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韩信与那个时代》
第40节

作者: 经天纬地烟雨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2-20 23:21:51
  95节。二十七章 项羽分封5
  项羽分封天下诸侯,然后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历史仿佛回到了春秋时代,有天子,有霸主,有诸侯,看上去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惜这个政治模式历史已经证明了,是不牢固的;分配的结果看上去皆大欢喜,各路英雄好汉都有地盘,项羽也不自私,他的地盘看起来并不大,楚军集团的将领也只有四人封王,一切看上去都似乎挺好的。
  但真的让所有人满意了,不,有一个人很不满意,那就是刘邦。
  刘邦的不满是有原因的,项羽的分封看上去很公平,但乱了章法,显得有些孩子气,这个也理解,毕竟项羽比起刘邦这些老革命来说要年轻太多i,心智不够成熟;但项羽的分封还对刘邦有很强的防范心。
  刘邦是第一个攻入关中的,虽然欲独霸关中被项羽破坏了,自己也有些理亏;但好歹楚怀王与众将约定过:先入关中者王。皇天后土可鉴,天日昭昭,即便不能如约让他“王天下”,好歹也要“王关中”,或者让他富贵还乡,回沛县为王(这个估计更难,项羽决定都彭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然而分封结果却给了刘邦一记响亮的耳光,他被封为汉王,属地巴(今重庆)、蜀(今四川,古代属地还不囊括川西高原)、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部分,另外包括湖北省西北局部),都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据说是因春秋时郑国人南逃至此而命名),看上去拥有三个郡,很不错。
  但翻开地形图就发现了,这几个地方的对外交通真心不便,远离中原,秦岭愁回马,碧嶂插遥天,巴山楚水凄凉地,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其中就连汉中这个云横秦岭的地方,都是刘邦通过张良向项伯行贿,走了后门托了关系才得到的。项羽最先给他的,只有巴山蜀水。当时这里名义上说是天府之国,实际上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穷乡僻壤,秦国曾把这里当成犯人的流放之地,岂是拿来酬劳功臣的地。

  刘邦很不满,内心充满了愤怒,却又不得不隐忍,没办法,鸿门宴上的惊魂现在都还让人心有余悸呢,现在不是去讲道理的时候,何况项羽也不会再坐下来和自己讲道理了。
  那就好吧,先去汉中再说,远离是非之地,保命要紧,呆在项羽附近太没安全感了。
  后世记载汉元年四月(即秦帝国灭亡半年后),将关中几乎洗劫一空的各路诸侯怀着不同的心情走向各自的封国,与此同时,项羽也动身回到彭城。
  这时的项羽心情和刘邦完全不一样,此刻的他志得意满,满是衣锦还乡的喜悦。只可惜,天下未定,享受的时刻还没到来呢!西汉名将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项羽此时先不说北方草原上养精蓄锐后虎视眈眈欲卷土重来进攻中原的匈奴人,就连手下的各路诸侯也有很多人不服气。

  放松警惕,也让自己走向败亡的倒计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为何不继续努力啊?”
  日期:2016-02-28 16:18:02
  96节。二十七章 竖子不足为谋1
  任何时候,人的设想总是美好的。周武王分封诸侯,想要靠他们拱卫周王室,结果几百年后诸侯之间相互攻伐不休,周天子“令不出城”;秦始皇和他的臣子们制订了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想要江山永固,万世传承,结果秦帝国二世而亡。
  项羽也一样,分封天下英雄,自己凌驾于其上,妄图从此天下太平,诸侯臣服,却不料一个月以后,清闲日子还没好好开始,天下就已经大乱了。

  乱,是必然,不乱才是怪事。在韩信看来,战争根本就没有结束过,秦国虽然没了,但各路诸侯还在,谁也并不服谁。亲兄弟尚且为了权势手足相残,更何况这些原本就没多大关系的人,一有机会不下死手就对不起大家了。
  楚霸王在进行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时,只凭个人喜好,卖弄权威,把一己之好恶强加于他人。且看项羽干了什么:
  他把原来的燕王韩广贬到辽东。韩广原是六国中赵国上谷小吏。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张楚政权派赵人武臣经略赵地。武臣稳定赵地之后就派韩广安抚燕地,结果韩广一到燕地就很受欢迎,被当地贵族立为燕王(或说韩广自立为燕王)。总之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反叛自立之辈如过江之鲫。
  按理说韩广也没有得罪项羽,为何就被打发到偏远苦寒的辽东呢?就算放在今天,把一个人的户籍从北京换成天津,财产还少了一半,你估计内心也是有点不爽吧。

  原因出在韩广的部将身上。公元前208年,秦攻赵王歇,燕王韩广派臧荼率兵救赵。项羽为总盟主,破釜沉舟,大胜秦兵。结果这么一来而去,项羽对韩广这个部将印象还不错。加上和韩广不熟,不放心燕国,于是在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时,借口韩广手下大将臧荼功劳大,立臧荼为燕王,把韩广迁为辽东王,以无终(今天津蓟县)为都。
  韩广对此不服,换成任何人估计都咽不下这口气,自己派出去的部将反过来夺了自己的王位和地盘,辽东王和燕王能比么?
  韩广不肯迁徙辽东。但不搬迁就得面临强拆,有楚霸王支持的“臧荼拆迁队”比较厉害。结果同年秋八月,臧荼杀韩广,并其地。这下好了,世界清净了,辽东王爷没有了。
  一个韩广的死其他诸侯也不是很介意,但项羽接二连三的胡乱出牌,惹怒了天下英雄。继燕王换人风波后,他还把原来的赵王赵歇打发到代国,赵国国号直接被取消,国土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常山王张耳,一部分归原来的赵王现在的代王赵歇。赵王莫名其妙丢了国号和一半地盘,敢怒不敢言。
  如果说上面的事情都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激起众怒了,项羽杀了一个叫韩成的人。
  韩成原本就是韩王,也是张良的主公。张良是韩国贵族,效命于韩王无可厚非。这时候的张良虽然和刘邦惺惺相惜,但更多的牵挂是在韩王这。
  但因为张良刘邦关系太好了,韩王也跟随刘邦入关中,项羽不高兴了。
  项羽不让韩成回到封地去,而是“请”他到楚地做客,降为侯爵,然后觉得还是不解气,命人暗中杀害韩成,另立郑昌为韩王。郑昌何许人也?秦朝时吴县县令,关键是他与项羽关系很好。项羽起兵后,就跟随项羽左右。项羽杀死韩王韩成后,立郑昌为韩王,目的是来对抗汉王刘邦。

  项羽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了,一方面你是王,韩成也是王,实力虽然不如你,但你就这样干净利落的害人性命,那些自觉和项羽关系一般的诸侯人人自危,唇亡齿寒的教训不远。另一方面,韩王死了,让张良牵挂的故国已经不存在了,新的韩王和张良没有什么主仆情分,新的韩国政权张良也不认可。张良是一个心怀故土热爱故国的人,从他为了复国招募大力士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就可以看出来,如果,韩国答辩,张良很痛心疾首,对项羽的作为感到愤怒,无牵无挂又无比愤怒的张良终于彻底走向汉营,投靠刘邦,和项羽作对到底。

  敌人,就是这样一个个树立起来的,关键是项羽树敌的步骤还没完,西楚霸王不是狼的虚名,树立这么多敌人,似乎他要向世人证明,他是可以一个打十个(诸侯国)的存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