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小叶》
第30节

作者: 馒头老妖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记得,可能是棉毛衫吧……”我一下子恍然大悟,“那么冷的天,死者在屋子里没有理由只穿内衣的,除非是她已经准备睡觉了!”
  “对咯,看来你进步很快。把这些情况都攒在一起,综合考虑,你的结论是什么?”师父平静的说道。
  “情杀,而且这个凶手很可能就是死者的情人。”我毫不犹豫的说出了答案。
  到吃晚饭的时候,痕检的兄弟辛苦一天总算出了结果,而且是令我们非常惊喜的结果:在现场厨房提取到的碎碗片中,有3片上检出了一枚完整的可疑指纹、两个不完整的可疑指纹,经和死者家中提取到的指纹、和两名女店员的指纹分别比对,均不匹配。考虑到饭碗一般是每天都会洗涤一遍,而且通常的顾客不太可能进入超市自己的小厨房,这三枚指纹显然很可能就是属于凶手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找到了嫌疑人,一旦比对指纹成功,这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
  另外,在现场的灰烬中,痕检的兄弟查出了汽油的成分,初步判定为90号汽油。这种汽油,是用在汽车和摩托车上的,在火灾现场不应该有,所以也肯定了此案系人为纵火而非意外失火。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找到这个嫌疑人了。

  师父似乎有意想考验我,一直没吭气,就等我拿出侦查方案来。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我们之前的猜测正确,嫌疑人是深更半夜来和死者秘密约会,则两人很可能有过事先沟通,可以向两名女店员打听此事,是否听说过有某人与死者有较为暧昧的关系。但师父提醒说,这一点很可能没有结果,毕竟这种事情本来也见不得光。
  然后,我忽然想起来,汽油这玩意很显然是嫌疑人用某种方式带到现场的。什么方式呢?如果是预谋杀人,则可能是用某个容器带着;但如果是临时起意,那他搞到汽油最可能的方式,就是从一辆摩托车或汽车的油箱里取出来。对于普通人而言,特别是在刚刚杀人之后,恐怕没有胆量去别人的车里偷窃汽油,很可能是从自己的车里取。那么,有一点可以推测出来:那个人并不住在楼临街,甚至也不是住在附近的地方,必须开车或者骑车过来,也许附近就会有目击者看到深夜有车来去过。

  这一点,师父倒是非常认同。但他说的却是:“能想到交通工具,嗯,还不错。再想想,还有什么能想到的方向?”
  我抱着脑袋冥思苦想起来。没错,通讯工具,我怎么把这个给漏掉了。据死者家人说,她有一部手机。那么,如果要与这个地下情人约会,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来之前先通个电话或发条短信了。我立即提出来,去镇上移动营业厅提取死者生前的通话记录,最后一个电话的主人弄不好就是嫌疑人。
  “很好,这才是刑警应该有的思路。”师父点点头,“找内勤打个证明,我来找领导盖章。”
  “是!”
  “回来,”师父又恢复了那种平静若水的神态,“夸你一句你就翘尾巴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物证,你居然给我漏了啊!”
  “呃……”我挠了挠头,“啊,师父你是说那个金手链!”
  “对。”师父简洁的点点头,“拍个照片,查查它的来龙去脉。从我跟她(死者)老公的接触来看,他不像是个出手大方的人,对老婆似乎也很小气,未必肯买那么贵的首饰。而且那个首饰看起来很新,死者又已经结婚4年了,不像是嫁妆,所以里头弄不好大有文章哩。”

  “嗯!”
  拿着分局签发的协查通知书,镇上营业厅的工作人员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很快调出了死者在死前一个月内打出、打入的所有通话记录与短信清单。然后,我和小汤拿着清单一一核对,排除掉了绝大部分号码,比如死者的丈夫、死者家里的固定电话、某某供应商等等,圈出了一个非常可疑的手机号码。
  首先,这个号码,与死者的来往很密切,甚至超过了死者与其丈夫的频率,连续好多天都是短信你来我往,通话也更像是在煲粥,常常一个电话打出一二十分钟;而这个号码,问了死者的亲属和那两个店员,都毫无印象。
  第二,通过归属地查询,我们发现它并不在本镇,而是在十五公里之外的吉克镇,这样的路程,与我们心目中凶手骑车来往的假设正好吻合。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号码在案发当天的下午多次与死者联络,最后一次电话来往是死者打给它的,通话时长不到1分钟,时间是当天的19:15。那么,为什么平时聊得如此投机的两个人,那天却匆匆挂断了电话呢?一种可能,是对方不便接电话,而另一种可能,正如师父所言,很可能就是一个非常简短的对话:“你几点过来?出门了吗?”“嗯,我已经出门了,大概一会儿之后就到。”“好的,路上注意啊安全哦。”

  在有了这个号码的线索后,我们非常激动,立即驱车跑到了吉克镇去。只可惜,当时的移动电话管理还没有今天这样规范,手机卡很多都不是实名制的,这个号码的主人也并未登记真实资料。我还不死心,请营业员调出了它的通话记录。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号码只跟一个号码有过电话、短信往来,那就是死者的号码。换句话说,似乎这个号码的主人,买了这张手机卡,就专门是为了和死者联络的。几次充值记录,居然也不是到营业厅柜台,而是街头随处可以买到的的不记名充值卡完成的,完全没法追查。

  我当时愣了近一分钟,完全没法想到这样的结果。当时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天啊,这个人的反侦察意识太强了,半年多前开的卡,就想到了为昨天的作案不留下证据,这个是个狠角色。然而,我很快意识到,我这完全是高估了他。另外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此人已有家室,之所以特意用一张手机卡来联系死者,不过是为了害怕被老婆查通话记录。那么,说明我们之前猜想的侦查方向完全合理,这就是一起简单的因为婚外情引发的杀人焚尸案件。

  既然通讯工具的这条路走不通,那剩下的就是手镯的路子了。
  我们拿着手链的照片,在果壳镇上的金店四处打听,可店家都纷纷摇头。我们郁闷不已的向师父做了汇报,师父皱着眉头想了一分钟,啪的拍了一下桌子:
  “知道了,去吉克镇的金店查吧,一准在那儿。”
  在吉克镇上,我和小汤(哎呀,都忘记说了,小汤是个女警,那年刚分到我们中队,一口一个师兄的小姑娘)开着车,拿着照片一家一家的问过去。当这么跑了一个多钟头时,幸运终于降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