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皇出山》
第5节

作者: 玉林风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战士们钻出林子后看见不足百米的目标了。“圣德大皇帝”听见声音回头一看,忙踢下几个石头,险些砸到战士。连长怕再死人,下令开麻丨醉丨枪。麻丨醉丨枪可不象步枪那么好打,距离偏远了,风又大,连着两枪都落空了。只剩下最后一枚麻丨醉丨弹了,战士瞄了又瞄,下不定决心。“打呀”连长催道。战士很狠狠心扣动扳机,可惜还是打偏了。这时“圣德大皇帝”已经爬过滚石群,眼看又要进林子了。连长一着急,抬起手枪连发数枪,也有战士用步枪打。目标好象中弹,但已经消失在林子了。

  战士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过滚石坡,在林子的边上发现了一滩血。忽然,目标逃跑方向传来枪声,大家不顾疲劳,打起精神继续追。这里已经是山顶了,地势平坦,林子也窄,连长们很快就穿了过去。一出林子,就赫然见到我们的“圣德大皇帝”正利用一块巨石做掩体和守在那的战士做周旋呢。
  原来守在南面山冈和瀑布顶的三位战士,一位猎人看到信号弹和旗语后,就向西南角靠拢。可说是西南角,弯弯曲曲也有数百米长度,地形复杂、巨石星罗棋布,不能一目了然,如果要快速穿过这几十米宽度的地带,就凭三四个人是很难发现的。亏得他们听见枪声提前就位,和腿部受伤的“圣德大皇帝”撞个正着。可他还不愿束手就擒,扔石头还击。战士们用枪把他逼到巨石后,正包抄过来准备生擒。

  “圣德大皇帝”听见动静回头一看,几米开外,四五杆枪已经瞄准了他。
  完了,一切都完了。他长叹一口气,闭上了眼睛,高度兴奋的身体顿时松软下来。

  日期:2016-01-03 08:15:38
  第四章、报恩寺的和尚们
  报恩寺的古樟树下,六七个年逾古稀的老和尚正席地盘膝,参禅打坐。居中一位略显清瘦,气质脱俗,很有些高僧风范。他正是这报恩寺的方丈大师,法号了然。此时他双目微闭,似已入定。周围是他的几个师弟,或者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者只是发呆,或者真的睡着了。
  “师傅,师叔,出大新闻了!”
  突然,两个少年和尚气喘吁吁地冲进院门。
  除了方丈,其余几个老和尚都赶忙站了起来。

  “圆慧,圆真,快说,出什么事了?”
  “大新闻,大…..新闻!”那圆真长得憨头憨脑,一看就是老实人,此时因为兴奋,也因为气喘得厉害,竟说不出话来。
  “快说呀怎么回事?”老和尚们连连催着。也难怪,出家并不是他们的本心,天天跟着师兄诵经礼佛,参禅打坐,简直无聊透顶。这穷乡僻壤出了什么新闻,还不赶忙打听。
  “你们参的甚么禅?乱哄哄的成何体统!”了然这才徐徐地睁开眼,目光熠熠,扫视着众僧。立刻鸦雀无声,看得出了然的绝对权威。
  这下圆慧和圆真都不知该如何是好,吐着舌头低头不语。
  “圆慧,你说,出什么事了。”

  嘿嘿,老衲其实也想听听新闻,只不过比你们有定力罢了!了然心中暗笑。
  “是,师傅。”圆慧双手合十,上前一步。和圆真的木讷形成强大反差的是,这圆慧相貌俊秀,体格伟岸,目光中透着狡黠。
  “师傅,你还记得两年前李木匠的儿子被狼叼走的事么?”
  “记得。”
  “这个小孩今天被救回来了!”
  什么?真的吗?什么时候?老和尚们又嚷嚷起来。
  “是李老头进山采中药发现的,前两天带着一队解放军去就回来的,还抓了个野人,还打死了很多狼,我大概数了数,至少不下三十只!”
  “在哪里?”

  “就在村委会门口!要看赶快去,迟了那些解放军可能要把野人带走了!”
  日期:2016-01-03 09:39:17
  老和尚们一听,就簇拥着去看热闹。一个戴眼睛的老和尚出了院门又折了回来:“师长,去看看吧!”
  “了尘,你去看看吧,看看是不是齐营长。”
  “是。”了尘默默地退下。
  了然闭上了眼睛,思绪飞回了那个属于他的峥嵘岁月。
  50年前,他叫孙正锡,父亲是本县首富。那时的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不知倾倒过多少美少女。正当他打算赴巴黎留学时,抗战爆发了。满怀愤懑的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川军。两年后回乡招了一百多兵,提为营长,奔赴抗日前线,归到阎锡山麾下,参加过凇沪会战和长沙会战,频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已经做到了师长。但随着“党国”的衰败,他的命运也从辉煌的顶峰一落千丈。

  淮海战役中被俘,坐了几年牢,终究因为抗战有功,获特赦提前释放。回到家里才知道,父母俱亡,妻子两年没有他的消息,带着儿女跟着娘家人逃到了台湾。孙正锡一时万念俱灰,在这报恩寺削发为僧。老方丈敬了然是个英雄,悟性又高,非寺中寻常僧人可及,不到两年就把衣钵传给了他,自己专心参禅直至圆寂。

  这报恩寺本是南朝梁国皇室后裔为避难而建,地处三省交界、多民族混居的偏隅之地,向来不是中原皇权的覆盖范围。历代僧人中多有避难者,所以历来和主流的寺庙及佛教团体没什么交流,和本地其余的喇嘛寺也从不来往。当初为建寺运材料修了一段路,一千多年来也造福着附近的村庄,经济条件比那些不通路的山村要强得多。但终究是处在偏僻的落后地区,这庙的建筑规模虽不小,香火却一向微薄得可怜。如今年久失修,许多建筑都倒塌了。亏得先辈们在周围攒下二三十亩肥田,寺里的僧人主要以此为生。解放后,土改和人民公社运动风风火火,也因为地理的因素,报恩寺没有受到波及,了然也得以过几年悠闲的日子。

  坏就坏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这一年的饥荒特别厉害,饿死人的事也时有发生。村里就有人开始眼红寺里的积粮。了然到也大方,取出很多粮接济大家,事情暂时平息。可是,当年他从本县招去的一百多人很多都成了他的亲信部下,那些活着回到家乡的也基本都过得不顺心,遇到饥荒就有十几个人来寺中投奔他,哪怕喝碗粥也比在家里强,了然是撵都撵不走。这下麻烦来了,一群武夫聚在一起,说话难免出格,有些反动的话就穿到好事者耳里,就有人去政府告状。这还得了!眼下正是阶级斗争为纲,你们这些前国民党的旧官兵成天聚在一起,莫不是要造反?于是层层上报。

  终于有一天,来了几辆军车,把这寺中的人,不管是不是和尚,一股脑管制起来,了然等几个“匪首”更是五花大绑推上军车带走了。车子一直开到市里,进了一个环境幽僻的大院,里面到处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那时候,西南匪患基本已肃清,军方的一些侦查机构仍未撤销,但工作任务已经很轻了。公丨安丨部门为减轻工作压力,往往把一些可能牵涉匪患的案子转给军方的侦查机构,他们闲着也闲着,很乐意接手这类案子。

  大家立刻被分开关押和审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