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刑侦恐怖小说:废墟》
第25节

作者: 王往ww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十几天前从寒江市发来的两个箱子呢?”货运公司的老板没听他解释,而是直截了当地问。
  “啊!你说那两个箱子呀——在这。”说完,他回头一指。
  孟小冬和高俊同时看见他身后用来搭桌子的那两个木箱。孟小冬对货运公司老板说:“让你的工人都出去。”
  几个工人如释重负地纷纷往门外走,高俊指着那名保管员对货运公司老板说:“他也出去。”不等货运公司老板说话,那个保管员一听说让自己也出去,便急忙慌慌张张地从屋子里挤了出去。高俊一挥手,外面有七八名丨警丨察挤进狭小的屋子,进屋便撤去了盖在两只木箱上的胶合板。货运公司的老板知趣地站在门外,他和那名保管员及几名工人伸着脖子往屋子里看。
  “打开。”
  听到孟小冬的吩咐,高俊手下的一名刑警用手里的工具撬开了其中一只木箱上面的板条,只见木箱里的上面是一张棉被。高俊走过去,他戴上白手套轻轻把被掀开,棉被的下面露出一个扎着口的大塑料袋。塑料袋是半透明的,影影绰绰里面有一具头上脚下梳着短发卷曲着的尸体。高俊回过头看了看孟小冬,似乎是在问:打开不?
  孟小冬摇了摇头没说话,然后把目光转向另一只木箱。
  另一只木箱被打开后,木箱里的上面同样是盖着一张棉被。掀开棉被,棉被的下面也是一个扎着口的大塑料袋,隐约可见塑料袋里又是一具头上脚下卷曲着的尸体,而这具尸体却梳着长发。
  短发是岳淑芳,长发是吴晓——孟小冬在心里这样想,然后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钉上吧,抬车上去。”

  走的时候,货运公司的老板也被带上了后面的一辆警车,他要同孟小冬和高俊一起回当地公丨安丨局履行扣押手续。在车里,他犹犹豫豫、试探着问身边一位认识的当地丨警丨察:“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当地丨警丨察说:“到局里办完扣押手续你就知道了。但是回来后,你最好别对你手下的人讲。”
  预告下一章:《第八章 刑场诈尸》(胆小者莫读)
  日期:2015-10-13 14:54:44
  第八章 刑场诈尸
  第一节
  罗涛、张晶晶绑架杀人案很快就侦破了,但是孟小冬显得并不是很高兴,因为这个案件与前段时间在江边发现的无名女尸没有任何关系。有时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他总是在想,不久以前在江边发现的那具无名女尸,她究竟是谁呢?看来这个罪犯真的非同一般,一定是非常狡猾。
  一般人都认为,重大的、有影响的案件,如杀人、绑架、抢劫等案件,都是复杂、难于侦破的案件;而盗窃、轻伤害等老百姓身边经常发生的这些案件,都是简单、容易侦破的——其则实不然。一个案件是简单还是复杂,是容易侦破还是难于侦破,跟案件的重大与否没有关系。有些杀人绑架案,却很容易侦破。就像罗涛、张晶晶绑架杀人案,从报案人报案到嫌疑人被抓捕归案并找到被害人的尸体,前前后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结案了。

  正常来讲,一个案件从侦查到逮捕,再从逮捕回到侦查,然后又从侦查移送到起诉,再从起诉移送到法院审判,一个完整的程序下来,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赶上“严打”,再加上案件事实清楚,那么很可能用不了一个月,全部程序就走完了。罗涛、张晶晶绑架杀人案件,侦破时正处于“严打”期间,本着快侦、快捕、快诉、快判的原则,这个案件只用了一个月,寒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以绑架罪判处罗涛、张晶晶两名被告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罗涛、张晶晶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后,不久就被驳回维持原判。而且,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省高院的院长签发了罗涛、张晶晶二人的死刑命令。

  每一个城市对罪犯执行死刑,都有几个固定的场所。寒江市最大的刑场,位于老城区军营路最北面的老军校大院的西大墙外,这个刑场主要是用于同时公开枪决十名以上死刑犯。因为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很少,所以这个刑场已经很多年不用了。
  寒江市的其他几个执行死刑的刑场,都设在火葬场内或火葬场的附近。如果是一次只执行一两名死刑犯,那么很多时候法院的行刑队干脆就在火化室的火化炉旁边对罪犯执行死刑。
  这天上午刚上班,孟小冬就接到佟连刚支队长的电话:“小冬,明天上午市中法要在西郊火葬场的刑场执行七名死刑犯。因为这次执行的人犯比较多,所以我们市局刑警支队的一大队和二大队由我带队,负责刑场内的警戒。”
  因为是第一次去刑场警戒,孟小冬便问:“那我们明天是直接去西郊,还是先到局里集合然后一起出发?”
  “明天早上七点我们准时在局里集合然后统一出发,上午执行完警戒任务,你们两个大队下午就放假半天。”
  “佟支队,我……是第一次到这种场合,你说我们场内警戒的人员距离人犯多远?”
  “距离不是很近,你跟着我在场内巡视,愿意离近你就近点,不愿意看就离远一点。”佟连刚嘴里安慰着孟小冬,其实他也是第一次,心里比孟小冬还紧张,因为这毕竟是亲眼目睹别人开枪杀人。
  第二天清晨天一亮,被羁押在寒江市看守所女监室的张晶晶便开始梳洗打扮。因为戴着死刑犯的手铐和脚镣,所以洗脸、化妆、梳头、换衣服……都由同监的几个女犯人帮着她。她换衣服的时候,两名负责看守的女警站在她身边跟她唠嗑、安慰她。其实是在监视她,以防不测。

  张晶晶本来想把过肩的长发剪一剪,但因为监区内有规定,任何人不许将刀剪一类的铁器带入监区,所以她只好听从两名女警的建议,将自己的披肩长发扎了一个马尾辫。按照老规矩,死刑犯上刑场要穿新衣服,尤其是女死刑犯,更要穿颜色鲜艳的新衣服,据说这样是为图个吉利。在国内的其他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习俗,但在中国北方却是这样。
  看着身着鲜艳的红色长袖连衣裙、扎着马尾巴、脚下一双黑色高跟鞋的张晶晶,监室里包括两名女警在内的所有女性都忍不住黯然泪下。
  看见周围同监的几个姐姐在偷偷擦眼泪,而且看管她的两名女警的眼圈也红了,十九岁的张晶晶却显得意外地冷静,她懂事地不停低声劝身边的人:“哭啥!我这是罪有应得。下辈子我不学坏,咱们姐妹还能见面。”然后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连衣裙,嘴里自言自语地说:“从小到大我就喜欢穿红裙子,可他们就是不给我买。这回好了,他们给我买的这件裙子,我只能穿今天这一天了。”
  过了一会儿,有同监的女犯人给她端来了断头饭。有一碗大米饭和两个炒菜,都是用塑料碗盛的,连吃饭的勺都是塑料的。
  张晶晶简单地吃了两口就吃不下去了。旁边一个年龄大的女犯人小心翼翼地劝她:“多吃两口,省得路上饿,一饿就冷。”
  张晶晶又勉强吃了几口,然后一边用毛巾擦嘴,一边歉意地说:“实在吃不下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