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是往生门,还是聚阴地?》
第37节

作者: 光芒珠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子,看那么入神干嘛?莫非在想什么龌龊的事情?”
  章半仙粗鄙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呵呵一笑,也不解释。
  “牛鼻子,你怎么不早说,道法不显于世,害我装B失败了一次,不行,不行。我们还得继续斗法。”
  章半仙不依不挠,而老道也只能遵循了他的意愿。

  章半仙又把一截肋骨拔下,使劲的敲了敲脑袋,忽然他看到了我,随即哈哈一笑,“这样吧,本半仙也不欺负你个牛鼻子。以我高手的身份,和你比试已经是降了身份,不如我们就借体传道!”
  “借体传道!”
  老道眼中深处闪过一丝精光,盯着我。良久才道:“可以!”
  “这样的话,你要是输了,牛鼻子你也反悔不了。”章半仙指了指我,“小子,明天开始,午夜时分你就来找我学紫薇斗数。”
  “那小飞,你就在早晨四点找老道学《阴符经》吧。”
  我还没理解什么是借体传道,就被这俩人安排好了!而且老道竟是自己送上门来?还要教我学道法,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吧。还有章半仙的紫微斗数,一听名字就很高大上。啧啧,到时候我是不是要成为最厉害的天师了!

  我不知道借体传道具体是什么意思,不过根据先前的护道者和字面上的意思应该就是:借据我的身体,然后再由我的身体传播他们两家的学说,这就可以看出谁的道法更高明,更容易被世人接受。
  我猜的八九不离十,借体传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自这天启,我就开始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生活。早上三点起床,四点赶到布知道观跟老道学《阴符经》。之后又要赶去上班,未了,半夜还要随章半仙学习紫微斗数。这真是一次痛苦的经验。
  夜晚,布知道观前,一具骷髅正在用一根骷髅敲打着一个年轻男子,口头念叨:“你真笨啊,都教你两个晚上了,你怎么还记不起头顶有多少颗星星,每颗星星叫什么,还有你连最基本的观星象都不会,还想学紫微斗数,也是奇葩一朵。”

  每当凌晨,这具骷髅就会出来活动,而白天就看不见他的身影,也不知去干什么了。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我耷拉着头,背着《阴符经》。这几天老道给我的任务是每天背三百次《阴符经》,然后对着初升的朝阳吞吐吸气,我有时会想,要是来个阴天,或者是下雨天,岂不是什么都不要学了?
  这两天,让我忙不可交。一下班就是各种练习,比上高三那会还忙。
  第三天,下起了毛毛细雨……
  这几天忙得我昏头转向,我索性就住在了布知道观,这样一来我的时间还能再挤出一点来睡觉。我刚跟随章半仙数完星星,睡了一会儿,就被老道叫醒。
  “快起床,小飞,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要再睡懒觉了,要是你帮老道赢了章半仙,你那欠条就不用还了。”
  我一听,马上就来了精神,一个鲤鱼打滚,就地起床,几个瞬间就穿好衣服,也不洗漱,跟随老道出了门。
  四点的十一月,似乎还是黑夜,冷的我索索发抖。
  “好冷啊,老道,要不我们还是回屋去教我《阴符经》吧。”我只穿着一件毛衣,冷得我不要不要的。

  这时候,还下起了雨。十一月的天气,冷的冻骨,我站在道观外,不住的原地跑步热身。
  老道摸着山羊胡,也不说话,就笑着看着我。
  咦?我看,到了一点不对劲。细小的雨丝落下,竟是隔着老道的身形产生了倾斜。这蒙蒙细雨竟是没有一滴落在老道身上,他的道袍还是干净整洁。
  我揉了揉眼睛,难以相信。
  “今天老道教你道教的食气法!也就是如何让你练成法力!”
  我一听,手不抖了,精神也好了,尼玛,这是开始传绝世神功的步骤啊。我心里乐滋滋的想着。
  “符道真灵,以纸束之。分黄,蓝,紫,金四品。而贫道一脉,传承九十三代,早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能够虚空画符,这需要高深的道行才可以。”
  老道为了能让我体会的更明白,亲自动手画虚空符。

  老道也不需要纸笔,笑着用手在虚空一划,我难以见到老道接下来的动作,因为实在是太快了。
  “天气乾坤,阴阳借法。”
  “去”
  老道完成最后一笔后,轻轻一推这道闪着蓝光的符纸。然后在我好奇的眼中,这道虚空符箓炸在了远处的巨石上,紧接着轰隆一声,竟是把这石头炸成了粉碎!
  我看的震惊,可是这个时候响起了一道不适时宜的声音。

  “干嘛呢,干嘛呢,大清早的哭丧是吧,还让不让本半仙睡觉了。”
  章半仙从道观内走了出来,见老道正在传我道法,也不多看,又掉头回去准备睡觉。
  “食气者,神明不死!自古道教与练气就是一家,我传你本门的《莽枯》法,你且静下心来。”
  老道严肃,一手搭在了我的后背,又道:“法不传六耳,道不说于口。今日过后,你就是修行界的一员,要牢记这句话。”
  法不传六耳,指的是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每个人只有两只耳朵,两人就是四只,所以六耳又指第三人。而传说,天地间有一灵猴,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天下之事皆知晓,具体不可考据,六耳猕猴在洪荒中四处偷艺,故有法不传六耳一说。
  《莽枯》法由历代传人完善,延续至今,比之在东方朔手上还要强出不少。而在当世,也可以排上前几。
  我只感觉到背后有一道热流涌入,接着自后背传开,发散到四肢。这感觉真爽,还没让我舒服一下,老道又说:“记下这股热流的方向,以后你吞服朝气就如此行功。”
  有道是真传只一法,假道万万言。所以修炼之法,往往只需领门人的一句话,而后需要自己体会,再慢慢的修炼,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不敢怠慢,仔细的记下行功线路,不过也只记得十之五六。
  朝阳升起,一轮大日从天边突破了云朵,这一刻万物苏醒,一丝丝光线射进了道观,整个天地似乎在此刻明亮。
  老道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面朝旭日,这一刻的‘气’最适合吞服,记得每吞服一次大日精气,就要在夜晚吞服太阴之气,不然小心爆体而亡。”
  我第一次修炼还是很担心的,绷紧了全身,然后照着老道所说的做,不一会儿,我就感到了一丝热流,我忙引导它入体。
  不过当我把这股热流引导进身体后,我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