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门-魏晋士族的权力之路》
第47节

作者: 人和咸鱼pym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1 12:48:25
  曹爽反复读着蒋济的信,内心也在劝说自己:眼前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了。可眼前明明有两条路?不!只有投降一条路!
  凌晨四点左右的时候,曹爽营帐内仍烛火通明。曹羲、曹训以及众多幕僚公卿仍在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到底该怎么办?曹爽只觉得心绪凌乱,他有一种强烈的逃跑欲望。我想远离这一切……他的手摸到了腰间的佩剑,缓缓拔剑出鞘……旁人见状,顿时雅雀无声,齐刷刷地看着曹爽的举动。
  曹爽抽出宝剑。
  桓范等人期待着。举起来吧!只要振臂一呼,我等必誓死相随,不惜跟司马懿拼个鱼死网破!
  然而,“咣当”一声,曹爽将宝剑扔到地上。
  “放弃抵抗!”
  “大将军请三思啊!”
  最无法接受的是桓范。他原本是司马懿笼络的对象,却为了道义,冒死前来投奔曹爽,如今竟被告知放弃抵抗。桓范万念俱灰,指着曹爽怒叱:“我这回就因为你招来了灭族之祸啊!”
  曹爽不敢直视桓范。他步履沉重地走进魏帝曹芳的帐中。“请陛下免去臣大将军之位。”
  “准……准奏!”曹芳十七岁,自继位以来,他几乎从没有机会说过一句“不准”。可此刻,即便如他这样稚嫩的头脑也隐约感到,这绝不算是个明智的决定。
  司马懿得知曹爽放弃抵抗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他回忆起五十年前的往事。当时,司马朗苦劝家乡父老逃出河内,可乡人执意不肯,最终身陷兵劫。“世道太残酷了,大部分人都不敢面对呀!”司马朗这话深深烙在司马懿的记忆中。他冷笑了一声。“曹爽,与当年那些乡人一样,终归只是个凡庸匹夫罢了!”
  而另一边,曹爽正宽慰着自己:只要能活下去就行,司马懿绝不会食言的。归根结底,他缺乏拼死一搏的魄力,强迫自己相信司马懿。这其实是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式。
  曹爽、曹羲等人回到洛阳后马上就被软禁起来。史书中记载,司马懿派了八百民兵围住曹爽的府邸。为何是民兵?而非皇宫禁军?想必,这是因为皇宫禁军隶属曹爽多年,不被司马懿信任的缘故,而这些民兵,如果没猜错,正是司马师豢养的死士。八百民兵在曹爽府邸外围修筑高楼,昼夜不停地监视曹爽兄弟一举一动。

  “曹爽往东南墙去了!”
  “曹爽回到厅堂了!”
  无论曹爽干什么,高楼上的民兵都会高声叫喊。曹爽惶惶不可终日,急于想知道司马懿会如何处置自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决定主动试探司马懿的意思。于是,他给司马懿写了一封言辞卑微的信:“贱子曹爽诚惶诚恐,前几天家仆买粮至今未归,特向太傅借粮以解燃眉之急。”
  曹爽的试探手段可谓幼稚又缺乏骨气,甚至司马懿都觉得这实在有辱他亡父曹真的脸面。他当即派人给曹爽送去一百斛米。

  米是有了,曹爽却没有命把米吃完。然而,司马懿毕竟当着那么多同僚的面指着伊水发过誓,他绝对要杀曹爽,但怎么才能杀的名正言顺?又不脏了自己的手呢?
  日期:2016-06-12 17:01:29
  正始年:冤案
  曹爽被俘后,司马懿起用卢毓担任司隶校尉,钟毓担任廷尉。前面说过,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弹劾京官,廷尉负责审理重大案件,眼下,魏国最大的案件便是如何裁定曹爽的罪名。卢毓和钟毓都饱受曹爽排挤,二人对曹爽恨之入骨。此刻,二人彼此心知肚明,向曹爽一党报仇的机会就摆在面前。

  曹爽到底有什么罪?结党营私、擅权自重、收受贿赂,想来想去也就是这些了。姑且不用提几乎所有官员都会结党营私,即便这些罪名属实,说实在的,也不足以判处死罪,更何况之前司马懿还发誓说不会取曹爽性命。卢毓和钟毓暗中筹划了一番,最后,他们决定给曹爽及其党羽按上一个无论如何都没有活路的罪名——谋反。
  魏国建国至今,最大的一桩冤案即将出现了。
  两天后,司隶校尉卢毓弹劾宦官张当贿赂曹爽,廷尉钟毓依法将张当缉拿,开始审理这桩贿赂案。
  在廷尉大牢内,张当饱受酷刑拷打。“我招供,我当年曾贿赂过曹爽,我全都招供了!”
  “还有什么隐瞒的?”行刑者并不甘心。

  “我贿赂过曹爽,除了这事之外再无隐瞒。”
  就这样拷打了许久,张当已经皮开肉绽,案情仍滞留在收受贿赂这个问题上。
  “不对,曹爽、何晏他们企图谋反,你知不知情?”
  张当吓傻了。“从没听说过啊……”
  “继续打!”
  张当几度昏死过去又几度被冷水泼醒,他痛苦难耐,最终屈打成招:“我招供,曹爽是篡逆谋反,我全知道……”
  “谋反定在什么时候?”

  “我不知道啊……”张当实在无言以对。
  “是不是定在三月?”
  “是,是定在三月,曹爽密谋三月称帝!”张当痛苦得唯求一死。
  “同谋者有谁?”拷问仍然没有结束。
  你说有谁就有谁吧……张当再没有力气说出一句话了。

  案情审理完毕,朝廷火速将曹爽及其亲信全部收监下狱。
  钦差给桓范戴上枷锁,牵着他急匆匆往廷尉走。
  “不要推搡!我乃义士!”桓范大义凌然,内心却在哀叹:义士难做啊!
  最终,廷尉正式公布此案定论——曹爽、曹羲、曹训兄弟,以及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人密谋三月谋反,证据确凿,按律夷灭三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