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己要行;其次要有人说你行;再者,说你行的人要行》
第23节

作者: 苏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给他安排的房子就在新家属区内,一套装饰很精致的两室一厅,家具电器齐全,只差寝具。
  宋小丽自告奋勇说下午她去买,郭小洲不可置否地笑了笑。
  柳则齐说:“小丽难得勤快,买了记得开发票。”
  宋小丽撅嘴道:“柳主任,我以前很懒吗?”
  柳则齐笑道:“没说你懒,是说你今天很主动。”
  宋小丽脸色微红地瞟了郭小洲一眼,“我去买寝具。”
  看着她离开后,郭小洲指了指客厅的沙发,“柳主任,坐一坐。”
  柳则齐犹豫道:“郭厂长,我还要赶去市政府……”
  郭小洲说:“不耽误你很多时间,最多半小时。”
  柳则齐脸色微松,从口袋里套出香烟,抽出一支递给郭小洲。
  郭小洲摇头道:“没吸。”
  “好习惯,说起来棉纺厂区不允许吸烟,但越是如此,下班后越抽得凶。”

  “柳主任,我想明天见见原料销售和财务上的几个科长,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安排安排。”
  柳则齐刚要点烟,双手一怔,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年轻的挂职厂长。太和棉纺厂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年轻干部来挂职,但是这些挂职副厂长大多参与下宣传工作,算是开会专业户,但凡市里大市或省里有会议,总是派挂职副厂长去。
  像郭小洲这样主动过问具体工作的,基本没有。
  柳则齐呵呵笑了笑,“不知郭厂长找他们谈什么方面的内容?销售科的科长一年回来两次,原料科科长由薛副厂长兼任,这次他出事了,财务上厂里有两块,一块是农行的领导在管,另一块的财务只管后勤账……”
  郭小洲知道销售科的科长带着二十几名部下,在南方十多个城市有销售点,平常很难回来,特别是几个老销售,把家都安在南方城市,买了房子车子。
  郭小洲轻轻一笑,“我要见销售科的留守人员,不是外派人员,至于原料科,见见现在管事的副科长,财务上,我两块人都要见见。”
  柳则齐沉默半晌,“销售、原料科和本厂财务的人我可以安排,但是农行的赵总监,我没资格安排……”
  “农行赵行长,你给我引荐引荐就行了……”郭小洲抬头看了看屋子,“另外,麻烦你给我安排一个办公室。”
  “看我……刚才在厂办我们竟然都忘记了这茬!”柳则齐连声道:“我下午让小丽安排一间办公室。”
  郭小洲点点头。
  柳则齐看着他,欲言又止道:“我有个问题希望郭厂长别介意……”
  郭小洲说:“不介意,你问。”

  “郭厂长明天见这些人,是打算……”
  郭小洲呵呵道:“挂职干部原则,是深入基层学习、调查研究、认真履行职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把挂职真正变成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我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向棉纺厂的前辈们学习呀!”
  柳则齐心里嘀咕了半天,还是没明白郭小洲的意思,这番话,既像官话,又不像……
  很快,柳则齐以还要去市政府接职工为由离开。
  郭小洲在屋子里转了两圈,便离开了屋子。
  无论销售采购财务甚至生产管理等部门多么重要,都是可以更换的,但是数千工人才是无法替代的工厂核心。
  因此他必须要马上见到许长德,只有说服了他,他才有挽救太和厂的机会。

  下楼,穿过铁门,进入旧区,来到许长德的楼下。
  老式的家属楼楼梯外墙是镂空的,前不久他看着曹勇上了三楼,敲响了东侧的房门。因此他来到三楼,伸手敲门。
  “咚咚咚!”
  老式铁门“咯吱”打开,一个身材高大的半百老头冷冷地出现在门口。
  “你找谁?”
  “许主席好,我是刚来的挂职副厂长郭小洲,冒昧前来拜访您,希望没有打扰到您休息。”
  老头瞪着他,眼中掠过一丝嘲讽,冷冷道:“你已经打扰到我了。”说着便要关门。
  郭小洲伸手拉住铁门,诚恳道:“我想向您请教,请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
  “我一半退休的老头子,能给你什么?对不起,我要午休。”
  “许主席!我知道您对太和的现状很不满意,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
  “你这个年轻人怎么那么麻缠,我说过不想和你说话,而且我们之间也没什么可说的,请松手。”许长德的脸色异常冷漠。
  郭小洲也收敛笑意,还以嘲讽道:“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太和棉纺厂江河日下,问题就出在你们的工作态度上。许主席你的眼睛只盯着厂领导,自己从来不曾尝试去真正的帮助太和走出困境……”
  这句话使得许长德气得脸颊抽搐,眼睛冒火,怒斥道:“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努力,没有尝试?看你嘴上没毛,口气倒不小,你要是能帮太和走出困境,我许长德给你下跪磕头。”
  “许主席,这话可是你说的?”

  “我许长德说话从来算话,只要……”许长德忽然明白自己中了这个年轻人的激将法,他认真看了看郭小洲,叹息道:“年轻人,我奉劝你,不管你抱着什么目的下挂,好好混两年完事,太和的事情最好别插手,没你的甜头。”
  “我的目的很明确,下到企业学习工作,工厂好了,我才会有甜头。”郭小洲轻轻推开房门,边走边说:“给我几分钟的时间,我说完就走。”
  许长德站在门口,也不关门,一脸不耐烦地说:“你快说,说完走人。”
  “我研究了太和厂的现状,的确很困难,但正因为有困难,我们才要努力想办法去克服,去改正,而不是消极抱怨,怨天尤人……”
  许长德冷笑道:“说完没有?”  

  郭小洲知道不拿点硬东西出来,是震不住他的,他开门见山道:“要盘活太和,一是必须清理太和的外围公司,拿到一部分现金,既可以采购原材料,还可以补发职工工资;二是重建销售渠道;三是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关;四是外聘技术生产厂长;五是……”
  许长德打断他的话,“清理太和的外围公司?你知道这些外围公司的内幕吗?都有些什么人什么部分什么公司参股?你说清理就清理,你以为你是谁?重建销售渠道?笑话,你知道太和几千人都靠这几十个在外的销售人员苟延残喘着,算了,我不想和外行讨论这个,你请吧。”
  相比许长德的火气,郭小洲倒是越来越气定神闲,他朗声道:“什么事情都还没做,就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我们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就算我们无力清理外围公司,可以想别的方法呀,不就是启动资金吗?不就是工人们的拖欠工资吗?”
  说到这里,郭小洲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报纸,“您不妨看看这条新闻。”
  许长德很勉强地接过来,左右扫了一眼,递给郭小洲,“看过了,你走吧。”
  郭小洲笑了笑,把报纸撑开,指着一条新闻道:“您不想关注,我念给您听……多重因素助推化纤原料价格大涨。国内PTA现货价格从917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1780元/吨,上涨了2610元,涨幅达到28。46%;MEG的价格从79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9950元/吨,上涨了2050元,涨幅达到25。9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