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亮低下了头,揉了揉有点发酸的眼睛,正待他想发动车子离开的时候,他看到两个男人从酒店里走了出来。两个人寒暄后,其中一个上了辆出租车离开了,另一个人径直向他的方向走来。
姚海亮认了出来,这个向他走过来的人是田文光,另一个人他很是面生。正在姚海亮发呆的时候,田文光已经走到了224路公交车的站点旁边。这时的姚海亮断定,田文光在这个时候坐224路公交车一定是去反贪局。小田的家在市郊,坐这个方向的车有点南辕北辙了。
当姚海亮的车子穿过车流,停在224站点旁时,一辆公交车紧贴着他的老本田停了下来。这时的小田也发现了姚海亮,他一招手,小田便上了他的车。小田一上车便说,
姚哥,心有灵犀啊,我刚想到你办公室去找你,你却来接我了。干脆,你送我回家,正好这一路上我给你说一下那张照片的事……
姚海亮知道这个老同学的厉害,很多看似没有什么用的证据到了他的手里都会变成破案的关键——没说的,这就叫技术,这就叫本事。这个时候,姚海亮特别需要的是在妻子秘照的问题上有一个结论,但他又有些害怕这个时刻的到来,
有结论了?
日期:2015-12-04 00:40
小田轻松的一笑,说,
有,当然有……
听着田文光带着超强自信感的回答,姚海亮的心猛地震颤了一下,这种震颤迅速地传到了握着方向盘的双手上。还好,他的驾驶技术相当的棒,坐在副驾驶上的小田并没有感觉到。
小田晃了晃手中的档案袋,从里面抽出了那张被姚海亮剪去了头部的秘照,便开始了长篇大论的分析,
姚哥,对于这张照片,我有七点结论。一是这张照片应该为专业的相机拍摄。至于拍摄的技术嘛,自然是没的说,出自于专业摄影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现在数码产品的普及性相当高,也不排除家庭自拍的可能。二,我对这张照片进行了技术性观察,没有发现任何被人为处理过的痕迹,也就是说,这张照片上的影像应该是真实可靠的。三、通过对周围光线及室内陈设的分析,拍摄地点应该是酒店的房间。房间里的自然光非常弱,但可以确定为日光,光线弱的原因应该是房间里挂了厚窗帘。经过光线角度分析,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是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这个基本上可以确定,没有任何的疑问。
田文光清了两声嗓子,继续说,
第四,这个女人从肤色上看,应该是亚洲人,年龄在三十二三岁。经过比例还原,这个女人的身高应该在1.66~1.69米之间,如果照片的头部没有缺损的话,身高完全可以精确地定下来……
我咨询了妇科的专家,专家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女人生产时难产,为了能顺利生产进行的侧切手术……
这时车子震了一下,田文光似乎没有注意到,而是用手点着秘照上的部位解说着,
对了,还有几个细节,那就是女人有戴过链子的明显痕迹。链子坠正反面留下了不易察觉的印记,经过放大对比分析,这条链子应该是那种一面镶有钻石的心形链坠。八卦一下,这种链子上的钻石应该不小,也就是说,这种链子不是普通人戴得起的。还有就是这个女人的嘴角右侧,应该有一颗美人痣……好了,更具体的内容我都打印了出来,你自己去看吧。
田文光把照片装进了档案袋里,放在了风挡玻璃的前面,还意味深长地补了几句,
日期:2015-12-04 01:35
老同学,咱们是铁哥们,你是了解我的,我就是一个技术狂。我对这张残缺的照片进行了修复,复原的照片有三张,都在档案袋里,仅供你参考……
说着话,田文光一下子惊叫了起来,
老哥,你干什么,怎么把车停下了,我老婆今天过生日,害死我了……
姚海亮靠在驾驶位上,紧闭双眼,象是梦呓般地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
下车吧,没油了……
田文光的每一句话都象利剑一样狠狠地刺进了姚海亮的心里。
妻子钟霞今年三十二岁,身高1.68米,嘴角也有一颗黑痣,还有那条镶嵌着钻石的项链,是自己送给妻子的。那是他在上海的一家大珠宝商那里订做的,那一条链子就花去了他两年的工资,他相信“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爱情箴言。他想让那颗每天挂在妻子胸前的钻石永远见证两个人的纯洁爱情,没想到这所谓的爱情见证今天竟然成了妻子出轨的证据。
小田是技术权威,这在整个检察系统无人不晓。
姚海亮的心如同被撕裂般的痛。他的心里矛盾交织,按照小田的说法,他的头脑中早就勾勒出了妻子的影像。不过,姚海亮的心里还是抱有一丝的希望,他伸出手,摸到了小田放在风挡玻璃前的档案袋。
他在伸进档案袋里取照片的那一刻,手一直在抖。
姚海亮把几张照片拿在了手里,不过,仅仅是在手里举着,直到几分钟后,他才猛地下决心睁开了眼睛。当姚海亮把双眼死死地盯在照片上时,他一下子绝望了,照片上的女人就是妻子,头部和自己剪掉的那张一模一样。看来,小田把照片恢复得相当成功,一些细节比原照片更清晰了。
日期:2015-12-04 01:52
往事象过电影一样在姚海亮的大脑中飞速检索,他记得妻子分娩时的场景,因为当时的情况特殊,他还被医生“特许”进了妇科的产室……
五年多前的那个秋天,农历八月十五的深夜,姚海亮带着将要做父亲的、无比喜悦的心情焦急地徘徊在产房的门外,家人们也都坐在长椅上等待着。当时,小田的妻子苏丽丽在听说了钟霞要生产的消息后,主动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值起了班。
苏丽丽也是姚海亮同一级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了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工作。中心医院是津川市最好的医院,它的前身是市人民医院,后来经过了不伦不类的股份制改革,便改名成了市中心医院。
因为妻子钟霞出身在官宦世家,父亲和爷爷都是本市的高级领导干部,她也就理所当然地住进了这里的高干病房。
产房里传出了消息,说钟霞有些难产,但又拒绝做剖腹手术。正在家人们焦急的时候,苏丽丽喊姚海亮,
姚哥,专家会诊过了,让你进来配合一下,这样,嫂子的生产能顺利一些……
姚海亮走进产室的时候,看见妻子仰卧在产床上,满头大汗,身上也象是刚冲完澡一样。看到他走进来的时候,妻子似乎还有一丝的羞涩,故意把头扭向了一边。
院里为了准备这次接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一个副院长,妇产科的主任,副主任,还有本市医学院的三名专家以及从省人民医院请来的两名妇科专家。具体负责助产的是妇产科的主任,苏丽丽和那个副主任干起了护士的活,几个专家肃立在一边,密切注意着产妇的变化……
苏丽丽把专家们的意见向姚海亮进行了简单的说明。他有些紧张,苏丽丽说了两遍他才听明白。苏丽丽在说完后还把他的手放在了妻子的手上,姚海亮明白了,专家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妻子焦躁的情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