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番深刻的自我教育后,胡不归下定决心,开口说道:“你问吧!”
“那个郑雪……你认识?”
胡不归大大地松了口气。
现在,胡不归几乎能肯定,如果刚才郭子欣问出的是诸如“你爱我吗”之类的问题,自己一定会缴械投降。
“我……大概知道一点。”胡不归说。
郭子欣没有说话。
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现场的尴尬,胡不归向郭子欣讲述了郑海东案件的基本情况和胡大胖子在车上告诉自己的故事。
在谈到若晴时,胡不归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了出来。他似乎感觉这样不妥,但又觉得自己在这样纯洁的美女面前倘若有所隐瞒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他讲得很慢,尽己所能的详细一些。他感到自己从内心希望这样的谈话时间能够延长一些。是因为垂涎郭子欣的美色吗?胡不归尽力摒弃这种想法。
日期:2015-09-19 21:55
郭子欣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胡不归内心的纠结,听完胡不归的故事,她说道——
“这个若晴,我认识。”
她没有理会胡不归的尴尬,又问了胡不归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工作吗?”
胡不归摇了摇头。
低头走路的郭子欣并没有看他。她自顾自地说道:“我有一个姐姐,她以前也是这里的狱警。”
“哦!”胡不归轻声应道。他本想接茬说继承衣钵之类的客套话,但迅即反应出了其中的问题。他奇怪地问道:“以前?”
郭子欣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接着说:“妈妈从小就说我们很像。但我心里清楚,姐姐比我漂亮、比我成熟、也比我更有上进心。从小,她就是我的榜样。”
胡不归偷偷又看了一眼郭子欣,想象着她姐姐的样子。
“姐姐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她为此努力了很多年。你不知道,她第一天穿上警服的时候,是多么的幸福。”郭子欣的声音婉转动听,那带着混响的嗓音在寂静的冬夜里显得有些空灵,让人痴迷、让人陶醉。
“她工作很认真,经常加班,每次回家都匆匆忙忙。”郭子欣的声音突然有些加重,“但她每次回来的时候,都会专门陪着我,告诉我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可是,后来,姐姐越来越不开心,她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和我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有一次,她在半夜里突然回到家里,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又匆匆地走了。”
日期:2015-09-19 22:07
“三天后,姐姐被发现,她和自己的男朋友在车里……的时候被人杀了。”
郭子欣又一次停下脚步看向胡不归,微带哽咽的声音说道:“可是,你知道吗,她根本没有男朋友。”
胡不归对郭子欣的谈话完全出乎意料,他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对自己讲述这些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他想了想,只能问道:“公安调查的时候没有发现吗?”
郭子欣摇了摇头:“公安很快抓到了凶手,是一个前一天刚刚释放的犯人,她承认是自己杀了我姐姐……和那个男人,但是她当时因为抗拒抓捕已经身受重伤,第二天,就死了。”
胡不归完全没有了谈话的思路,只能绞尽脑汁的分析——虽然他知道,他所能想到的,在郭子欣看来,都是浅薄而无关痛痒的:“那个男人……你确定不是你姐姐的男朋友?”
郭子欣坚定地摇摇头。
胡不归知道自己不便多问,只得另辟蹊径:“那么,那个犯人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郭子欣苦笑一声,说:“她死得太快了,所以,一切信息都已经不得而知。”
“那你姐姐最后告诉你的故事是?”
“故事的主角,叫郑雪。她有一个女儿,叫若晴。”
郭子欣向胡不归转述了有关郑雪的故事——
日期:2015-09-19 22:32
郭子欣的姐姐第一次看见郑雪时,实在不敢相信一个女人竟然能被折磨成这个样子。
她的头发蓬乱打结,乱麻一样的纠葛到了脖颈腋下。身体肥胖浮肿,胸前是一对硕大无朋的**。囚服的领口满是呕吐的污垢,浑身上下散发出屎尿汗液混合的酸臭味,被捆绑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只能听到喉咙里发出一声一声微弱的哼哼。
一旁的同事向郭子欣的姐姐介绍道:“她叫郑雪,海州本地人。88年1月在北京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了死缓。杀的是自己的大女儿,她还有个小女儿,叫若晴。入狱后,可能是因为愧疚吧,她换上了心因性精神障碍。这是一种精神病,简单来说,就是陷入某件让自己精神痛苦的事件中不能自拔,以致精神崩溃——也就是疯了,失去了基本的自理能力。”
同事又指了指郑雪的胸部:“她的这里,做过多次丰胸手术。身体也做过多次抽脂、拉皮手术。你知道的,80年代的整容技术还有很多缺陷,所以产生了很多后遗症,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同事接着说道:“你想主动接下这个犯人,这种敬业精神还是很让我佩服的。但是你工作时间不长,真心劝你一句,这种人,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到底要不要接下这份担子,你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吧。”
郭子欣的姐姐谢过了别人的好意。她坚持着接下这个犯人。
她是一个心地纯良的女人,没有经历过太多世间的丑恶,坚信人性美好、未来可期。
治疗的过程是漫长、缓慢而极其艰难的。
郑雪的病情比想象中更加严重。她神智不清,自我保护意识却极强。
监狱医院的医生除了每天定时交代强制郑雪服用的精神类药物之外,对这个病人的康复也早已经失去了信心。
当郭子欣的姐姐第一次尝试为郑雪擦拭身体的污秽时,郑雪唯一的反应就是趁其不备一口咬向了郭子欣姐姐的手臂。
日期:2015-09-19 22:54
齿痕深入血肉,伤口痛彻心扉。郭子欣的姐姐却忍着泪水,一点一点的劝慰。
当郭子欣的姐姐第一次尝试着喂郑雪吃一些咀嚼类的食物时,郑雪将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吐回到了喂食者的脸上。
郭子欣的姐姐依旧不以为意。
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郭子欣的姐姐渐渐发觉,似乎郑雪的病情反复与每次药物服用的周期紧密相连。她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偷偷抄下了药物的名字,然后打电话向江南省一个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咨询。
“这种药物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的第一代精神类药物,用于遏制极其严重的精神疾病。药物本身就有极强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大脑智力不可逆的严重损伤。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临床反应,这种药物在20年前就明令禁止使用。”博士给出了答案,同时推荐了一些更为合理的服药建议。
郭子欣的姐姐并没有深入地考虑这个问题,她简单地将其归咎于监狱医院对药物成本的控制。为了能早日实现郑雪的康复,她作了一个非常“高尚”的决定——将医院配送的药物偷偷更换为自费购买的新型药物。
效果立竿见影。两个月后,郑雪的神志逐渐恢复,她已经能对郭子欣姐姐的声音作出反应,并表达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