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之威征八方--蒙古帝国最远都征服到那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第60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25 07:14:54
  一次西征之斗士扎兰丁三
  扎兰丁正为自己取得的胜利兴奋,但是一件小事,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啥事呢?事不大,但是后果很严重.问题出在他舅姥爷身上.这不是打了胜仗么,大家纷纷抢夺战利品,这时候额明灭里和阿格剌黑同时相中了一匹战马.
  很多人会不屑,不就是一匹马么,他俩至于么?在那个时代,绝对至于,在当时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绝对超过现在车在我们心中的地位.而且这匹马绝对不是一匹普通的马,估计是很骏美,相当于现在的兰博基尼,法拉利或者保时捷,俩人谁也不肯让步.额明灭里一冲动就抽了阿格剌黑一鞭子,而且是抽在了头上.这事可就闹大了.
  闹到扎兰丁那里,扎兰丁也没啥办法,这额明灭里是自己的舅老爷兼老丈人,他们康里人连他老爸的帐都不买,你说他敢对他们乱指责么.但是你不给个公道,人家阿格剌黑也不满啊,结果阿格剌黑趁黑夜,带着自己的部众走了,临走还撺掇古儿人阿匝木灭里也走了.这俩人对扎兰丁很失望,作为一个领导,公平,公正很重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扎兰丁的政治能力是他的短板,这在以后还会不断的表现出来.
  阿格剌黑极其所部是扎兰丁集团里人数最多,最有战斗力的,他们一走,古儿人一走,就剩下他舅姥爷的两万多人,这扎兰丁可就没了本钱了,手里也没什么牌可以和成吉思汗打了.他也极力劝说其他两部留下来,但是人家去意已决.

  这手里没兵,仗还怎么打,赶紧回哥疾宁在想办法.在说这失吉忽秃忽,带着残兵败将回到成吉思汗面前,成吉思汗表现的很冷静,没有气急败坏,没有怨声责骂.他镇定的说:"以前失吉忽秃忽习惯了打胜仗,没有经历过挫败,以后应该谨慎啊."成吉思汗这种态度和金国对失败将领的宽容不一样,因为成吉思汗是有信心和能力在挽回败局的.而金朝则是一味的没原则的宽容原谅,成吉思汗这种做法,是要自己承担起责任,这样更能激发下属的感激之情.

  另外失吉忽秃忽名义上是成吉思汗的干弟弟,实际上有一种说法,是,他是勃儿帖领养的,成吉思汗一直把他当儿子看.成吉思汗表面上的冷静是给所有蒙古官兵看的实际上他已经愤怒到极点,率大军以急行军的方式向哥疾宁挺近,急行军一般只适合小股部队,这种十几万的部队要急行军那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急到什么程度呢?黑白行军,不得停留,连饭都不许做.在路过八里湾战场的时候,成吉思汗听了当时具体布阵和战斗情况,他指责了失吉忽秃忽的用兵不足.然后继续向哥疾宁进发.但是赶到哥疾宁的时候,扎兰丁已经撤走,而且已经走了两周了.

