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生活》
第25节

作者: Kelly8209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2-01 02:43:00
  今天早上看到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抱怨北京恶劣的环境,不用说就是雾霾太严重了,已经成为今年最严重的一次雾霾天气,而且未来几天还将持续。楼主非常难受。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北京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环境现象--雾霾,而且持续不断的严重,之前只是在秋冬天气出现,后来慢慢春天、夏天也会出现雾霾天。一到雾霾天气,呼吸受阻,眼睛不舒服,视野受限制,甚至全身都不舒服。大家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时专家们就出来解释了一番,结果啥用都没有,原因还是不明,环保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等等都出来说话了,结果呢,还是老样子,该来的雾霾还是会来,而且越来越勤。尽管我们出台了各种办法,出台了所谓预案,预警,但是这些东西都只是个专有名词,啥用都没有。我记得去年初,北京市政府出台了规定,说是雾霾到了某个级别就会学生停课,结果还不是一样,所谓规定出台是给领导人看的,等到要执行了,还不是要问上级领导到底要不要停课呢,那些规定就是摆设,给领导交差,给老百姓秀一下业绩罢了。楼主非常反感我们政府的这些无谓的规定都是假的。

  如此大规模雾霾侵袭我们国家,但是领导呢还是很淡定。他们似乎觉得这就是老天的事情,和自己无关。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负责制的“好处”。有好事了,都是自己的好,有坏事了都是别人的坏,根本没人负责。连巴黎恐怖袭击还有人出来负责呢?持续多年的环境生态灾难怎么没人出来说话呢?
  楼主之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接触了一些来自国外的项目,诸如像欧洲投资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外资机构他们提出愿意给中国低息贷款帮助华北地区进行工业企业技术的升级改造,以减少污染。对于这些贷款,根据我们国家的审批规定都是要事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系的,他们批准了,我们银行才能接触,才能实施。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批准,就是我们能不能做也是个问题。因为银行是自担风险的,背负债务风险,不是哪个银行都愿意给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贷款的,而且这样的贷款即使有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也是杯水车薪。那么问题就是死循环了:企业自己技术水平低,污染大,能耗高,自己没钱也不愿意改造,银行即使有钱,因为资金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因为风险管理的要求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升级改造,国家呢?发改委也提倡转型啊,减少能耗啊之类的,但是他们管的非常宏观,具体细节不知道,看也不懂,也没有人愿意去调研,调研了也没用,他们只管新批项目的规模要大,要达到一定产量,因为他们认为能耗高的小型企业要淘汰,如何淘汰呢就是新的项目要大,要强就可以了。我去,按照这个模式,低能耗的小企业是无法达到产业升级标准的,要想他们自己通过经验不善关门大吉估计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了,口号人人都会喊,都喊得很好听,楼主以前工作的时候也写了很多领导喜欢听的喊口号的文章,没有办法啊,你写不好不要通过啊。但是落实呢?谁去落实,谁去监督,谁去评估,谁去负责呢?没有人!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做。但是呢,政绩上我们还是要做的。比如,银监会每个季度让我们报一次银行资金支持节能减排的情况表,里面内容倒是很细,什么资金多少啊,节能类型啊,用款进度啊,减排量啊,相当于多少二氧化碳啊,之类的东西,这些表每个季度所有银行都要报一次给银监会,银监会呢估计再统计一下报给国务院。我不知道其他银行如何报这些数,反正我们每天都要抱很多数据,这些数据是最讨厌,最无聊,也是最不科学的。作为银行,我们根本不可能随时了解那些数据,我们只能问企业,但是企业的人,不在一线工作的人,只是做办公室管理财务的人哪里知道那么多,可是我们银行就是和那些企业财务人员打交道啊,所以为了加快业务处理进度,企业只能瞎猜一个,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给的数报上,或者我们自己编写一个报上去。反正中国那么大,银行那么多,企业那么多,谁去管你是用了多少资金,余额多少,节能量多少呢?都是人骗人,人糊弄人,如果你认真去报数呢?根本不可能啊,因为你总不能去企业一线看看吧,这成本太高,不值得啊。所以,楼主想说,通过报数据这个简单的业务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数据是有多么假,真不是我们愿意糊弄,是本来这样的数据报送就是很扯的一件事情。银监会拿到所有银行报来的数据一看,不错啊,银行支持了那么多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呢,真是很好的政绩啊,很是开心啊,就去报给国务院,上级领导一看,不错啊,干得好啊。但是为啥雾霾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呢?为啥大家都喘不过气来呢?原因,大家都懂的。

  楼主认为上述例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政府部门的做事规则和流程,大家可以看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无法落实,没有人监督是不是落实,没有人介意是不是真的。说白了就是没人管。楼主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政府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低下的原因。由此可见一斑吧。
  回到环境问题上。楼主认为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之所以近年来雾霾天气一直频繁笼罩在中国上空,从华北、东北到中部、东南沿海,甚至海南、甚至飘洋过海到韩国和日本,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开放房地产。本来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有高山、有平原、有海洋,有湖泊,有森林,有沙漠,有沼泽,有冰川,本来这一切都是很和谐的存在着,自从认为的开发,和谐被破坏了,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人也需要遵守自然法则,否则将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雾霾的严重已经到了影响国人健康甚至是子孙儿女健康,影响我们国家千秋万代的事件了。没有了环境何谈幸福,没有了健康何谈发展。但是现在似乎政府没有能力也懒得管这个事情,因为不能在短期内见成效。我们国家这种短视的政策制定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的。但是最先倒霉的还是我们老百姓。短短几年间,无数的房子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给某些阶层某群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给更多的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所有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灾难。钢筋混凝土代替了草地和良田,代替了森林和草场,没有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取而代之的是风沙和高温。高楼密集的地方要比农村和田间的温度高一些,而且天上下的雨落到钢筋混凝土里是吸收不了的,又被折射回去了,而如果是土地的话就可以被土壤吸收,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大自然本来就是这样循环的,现在土地不见了,土壤不见了,钢筋水泥不能代替土地,我们土壤的饱和程度减少,自然也就不能支持起大地了,地下水少了,地陷情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天地都被破坏了,我们如何于天地中生存?

  大家都尽量保重自己吧,雾霾多的时候少外出,有能力的都出来吧,未来多少年估计都好不了了,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也要努力出来啊……。可悲可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