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韩信与那个时代》
第30节

作者: 经天纬地烟雨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1 23:04:52
  77节。二十一章 巨鹿之战(下)
  宋义被杀,别无选择之余,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黥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楚国新任上将军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但战果并不大。
  此时秦军围攻巨鹿甚急,赵军渐渐不支,赵将陈余又催促楚军进兵。  
  当时驻扎在巨鹿城北救赵诸军无数,但慑于秦军之威,无人敢动。陈馀曾派部将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更加不敢迎战秦军,赵国只能指望楚军的救援了。
  救人如救火。项羽亲自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渡河前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河后,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

  这便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比喻不留退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项羽这样做,是在对全军上下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
  人到了绝境总会激发出无穷的斗志,创造无限的可能。过河后就已经没有退路了的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顺势包围了王离军队。
  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团摸不着头脑,转眼间从围城的那方变成了被围的一方,攻守角色互换。对面的楚军杀气腾腾,比先前的赵军和一旁围观的燕齐各路军队更难对付。
  反观楚军,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迅速发起猛攻。个个士气振奋,越战越勇。渡河的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如下山猛虎,奋勇拼杀。沙场之上,烟尘蔽日,杀声震天。楚军将士越斗越猛,秦军也顽强抵抗,两军直杀得山摇地动,血流成河。
  经过多达九次的激烈交锋,楚军终于以少胜多,九战九捷,秦军被打得大败。
  秦将苏角奋战而亡;主将王离被俘虏,赫赫有名的将门世家终于沙场蒙羞;另外一名秦将涉间被打得走投无路,但他很有骨气,见无力回天,深感愧疚,举火自焚而死。
  此前风光无比、名义上可节制四十万大军的章邯也只能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退。
  此时,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钜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这就是成语“作壁上观”的由来。诸侯军将士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人人都惊恐不已。
  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战战兢兢,诸将无不跪着前来,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
  日期:2016-01-12 21:59:07
  78节。二十二章 章邯的抉择
  春风得意马蹄轻,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这一年,项羽二十五岁。
  这下轮到章邯为难了,巨鹿一战损失惨重,二十万边军几乎全军覆没,再打下去估计连自己手里的人马也得交代在这里了。
  无奈之下,章邯退至棘原(今日河南安阳市附近)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章邯是新败不想打,项羽是在巨鹿城下虽然获胜但也元气大伤需要休整一下,双方这种暂时的停火只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宁静。
  战事接连不利,章邯很苦闷。但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兵败的消息传回咸阳后,秦二世龙颜大怒,不断派人谴责训斥章邯。
  面对天子之怒,章邯内心感到深深地恐惧,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心知事情紧急的司马欣日夜兼程到了咸阳,却碰了一鼻子的灰。他留在司马门3天,也未能获得丞相赵高的接见,面见秦二世更加没指望了。
  长史司马欣是个无比机灵的人,见状情知已经不被朝廷信任,心里害怕,便急忙逃回军中,对他而言,偌大的咸阳城危机四伏,已经不太安全了。他怕有人来追杀,不敢走原路。事实证明他果然赌对了,赵高果然派人追杀他,没有追上。

  司马欣到了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如今仗能打赢,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免不了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章邯见派去朝廷的人不仅未能获得朝廷的理解,求得支援,反而受到猜忌和追杀,身为大将,内不容于君王,外不容于各路反秦武装,只得仰天长叹,深感天下之大,已经无处容身。
  这个时候陈余又一次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他送给章邯一封信说:“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逼得楚国迁都,一蹶不振;向北攻赵,长平之战坑杀马服君赵括所部赵国部队约四十万人,攻城略地,不可胜数,因军功而封为武安君,最后却竟然被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竟然斩于阳周。为什么呢?功劳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罗织罪名,用国法杀死他们。如今将军为秦将三年了,所损失的士卒以十万计,而诸侯军同时并起,越来越多。那个赵高一向谄谀,为时已久,眼下形势危急,也怕二世杀他,所以打算用法杀死将军,借以推卸责任,另外派人替代将军,以此来摆脱祸患。将军在外时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与你有隔阂,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况且天要亡秦,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全都知道。如今将军在内不能直言规谏,在外为即将灭亡的国家的将领,孑然孤立而想长期存在,岂不可哀!将军何不倒戈与各路诸侯联合,签订和约,共同攻秦,割地为王,南向而坐,称孤道寡;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杀,哪个比较好一些呢?”

  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章邯犹豫不决,但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暗中派军侯始成到项羽营中,想要签署和约。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终究,双方分歧太大,和约没有商妥,项羽让蒲将军昼夜领兵渡过三户津,扎营漳水南岸,与秦军交战,又一次打败了秦军。紧接着项羽率领全军士卒在纡水上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接连失败,章邯已经丧失了一开始谈判的筹码,不得不退步。
  章邯派人去见项羽,打算订立和约。项羽虽然想打,却也经过几次交战发现想要彻底无力解决章邯所部还是不太现实,加之叔父项梁和司马欣有旧(项梁曾犯事被栎阳县逮捕,项梁乃请蕲县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监狱官员司马欣,故得止息)而且联军现在人困马乏,补给困难,便召集军吏商量说:“军中粮少,想允许他签订和约。”众将几个月来,不断的征战,眼见终于可以休兵一阵,便都都说:“好。”

  项羽就与章邯订期在桓水南岸殷墟相见。已经缔结了盟约,章邯见到项羽,一副战败者的申请,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当说起赵高的种种行径,便涕泪交下,泣不成声。项羽就立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营中,使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行部队。
  巨鹿之战终于以联军的大获全胜、秦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项羽一战成名,取代章邯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将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