  扎兰丁虽然勇武彪悍,但是不是莽夫,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实力没法跟蒙古人拼,不如逃向印度,以求后续发展.哥疾宁人没有反抗,也没有实力反抗,他们不比河中和呼罗珊地区的大城市,虽然是阿富汗的中心城市,人口不多,城市也小.成吉思汗留下一个镇守,接着率大军追击扎兰丁,他很清楚,一旦扎兰丁逃到印度,那就很难在抓住他了.
  在印度河边上,成吉思汗大军追上了扎兰丁.,具体位置呢应该是今天巴基斯坦的加拉巴格附近.既然前面是河,那么成吉思汗就把部队布成弓背的形状,团团围住扎兰丁所部.扎兰丁没想到蒙古大军来的这么迅速,一时竟来不及渡河.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和速度啊,恐怕只有后来的德军机械化部队可以媲美.
  天一亮成吉思汗就下令全面进攻.扎兰丁没有胆怯,你可以质疑他的别的能力,但是他绝对是一名勇士.他上马带头杀入敌阵,从左边杀到右边,从右边杀到左边,一时无人能敌,但是他的舅姥爷可没有他的战斗力,额明灭里所在的右翼已经死伤大半,他可不想在这玩命,转马向白沙瓦方向逃,但是在半路被蒙古军追上杀了.
  扎兰丁虽然左突右杀,但是孤掌难鸣.蒙古人不会被他的勇武吓到,反而包围圈越缩越窄.这场面又让人想到了长坂坡的赵子龙,虽然扎兰丁没有赵子龙那么七进七出,但是有一点很像就是成吉思汗也下令必须抓活的,如果此时放箭,恐怕再有几个扎兰丁也没命了.
  日期:2014-04-26 06:50:52
  此时扎兰丁身边只剩下七百多人,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回过头换了一匹马接着有冲进敌阵,速度之快让蒙古人难以防备.他杀退了多次蒙古军的进逼,但是就是突围不出去.最后双方战斗到中午,他感觉到自己力量已经用尽,开始绝望了,他回到妻子孩子身旁,眼含热泪的向他们告别,这可能是扎兰丁这辈子感觉最无力的时刻.
  之后扎兰丁最后冲向围兵,杀退后,忽然回马,冲向印度河,一边脱掉胸甲,从岸边二十尺的地方跃马跳进了印度河,所有蒙古人被这景象惊呆了,成吉思汗也打马冲到岸边,有一些蒙古兵也要下水追,但是成吉思汗拦住了他们,这一上午的战斗和扎兰丁的这纵马一跃,让他震撼了.
  他转过头,对察合台为首的几个儿子说:"为父者应有这样的儿子啊,他将是无数伟绩和无数风波的制造者,谁又能不重视他."
  岸上剩下的扎兰丁的部下也都纷纷投河向对岸游,蒙古人用弓箭射杀他们,大多被射死在河中,一时河水都被染红了,扎兰丁的妻子儿女,男的无论大小全部被杀死抛尸荒野,喂乌鸦了,女性被集中起来跟秃尔罕一起送往蒙古大本营.
  扎兰丁逃亡出来也带了很多财宝,但是都被他沉到河里,蒙古人打捞出来一些.成吉思汗本来也想过河,但是有史书记载,当时当地的气候极其炎热,他们这场战役的时间是1211年的8月至九月,那正是夏天最酷热的时候,别说印度地区,就是北方这功夫也是酷热难耐啊,这样的气候,蒙古人极不适应,很多人得病,热了还想喝水,但是河水都是热的,这样条件可是蒙古人致命的.
  据说当时成吉思汗还是下定决心要渡河,很可能是想连印度地区一块征服算了,搂草打兔子一就手.但是此时河里突然出现一只怪兽.长的像鹿,但是是马尾,绿色,头上有一只角,而且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着什么,成吉思汗感觉挺奇怪,赶忙叫来耶律楚材,问这是什么动物.在说些什么。
  耶律楚材看后说:"此兽叫角端,会多国语言,是恶杀之象.今大军已经西征四年了啊,可能上天看我们杀人太多,派它来警告我们,大汗您有慈悲之心,饶过这些国家人的性命那真是无疆之福啊,刚才此兽嘴里说的就是你们宜早回."
  成吉思汗是很信奉神灵的,他把耶律楚材带在身边,就是让他占卜,在刚发兵进入花剌子模的时候,天突然降大雪,成吉思汗很震惊,这样不是下雪的季节啊,怎么下雪了?这是长生天给的什么警示?赶紧叫来耶律楚材,他算了一下说;没问题,尽管进军一定会大破花剌子模,结果应验了,还一次冬天打雷,成吉思汗又晕了,赶紧问耶律楚材,他又预测了一下,说;这预示着花剌子模主将抛尸荒野,结果也应验了,还有一次,和花剌子模的一些学者PK,预测日全食,那些学者预测当年会出现,但是耶律楚材预测会在下一年,而且连月份都预测出来,这些都让成吉思汗对他信服的五体投地,一次他跟窝阔台说,此人是上天送给咱家的宝贝啊,以后你对内对外都要依仗他.这次耶律楚材又说的头头是道,又有神兽显像,让他不得不信,再加上这气候真是让人无奈.成吉思汗也就彻底灭了渡河的念头.

  如果以前的预测有耶律楚材对天文历法,和现实情况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那么这次明显有忽悠的成分,因为耶律楚材是从小受得儒家教育,他可以算个大儒,而蒙古人在中亚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不可能没有触动,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劝谏成吉思汗,而这次就是难得的机会.
  这神兽到底有没有呢?出现没出现过呢?按说应该是没有神兽,不过兽是可以有的,印度河流域什么河马,犀牛,河豚的,肯定有,听着头上有独角,没嘴是犀牛,这在北方可见不着.再加上人口口相传,这话可就越传越神了,说没说话呢?说话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会叫,关键是耶律楚材翻译的好.
  撤军,别在南进,也是所有蒙古将士的心里话,这鬼天气谁受得了啊,出征这么多年了也都想家了.有很多人一直疑问蒙古人为什么没有征服印度,我感觉气候是第一因素,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但是确实是,南亚次大陆,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北方的寒流下不来,所处的纬度又低,三面环海,只有旱季雨季,就是没有冬季,习惯了北方凉爽气候的人,到了那里真是难以承受的,连呼吸都成问题,空气都是炽热的.

  其他因素包括花剌子模已经被征服,该收的地也收了,该杀的人也杀了该抢的也抢了.基本目的已经达成,还有大本营传来消息,西夏国有反叛的迹象.所有原因聚在一起,决定了,不能入侵印度.
  而回军也没那么容易,还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比如扎兰丁还在逃,很多地区听说扎兰丁在八鲁湾大败蒙古军后纷纷反叛.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要实际落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