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第48节

作者: 司马子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17 14:10:17
  (接上文)
  高纬曾经对冯小怜有过承诺,“愿得生死一处”,而此时,自己的冯小怜又在哪里?
  高纬不顾惜任何尊严,对着宇文邕叩拜,用一个乞讨者的语气恳求道:“请陛下还我小怜。”
  宇文邕看着这个臣服在自己脚下的亡国之君,不禁大笑起来,说道:“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

  在宇文邕眼里,冯小怜就是一个亡国的妖女,就是一介“老妪”,宇文邕就像是打发要饭的一般,把冯小怜赐予了高纬。
  高纬终于如愿以偿了,高纬虽然好色,虽然有过很多很多女人,但是唯有冯小怜是他毕生所爱,为了冯小怜,高纬可以不惜一切。
  而此时的高纬,想必也是幸福的,他没有了帝王的尊贵,他只想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追求自己的所爱,与自己最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就这样平静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然而高纬想错了,错就错在自己姓高。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宇文邕可以包容独孤永业,可以包容傅伏,但是他容不下高纬,只要高纬活着一天,就有颠覆大周的危险。
  即使你高纬心甘情愿做一个普通人,那也不可以,保不准就有些居心叵测之人,会利用高纬的存在大做文章,甚至抢班夺权。

  这就是帝王的心思,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高纬,你必须死!
  高纬的幸福时光仅仅维持了半年左右,一桩谋反案便悄然而至。
  告密者称,高纬和穆提婆相互勾结,意图谋反。

  事实上,北齐亡国之后,穆提婆一直在宜州任职,而高纬则始终居住在长安,整日宅在家里陪着冯小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他二人勾结,这怎么可能?
  显然,这是栽赃诬陷,而幕后主谋就是宇文邕。
  谋反只是一个借口,皇帝让你死,你就必须得死。
  高纬大呼冤枉,北齐的宗室也都齐声喊冤,朝堂里一片哭喊之声。
  此时,高延宗也不禁流下了眼泪,哭泣着但不说话,然后,“以椒掩口而死”。
  这里的椒,很多人以为是辣椒,于是便想当然以为,高延宗是被辣椒辣死的,那只能说你太有想象力了,从来没有人吃辣椒会被辣死的。

  事实上,这里的椒,是指蜀椒,又叫川椒,也就是花椒。一般成熟的花椒,都会有一个开口,经常被用作调味品,也被用作中药,这并没有毒性。但是如果是闭口的未成熟的花椒,那么就会有毒,可以让人窒息而死。
  《肘后备急方》中记载:“蜀椒闭口者有毒,戟人咽,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
  而高延宗所吞服的,正是这种闭口的花椒。
  高延宗当场气绝而亡,可是北齐宗室们依然在不停喊冤,他们只希望活命,活命而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喊冤?喊破了喉咙都没有用。
  最终,穆提婆和高纬被以谋反罪论处,同时被处死的还有高恒、高湝以及众多北齐宗室,处死的方式和高延宗一样,“以椒掩口而死”。
  但是,其中并没有高孝珩的身影,因为高孝珩在这之前刚刚病死。病死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高孝珩无疑是幸运的。

  宇文邕并没有赶尽杀绝,高纬的两个弟弟,一个叫高仁英,是个智障,另一个叫高仁雅,是个哑巴,以及一些血缘比较疏远的高家子弟,宇文邕全都赦免了。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些人全部都被流放到了巴蜀。
  而此时的杨坚一定见证了这一幕,他亲眼目睹了宇文邕是如何清洗以及屠杀这些北齐宗室的,让宇文邕万万没想到的是,杨坚日后也将如此对待北周宗室,甚至更狠。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杀男人,不杀女人》)
  日期:2014-04-17 17:56:10

  补充一点:辣椒是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隋唐以前,椒基本是指花椒,比如汉朝时期,皇后所居寝宫叫做椒房,其墙壁是用花椒制成的椒泥涂墙而成,因此被称做椒房,或椒房殿,之所以用花椒,是因为花椒可以取暖,另外,花椒籽儿多,寓意多子多孙。
  日期:2014-04-18 13:21:28
  有鉴于很多读者,对花椒毒性的知识,并不是很清楚,这里再做一下补充说明,这个不属于正文内容,纯属番外。
  《本草经集注》蜀椒毒∶用葵子汁煮桂汁、豉汁、人尿及冷水及食土,食蒜鸡毛烧咽并解之。
  《肘后备急方》:中蜀椒毒,中蜈蚣毒。 二毒,桑汁煮桑根汁,并解之。
  《本草纲目》:解毒除烦. 解蜀椒毒. 豆豉苦 ,寒 ,功能解热除烦,调中发汗 .一般当作食 解蜀椒毒,豉汁饮之.
  《千金翼方》:葵根味甘寒无毒,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
  《张氏医通》: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戟人咽喉。气欲绝。急以地浆水解之。
  《证类本草》:梅师方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便气欲绝,或下白 ,身体冷急。煎桂汁服之,多饮冷水一、二升,忽食饮吐浆,煎浓豉汁服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