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海之眼——04年成都北门某养老院“鬼尸案”真相笔录》
第45节

作者: 鬼吹鬼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9 10:25:00
  陶八公说,其实那本书上对此事的描述,只有寥寥数句。
  说的是唐朝某年,长安城来了个病人,他是被一队商队从西域大沙漠里头带过来的,他的病很古怪,浑身上下长满黑色小斑点,而斑点形状,就像某种文字。
  后来,就找了个医生看,一个月后,病人死亡。
  临死前,病人告诉那医生,说他来自遥远西方一个叫火胎国的国家,但他的祖上,是汉人后裔。
  医生就问,你祖上是哪个,是何朝代之人。
  他说,他祖上是一千多年前,跟随一个叫“徐公”的人,从你们中原,万里迢迢跑到火胎国去的,而目的,据说是为了寻找一个遗失的圣物。
  医生就问,寻找啥子。
  那人摇摇头,说他也不晓得。
  然后,他撂下最后一句话,说他身上这个病,就来自那个“圣物”。
  说完他就死了。
  这个,就是“鬼沉”在世上的首次现身。

  陶八公说到这儿,有个人就问,说“火胎国”是啥子国家,咋个听逑都没听说。
  陈宝珠说,她曾经查过资料,很奇怪,在所有史料里头都没找到这三个字,所以她估计,要么是翻译问题,要么,这个事情,啥子他们祖先是徐福之类,就是完全杜撰的,这么写的目的,只是为了显得这种怪病更加神秘。
  陶八公听了,明显不高兴,说珠珠你莫乱说,那本书是他们兼山祖师爷亲自所写,咋个可能乱编?
  陈宝珠没吭声。
  有人就问,那个兼山祖师爷,就是那个姓黄的道士?
  陶八公肃然说,对头,他姓黄,单名一个裳,号兼山道长。

  那人接到问,说他也是我们古锣乡人?
  陶八公摇头,说祖师爷其实是广元人,四十岁那年,在巴中一座山上成道。
  那人又问,他既然在巴中,咋个那本书跑到你们古锣陶家来了?
  陶八公回答,说他们陶家有个前辈,是黄裳门人,机缘巧合,得到这本《黄裳九图》,所以后来整个陶家都拜其为祖师爷。

  闻听此言,大家肃然起敬。
  过了一会儿,有人就问,那关于“鬼沉”的第二次记载喃?
  陶八公说,烧了。
  大家不解,问,啥子烧了?

  陶八公说,记录第二次的那页,被烧了一个黑窟窿,感觉像是有人手持桐油灯看,结果火油落下,活生生烧出一个洞。
  不过还好,陶八公说,关于第三次,还没被烧掉。
  顿了顿,他说,那个第三次,就有点二不挂五,说实话,他都觉得是聊斋故事。
  有人就说,八公公你莫吊我们胃口,说了啥子?
  陶八公抽了口叶子烟。

  然后说,第三次,是关于一具元朝女尸。
  日期:2016-01-19 11:01:00
  说的是,元朝某年,在湖北巴东,突然来了一支朝廷军队,他们秘密进入长江边边一座大山,从山里头某处挖出一具黑棺。
  挖出来后,他们开棺看了一眼,匆匆合上,然后一把火,连人带棺,烧得精溜光。
  而焚烧此棺得原因,他们解释,是棺材里头是一具蒙古女人尸体,而尸体身上,存在一种很邪恶的怪病,焚烧棺材,就是为了不让怪病流出来害人。
  至于女尸身份,就没人知晓。
  而那种怪病,据某个参与此事的兵兵说,根据他当日所见,女尸身上形状,就是传说中的“鬼沉”。
  这故事里头,陶八公说,他之所以觉得像摆聊斋,是因为几个悬吊吊的问题。
  第一就是,一个蒙古女人的棺材,咋个突然埋到湖北的长江边边来了?
  第二呢,就算那个女人生前得了这种怪病,人都死了,身上的病自然也会消亡,哪里还需要再放把火烧棺?
  第三最奇怪,就算焚烧棺材,咋个会派一支军队来,不是大惊小怪?
  陶八公说完,旁边很多人都点头,说就是嘎,就是像在摆悬龙门阵。
  旁边,陈宝珠忽然说,其实,还有第四点很怪。
  陶八公问,哪点?
  陈宝珠说,时间。
  陶八公不解,说,啷子时间,挖棺材的时间,还是烧棺材的时间?
  陈宝珠摇头,说,不是书里头记录的时间,而是写这本书的时间。
  陶八公愣住。

  陈宝珠轻笑一声,说,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这本《黄裳九图》,憋憋不是黄裳本人写的。
  陶八公急了,说,你说清楚!
  陈宝珠拍了拍陶八公肩膀,说八公公莫急。
  顿了顿,她又说,其实这个漏洞很显眼,只是,你们一直没注意。
  日期:2016-01-19 12:15:00

  有人就问,啥子漏洞。
  陈宝珠说,其实说出来,太简单了。
  顿了顿,她说,就是朝代问题。刚才八外公说,那具女尸,是元朝女尸,是不是。
  好几个人回答,是呀。
  那就不对。陈宝珠说,根据她去查,黄裳,是南宋人。
  有个人一拍大腿,说,对头嘎,一个南宋时候的人,啷子会记录元朝时候的事情?
  陶八公不吭声了。
  秦老师哈哈一笑,说管他哪个写的,但是,这种叫“鬼沉”的怪病,至少是真的,而且,按照书上的办法,珠珠她老汉儿,硬是拿给陶八叔治好了,这就管用了噻。
  有人就朝屋里头一指,问,那里头那个女娃子喃?

  秦老师哈哈一笑,说其他不说,第一次看见那个女娃子,要死不活的,刚才看了一下,至少能说话了,而且脸上也有了血色,看来效果很巴适。
  大家就纷纷说恭维话,说还是八公公凶,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云云。
  陶八公闷头抽烟,不吭声。
  这时灶房头那个女人走出去,说吃夜饭了。
  于是大家纷纷起立,走进堂屋。
  堂屋里头,摆了一大桌子菜。
  陶八公被请到首座,其余人依次坐下。
  陈宝珠走过来,看了看宋丽,轻轻喊她一声。

  宋丽无力应了一句,又翻过去睡。
  陈宝珠扶起她,扶到后头床上睡觉。
  然后走到我床边,问我饿不饿。
  我说,都想吃人了,你说饿不饿?
  陈宝珠轻笑一声,把我扶起来,在背后垫了一个枕头,然后到堂屋,舀了一大碗白米饭,上面胡乱捻了几根油菜,几坨红罗布,一块鸡骨头。
  “各人吃。”她说。
  我捧起碗,吃了一口。
  这时陈宝珠身上手机响。
  她拿起一看:“万金。”
  边说边打开手机,走到门边接听。
  只听她低声嗯嗯几声,然后,她匆匆过来。
  “我过去一下。”她脸色凝重。
  我一愣:“去哪儿?”
  “那个啥子唐三藏家。”
  “去哪儿爪子?”
  “发现个人。”
  “哪个?”
  “你猜都猜不到。”陈宝珠古怪一笑:“那个上海人,酒糟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