就镇住场子了,如果再花钱请几车工地上的民工,连动手都不需要,就这么简单。
说回录像厅,录像厅的老板,就是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有名的混混。叫陈建军,此人在家排行老三,外号叫红军。很多人会问,排行老三不是应该叫三儿之类的外号么?错了,不知道陈建军为什么讨厌别人叫他三儿,那时候也没有小三这个词语,反正他就是讨厌,自从一次一个别的区的混混来这边喝酒,喊了陈建军一声陈三儿,被陈建军一啤酒瓶砸瞎了一只眼之后,我们A市就再也没有人喊他三儿了,97年,那时候他还不到四十,三十多岁,在混混界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光,因为从小喜欢听长辈讲红军的故事,对红军有着中毒一样的崇拜,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叫建军,应该叫红军,所以自封外号陈红军,大家今后就都管他叫红军哥了。
红军就是这家录像厅的老板,连录像机带房租还有一些沙发设备什么的,当时得投资上万块,要知道那个时候,在位置一般的地方买套房都花不了一万,几年之前我家房子的拆迁款才四千多。红军之前靠着自己在火车站附近的名声,靠收保护费起的家。收保护费当然不是收做生意的那些人了,而是收小混混们的保护费,比如有的混混是小偷,专偷火车站这片,就得有人罩着,小偷是手艺人,打架不是强项,所以得有个会打架有名气的老大,才是合作共赢的正确路径,如果你踩过界了,或者没有老大罩着就敢下手艺(偷),手指头会被剁走的。而且小偷们也都各有各的地盘,有的偷火车站的乘客,有的偷公交车,有的偷商场,大家在老大的管理之下井井有条,受到了很好的区域保护,才会相安无事。
日期:2016-08-10 18:02:48
不过也有传言说,红军之前就是个不入流的小瘪三,是个小偷而已,一直跟着一个大哥在这片不死不活的。可是自从严打了几次之后,那些大哥们跑的跑抓的抓死的死,像红军这样有点名气,够辈分,经历过很多出名的事件,再加上好勇斗狠一些,就自然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哥。自然会有小一辈的混混前来投靠。随着投靠的人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就更容易办一些漂亮的事(比如打了某位有名的混混,或者踩了哪个出名的人物等等。),就这样进入了良性的循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