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对冲基金的工作经历》
第24节作者:
上班不休息 碧波海可是国家领导人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寻常人等是不方便出入的。虽然这两年也在特定的时候开放碧波海的特定的某些地方,可就算是游客,也是禁止大声喧哗的,而且这里还是住宅区,不对外开放的。
“你是吴英石?我是燕京市公丨安丨局的,依法对你进行逮捕……”
当吴英石打开大门时,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五个大盖帽(丨警丨察),正冲着他亮出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大大的三个字“逮捕令”。为首的那个丨警丨察身材高大,面色严峻,一副正色凛然的架势,让人看了就心惊胆战。
听到“逮捕”两个字眼,吴英石顿时就懵了,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冷冰冰的手铐就锁住了他的双手。同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我们已经知会了你的父亲,在未定罪之前,你还是嫌疑犯,不会受到刑讯逼供。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下面的话吴英石已经听不下去了,他只觉得浑身被抽干了力气,软绵绵地任由两名丨警丨察搀扶着,失魂落魄地上了警车。
就在一天前,在燕大南门附近的一条昏暗的小巷子口,几名丨警丨察正将一名不断叫嚣的花衫青年塞入警车,一旁还有个丨警丨察正在做笔录,几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指手画脚地比划着,旁边还有个衣衫不整的女生,只顾着哭 。
“这么说,你们并没有亲眼看见嫌犯施暴,是吗?”
等几个学生说完整个经过,做笔录的丨警丨察就是一愣,随即不解地反问道。
“不错,我们并没有看见施暴的过程。不过有受害人在这里,丨警丨察同志,你可以问她!”钟意等三人也是一愣,这才想起来,他们的确没有看到嫌犯对事主施暴。这样一来,就很难对花衫青年定罪了,他们不禁望向还在小声抽泣的受害人。
那名女生突然感觉到周围变得安静下来,不禁抬起通红的双眼四下张望,发现连同丨警丨察在内,几个人都在看着她,她心中一慌,不禁开口问道:“怎么了?”
“咳咳…这个女同学,你不要哭了,希望你能说说嫌犯对你犯罪的经过,当然了,这个笔录我们会替你保密的……”
丨警丨察脸上一红,不好意思地自嘲道。随后他脸上一正,就正气凛然地说道。
“其实,我们俩是谈朋友,并没有什么犯罪行为,丨警丨察同志,这次完全是个误会!”
让众人大吃一惊的是,这位在几分钟前还哭得死去活来的女生顿了半天,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听她话里的意思,是不想再追究这位花衫青年了。
“如果你们是男女朋友的关系,我们只能当作民事纠纷来处理。这种情况下,你要是不追究的话,我们丨警丨察一般也不会再管,你确定你想好了吗?”
挥手喝止了想要说话的几位学生,丨警丨察一脸严肃地向那位女生问道。他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不过当着几位义愤填膺的学生面前,他还是要将事情的严重性说个明白。
“是啊,你不能屈服……”
“小学妹,你可要想清楚啊……”
钟意、乌提达等人也纷纷开口劝说,他们还以为这位女生是害怕了吴英石的权势,又或者是怕自己以后会被指指点点。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和犯罪行为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几位学长,其实我不是学生……”那名女生见几人面红耳赤地劝说着,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
“那又怎么样?”钟意等人面面相觑起来,他们一时想不明白,是不是学生,和被**有什么关系?
“你的意思是……”
那名丨警丨察像是明白了什么,看着那名女同学的眼神尽是疑问,等看见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才长吐一口气,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既然是误会,那就不立案了。几位同学,谢谢你们的见义勇为,再见!”
说罢,一秒钟也不逗留,就钻进警车,一溜烟的走了。只留下钟意几人,大眼瞪小眼地留在原地,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四人遇上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事情的发展显然已经出乎了几人的预料。 就在他们还暗自发愣的时候,那个“受害”的女孩也已悄然离开,还顺带捎走了李伟的一件外套。
“先回去吧,看来晚上要尽量避免外出。”
王海洋见其他人还站在原地,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不禁开口提醒道。他胆子最小,看见匕首的时候就吓得不轻,现在连丨警丨察也脚底一抹油——溜了,他心里就更害怕了。
众人给他这么一提醒,也纷纷反应过来,现在可不是思前想后的时候,相互望了一眼之后,几人就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回到了学校。
“我要当官!我不要再做学术了,当官一样可以报效祖国!”
等几个惊魂未定的人回到宿舍后,王海洋就大声宣布道。看来今晚的事情对他的刺激很大,连一向自诩为未来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的他也感受到了校园和社会之间的不同。还没等其他人说什么,他就接着说:“兄弟们,你们还记得前几年的几个学长吗?黎志强?吴秋实?”
他说的这两人,是当时在燕大校园中风云一时的人物,年纪较大的黎志强因为成绩优异、政治性强,因此在毕业之后就留在燕大做了校青年团的书记,后来被调上了中央做书记员。
而年纪比较小的吴秋实更是一个被燕大学子狂热崇拜的人物,他来自南方一个偏僻的乡下,在16岁的时候以状元的身份进入燕大,就读于中文系,毕业的时候被评为应届优秀毕业生,本来可以留在燕京工作,但是他却主动申请前往高原工作,后来作为毕业生代表在全国议会堂发言,被中央媒体大肆报道,成为书生报国的理想典型。
和隔壁另一所著名学府一样,燕大的学生也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不过有所不同的是,隔壁学府所培养的是兢兢业业的工程师和“为祖国工作五十年”思想,而燕大则更贴近于理想主义和华夏古代士大夫“治国齐家”的情怀,而吴秋实这种人无疑是燕大学子心目中的完美典范。
“钟意,你以后想干什么?”
说到将来,几人立刻将先前的事抛诸脑后,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大都在三个领域发展,即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不管在哪一个领域,想要有所成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取得成功的依然为数不少,甚至还有牛人,能够横跨数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
就像文艺复兴科技的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在没有建立对冲基金之前,是世界级的数学家,在23岁的时候就拿到了以天才云集著称的加州伯克利的数学博士,后来分别在哈佛和mit麻省理工教授数学,在1974年的时候和华人传奇数学家陈省身一起提出了陈—西蒙斯理论,获得了“菲尔兹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