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38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姜维留在成都的妻子儿女尽被乱兵所杀。但《新唐书�6�1宰相世系(三下)》记载:“蜀大将军平襄侯维,裔孙明,世居上邽。”表中有姜明为后魏(北魏)兖州刺史,天水郡公;姜远为后周(北周)荆秦二州刺史,朝邑县公;姜宝谊为唐朝初年的左武卫大将军,为宋金刚所擒,不屈被杀,谥曰刚,故封号为永安刚公;姜宝谊之子姜恪在唐高宗时为检校左相。但《新唐书》关于世系的记载颇多舛误,所以姜明这一支姜氏族人虽也处于天水上邽,但他们的祖先有可能为姜维族亲或姜维早年留在天水的后代。

  日期:2016-02-13 14:12:47
  77
  蜀汉尚书令樊建和辅国大将军董厥皆于咸熙元年至洛阳,同拜为相国参军,其秋又并兼散骑常侍,被司马昭派往蜀地慰劳。后樊建为给事中,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晋武帝问樊建:“吾独不得如亮者而臣之乎?”樊建叩首说:“陛下知道邓艾的冤屈而不能匡矫,即便得到了诸葛亮,能够不像冯唐所说的那样吗?”(汉文帝听说廉颇和李牧的为人,感叹道:“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冯唐答道:“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司马炎闻言而善。先时,曾为邓艾部将的议郎段灼因邓艾之冤和伐蜀赏罚不平屡次上表,内中有“艾本屯田掌犊人,宠位已极,功名已成,七十老公,复何所求”之语,但司马炎并未听从,至此方才为邓艾平反,并赐邓艾之孙邓朗为郎中。

  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和镇军大将军宗预等亦在国亡后被征往洛阳,结果相继于路上去世。一来是因为路途遥远,且他们久历戎行,内徙具有一定的监管羁押性质,饮食供奉上难免不周;二来两人也都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不耐久劳,故此未及洛阳而逝。
  左车骑将军张翼亦在乱兵中被杀。但张翼之子张微笃志好学,后为西晋广汉太守。张翼之孙张启在西晋末年为江阳太守,后趁乱攻杀益州刺史王异并短暂地担任过益州刺史。
  荡寇将军张嶷之孙张奕为西晋梁州刺史。
  邓芝之子邓良入晋后为西晋广汉太守。
  黄金围督柳隐在魏军攻势下坚守不动,直到最后得到命令方才出降。柳隐后徙至河东,受拜议郎。西晋建立后为西河太守,在任三年以年老求归,后于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病逝于家,时年八十岁。被《华阳国志》称之为“西河烈烈,秉义居贞”。长子柳充为连道县令,次子柳初举秀才。
  光禄大夫谯周固劝刘禅归降,被封为阳城亭侯,并被朝廷征辟。谯周至汉中时因病不进,咸熙二年文立回蜀见谯周时,谯周又说起了一贯的哑谜。他于木板上书写了八个字给文立看:“典午忽兮,月酉没兮。”言典午者司马也,月酉是八月(寅正),而司马昭真就在该年八月去世。司马炎即位后,连续多次催促谯周赴洛,谯周于是抱病出行,并于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至洛阳。因他病得很重,拜为骑都尉,谯周自以无功,屡辞爵土。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秋为散骑常侍,冬卒。谯周共有三个儿子:谯熙、谯贤、谯同。谯同也喜好父亲的学问,以忠笃志学作为平生言行的准则,曾被推举为孝廉,任命为锡令、东宫洗马,但没有赴任。谯熙子谯秀为东晋著名隐士,曾多次被成汉、东晋多次征召,皆没有应承,年九十余卒于家。

  谯周弟子陈寿在蜀汉曾历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等职,但因不亲附黄皓而官位不显。入晋后虽受张华等人推荐,亦屡屡遭贬。但他在史学上成就斐然,他治史从地方史和人物志入手,因前人郑伯邑、赵彦信、王文表所作的《巴蜀耆旧传》尚有不足,陈寿将其扩展增益为《益部耆旧传》。他担任佐著作郎时,搜集诸葛亮生前的敕令、兵书、奏折编写《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余字。后作《三国志》,因蜀汉无记录朝史的史官,所有《蜀书》的内容均由他自己搜集整理,胼手胝足爬罗剔抉诚为不易,因此有良史之称,后于西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病逝。

  日期:2016-02-14 14:33:30
  78
  郤正在蜀汉官爵不显,至洛阳后拜关内侯。晋泰始中,始为安阳令,泰始八年(公元272年)任巴西太守,任命他的诏书中说:“正昔在成都,颠沛守义,不违忠节,及见受用,尽心平事,有治理之绩,其以正为巴西太守。”郤正平生著述有百篇之多,《三国志》本传载其赋文一篇,后于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卒。
  李密在蜀汉历任州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等职。邓艾入蜀后,听说李密的名字,想请他为主簿,但李密并未与其见面。晋武帝立太子时欲召其为太子洗马,当时与李密相依为命的祖母已九十六岁了,于是李密写下《陈情表》,晋武帝览表后称李密孝名不虚。后李密祖母去世服丧期满,从尚书郎历任河内温县令。当时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求供给,温县吏民皆以此为患。后中山王来到温县,想要刍茭薪蒸(刍茭为干草,薪蒸为薪柴),李密以汉高祖经过沛县的故事劝谏他,自此以后诸王再经过温县时,不再烦扰温县百姓。陇西王司马子舒甚是敬重李密,而权贵却都惮其公直。后李密去官为益州大中正,又不从荀勖、张华的指使,故被贬为汉中太守。李密在太守任上只做了一年就去官,六十四岁时去世。

  巴郡文立曾被费祎辟为州从事,入为尚书郎,任费祎大将军东曹掾、尚书。蜀汉灭亡后,西晋分益州立梁州于汉中,因巴郡属梁州,故文立为梁州别驾从事,并举秀才。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任济阴太守,迁太子中庶子,后转散骑常侍,官终卫尉,为时名臣。卫尉为中两千石,“掌宫门卫士,宫中徼循事”(《后汉书�6�1百官志二》),“统武库、公车、卫士、诸冶等令,左右都候,南北东西督冶掾”(《晋书�6�1职官志》)。因此文立为蜀汉诸官员在晋朝官职最高者,且在工作中对蜀汉的旧官属多有照拂。他前后著有诗赋论颂数十篇,于咸宁末年去世。他去世以后,晋武帝因为他有怀旧之心,故特命人送其灵柩归葬于蜀,郡县为其修筑坟茔,时人都认为是很光荣的事。

  文立为散骑常侍时,因蜀汉故尚书程琼雅有德业,且与文立深交,晋武帝问起程琼的消息。文立答道:“臣至知其人,但年垂八十,禀性谦退,无复当时之望,故不以上闻耳。”程琼听说后,说道:“文立可以说是不结党的,这正是我看重他的地方。”
  因为文立上言厚待蜀汉名臣子孙,所以蜀汉官员多受其恩。汉将傅佥因在阳安关战死,司马炎特别下诏,称傅肜傅佥父子死于其主,因“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为异哉!”当时傅佥的儿子傅著、傅募已没入奚官(养马的地方)为奴,至此也被免为庶人。
  永昌郡吏吕凯在蜀汉初年曾对反叛的雍闿进行了坚决的抵御,诸葛亮南征后被提拔为云南太守,后为蛮夷所害,吕凯之子吕祥在西晋时为南夷校尉,子孙世为永昌太守,李雄破宁州时,吕祥的后代不肯归附,举郡固守。到东晋常璩写《华阳国志》时,吕家世官领郡已有三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