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36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13 11:49:52
  在北部和中原区域齐国都处于全面劣势,当孟尝君的眼光转到南部区域,也就是棋盘的下部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一块齐国势力占优势的地方。这里有两个国家,除了齐国的盟友楚国之外,还有一个越国,越国只是个千乘之国,实力和楚国不是一个量级的,它是秦国棋子中最弱的一个,而且越国被齐楚完全封锁在东南方的角落里,和其他的秦国棋子远远隔离开,它在棋盘上的位置是一颗孤立的死棋,比同样偏处一隅的燕国都要更孤立一些。燕国和其他秦国棋子也是隔离开的,但是燕国和邻国赵国关系良好,把燕昭王扶上君主宝座的是赵武灵王。显而易见,秦国所有棋子当中最容易被齐楚吃掉的一颗是越国,孟尝君拿它先开刀是最合适的。

  且慢,越国也知道自己处境很危险,在秦武王即位的时候,它派出使者到秦国请求通婚,希望秦国能够象保护燕国一样保护越国,这样就在秦武王的脑袋里建立起了越国是本方棋子的清晰概念。如果齐楚对越国动手,可以肯定马上就会引起秦国的不满和警觉。还有,在地理上进攻和占领越国更方便的不是齐国,是楚国,而楚国在丹阳-濮水之战中的损失比齐国更大一些,它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实力,所以,孟尝君认为,对越国动手的时机还没有来临,现在能做的事情只是耐心等待。

  日期:2015-04-13 22:37:01
  把棋盘上各个区域的形势综合在一起分析,孟尝君得出的总的结论是,秦国的国力基础已经超过齐国,而且它的发展趋势也比齐国更好。张仪不在了,秦武王的下棋思路和张仪不同,但是张仪留下的那些棋子全部都还在,相比秦国,齐楚在各方面的劣势都相当大,这一点没有改变。各国对齐国的态度都比较明确,也比较固定,齐国缺乏通过对外采取军事行动或者外交行动的方式来改善处境的空间。齐楚现在的最佳应对措施是默不作声,韬光养晦,不和外界发生接触,从秦武王的视线里消失掉,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的恢复在战争中受损的实力,同时,也等待秦武王犯错误。秦武王上台后做出的第一个决策就证明他是一个会犯错误的人,孟尝君有理由指望他犯更多的错误,而秦国的每一个错误对齐国来说都是一次机会。

  有一件事孟尝君不知道,秦武王上台以来实际上已经犯了不止一个错误。除了中止张仪的战略,改变秦惠王时代的基本对外政策以外,他还犯了另外一个错误,他把张仪和魏章撤职,赶出秦国。这种做法等于把秦惠王时代的基本对内政策也改变了,这个秦惠王时代的基本对内政策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扶持魏系外戚势力,打压楚系外戚势力。
  日期:2015-04-15 21:59:42
  秦惠王嘴巴上不说,但在心里面,他对楚系外戚的崛起深感忧虑,因为他认为,这个政治集团具有的力量是潜在的,却也是强大的,强大到足以对秦国王权形成威胁,他们继承了东方国家重视血缘家族的传统,在政治斗争中非常团结一心,而秦国的官员和贵族,包括赢氏王族在内都没有这一传统,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习惯是单打独斗,个人的力量怎么能斗的过家族的集体力量呢?
  麻烦的地方在于,楚系外戚的行为方式很聪明,一直以来他们只是专注的在秦国统治阶层中拓宽人脉关系,打牢权力基础,但从来不急着去担任那些位高权重的官职,更不会做任何让人觉得他们想夺权的动作,秦惠王连他们的一点把柄都找不到。
  日期:2015-04-16 21:04:02

  这就是为什么秦惠王自始至终都很不喜欢楚国,张仪在战略计划中把楚国列为打击目标他立刻就表示同意,尽管当时的秦楚关系还是很亲密的姻亲之国。宣太后早年被称为芈八子,芈是楚国的国姓,必须是楚王直系近亲才有资格姓这个姓,旁系亲属的姓只能取另外的姓,比如昭,屈,景之类,所以,宣太后在楚国应该是个身份很高贵的王族直系成员。而嫁给秦惠王之后,她被封为八子,按照秦国后宫制度,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子排在第五等,和第一等的王后之间差着四个等级,秦惠王只给她八子的名份,显得有些偏低了。

  秦惠王又把芈八子的儿子公子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王送到远方的燕国做人质,他还展开反对楚国的舆论宣传,战略决战开始之前,他在好几个地方举行巫术仪式诅咒楚国。但秦惠王嫌这些办法都不够有力,为了对付楚系外戚,他的最重要措施是,大力扶持起一个新的,来自魏国的外戚势力,用家族来牵制家族。两任王后,惠王后和武王后都是魏国人,大将军魏章是魏国人,凭借丹阳-濮水之战中立下的功劳,他在秦国军队里的地位提升的很快,几乎追上了宿将樗里疾。再加上丞相张仪也是魏国人,这些人占据着宫廷,政府和军队的最高位置,他们组合成一个看起来势力非常庞大的魏系外戚政治集团。

  日期:2015-04-16 22:08:58
  魏系外戚立足于秦国的时间很短,他们在秦国的根基远不如楚系外戚深厚,只能算是暴发户,所以必须给他们巨大的权力才能让他们现在就担当起对抗楚系外戚的重任。秦惠王的想法大概是,和楚国变成敌对和交战的关系后,两国不再通婚,楚系外戚的人员补充渠道被切断,只要在魏系外戚的阻挡下,他们两代人之内夺不了权,这个政治势力就会自然的消亡。
  秦惠王没有想到,他前脚刚去世,后脚秦武王就把他苦心营造的格局给破坏掉。秦武王没有看到楚系外戚的潜在威胁,他被他所看到的,魏系外戚表面上拥有的巨大权力吓坏了。秦惠王希望魏系外戚能够在宫廷,政府,军队等各个领域对楚系外戚进行全面阻击,而魏系外戚还没有来得及发挥这些作用,张仪,魏章就被秦武王赶走,他们在政府和军队中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只剩下宫廷当中的力量还比较完整,他们已经不是楚系外戚的对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