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第32节

作者: 卢奕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12 16:25:00
  再说卢一天跟着小刘三儿赶到了出事当场,此时屠公公已经被气得坐在了地上浑身颤抖说不出话了,屠娇娇蹲在地上扶着老义父抽涕着,这位姑娘今天真是走了背字儿,刚刚脱离了日本浪人的魔掌,家里又被锅伙儿捣乱,一个弱智女流已经承受不住有些崩溃了。再看齐蛤蟆,可是威风凛凛,叉着腰举着铁管儿腆胸叠肚耀武扬威,身后的几十名乞丐也是起哄架秧子嬉皮笑脸,呵唬咒骂之声传出去老远。

  “别装‘坐地炮’啦,刚才那嘴劲呢?不是挺能说的么?”
  “别跟他废话了!告你们俩,今儿,没有个百八十两的银子,介场事是完不了了!”
  “别以为不言语就能混过去啦!我们以后天天都来,你家大门天天刷,哈哈哈。”
  屠娇娇擦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你们也太欺负人了,我老爹爹身体不好,要是气出个好歹,你们就缺了大德了!”。
  “叫花子还怕缺德?不是缺了德这辈子能当叫花子么?哈………………”说着一个小叫花子用手往沾满了屎尿的门上一抓,随后就往姑娘身上抹“让哥哥教给教给你,介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屠娇娇一见花容失色赶紧闪躲,那脏手一把抓在了屠公公身上,老头儿一踹腿,气得背过气去了。大姑娘赶紧抱着干爹,又是捶前胸又是掐人中,连急再气眼泪哗哗的往外涌甚是可怜。

  “你们还有完没完?”一句话声若洪钟,乞丐们顿时压了言,目光集中在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身上,只见他穿青挂皂一身的短衣襟,剑眉虎目最明显的是脑袋后面有一根“蝎子钩儿”上面还插着一小朵霸兰花儿,分明是租界混混儿的打扮。说话的正是卢一天。
  日期:2014-04-13 09:13:00
  齐蛤蟆不愧是老江湖,一见来人的穿装打扮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脑筋一转先来了个投石问路冲着卢一天一抱拳:“在下是老西开一带的团头,弟兄们给面子都叫我——齐蛤蟆。请问这位小兄弟在哪行发财呀?”。
  “这位是西门里藏书阁卢家的卢大少爷!”小刘三儿立刻答言。
  “哦!原来是书香传家的九大家,失敬失敬。”齐蛤蟆还真听说过卢一天的名号。

  “齐头儿!今天你们这么些人欺负人家一个大姑娘是不是有点太下三滥了?”卢一天看着这群乌合之众从心往外就烦,话语之间自然是没有好气儿。
  齐蛤蟆一听来人并不买账,还有点看不起他们这伙儿人的意思,心中暗想:你卢家也不过就是刷笔杆子有了点名气,这老西开可是我的地盘儿,今天我人多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再说一个书生能有多大势力,我还怕你不成!我给你来个引经据典,煞煞你这书香门第的威风,你要是答不上来今天就算“栽了”。想到此处,齐蛤蟆开口说道:“卢大少爷,我们叫花子可是‘佛门弟子将门后’,孔圣人当初也是要过饭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叫花子出身。”

  话音刚落,一个拿着竹板儿的叫花子唱起了数来宝:“诶!打主板儿别发愁,叫花子也叫静街候。别瞧要饭的低了头,圣人门口把你求。将门底子佛门后,要饭的不在下九流。”紧接着在场的众乞丐齐声应和:“要饭的不在下九流!”。
  日期:2014-04-13 09:37:00
  齐蛤蟆不愧是老江湖,一见来人的穿装打扮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脑筋一转先来了个投石问路冲着卢一天一抱拳:“在下是老西开一带的团头,弟兄们给面子都叫我——齐蛤蟆。请问这位小兄弟在哪行发财呀?”。
  “这位是西门里藏书阁卢家的卢大少爷!”小刘三儿立刻答言。
  “哦!原来是书香传家的九大家,失敬失敬。”齐蛤蟆还真听说过卢一天的名号。
  “齐头儿!今天你们这么些人欺负人家一个大姑娘是不是有点太下三滥了?”卢一天看着这群乌合之众从心往外就烦,话语之间自然是没有好气儿。
  齐蛤蟆一听来人并不买账,还有点看不起他们这伙儿人的意思,心中暗想:你卢家也不过就是刷笔杆子有了点名气,这老西开可是我的地盘儿,今天我人多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再说一个书生能有多大势力,我还怕你不成!我给你来个引经据典,煞煞你这书香门第的威风,你要是答不上来今天就算“栽了”。想到此处,齐蛤蟆开口说道:“卢大少爷,我们叫花子可是‘佛门弟子将门后’,孔圣人当初也是要过饭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叫花子出身,祖师爷既然留了这碗饭,三百六十行就有我们‘叫街’这一号,历朝历代的法律可都没禁止过讨饭啊。”

  话音刚落,一个拿着竹板儿的叫花子唱起了数来宝:“诶!打主板儿别发愁,叫花子讨饭有缘由。别瞧要饭的低了头,圣人门口把你求。将门底子佛门后,要饭的不在下九流。”紧接着在场的众乞丐齐声应和:“要饭的不在下九流!”。
  日期:2014-04-13 09:39:00
  这些典故卢一天是知道的,乞丐确实不在下九流。这要从乞丐的祖师爷说起,有人可能会说丐帮的祖师是北丐洪七公他老人家,一套打狗棒法加上降龙十八掌威震江湖。那我只能说,您是金庸的小说迷。实际上乞丐这一行当供的祖师爷叫范丹。有一段老《太平歌词》叫《太公卖面》,有几句是这样的“石崇豪富范丹穷,干罗运早晚太公。彭祖爷寿高颜回命短,这六人均在那五行之中。”其中的“范丹穷”说的就是丐帮的祖师爷范丹。

  相传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突然下起雨来,这雨下得邪门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孔圣人随身所带的粮食均已吃光。可当地的老百姓非常穷困,家里没有余粮,几番打听之下,才得知有位叫范丹的乞丐头儿手中有些粮食。孔圣人就派徒弟公冶长去向范丹借粮。
  公冶长见到范丹老祖说明来意,范丹言道:“你师傅是有名的圣人,你是他的徒弟,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今天出个题目考考你,如若答对我便借粮,如若答不对我就不借。”公冶长心想这有何难,便满口答应,范丹问到:“什么多来,什么少?什么喜来,什么恼?”公冶长答:“天上星辰多来日月少,娶媳妇喜来送殡恼。”范丹听了,转身就走,“不借!不借!”
  公冶长见到师傅讲述经过,孔子无奈亲自来见范丹。范丹还是同样的问题问孔子,圣人答:“小人多来君子少,借账喜来还账恼。”范丹听了连连叫好,从袖筒里取出一个鹅毛翎筒叫众人接米。别看这鹅毛翎筒小,小米却从中源源不断的流出,直到把孔圣人徒弟带来的口袋都装满了才倒空。众人这才知晓,原来范丹老祖是个神仙。
  转过年来,孔圣人带着双倍的小米来还账,可是把带来的小米都倒进了鹅毛翎筒还是装不满。圣人哪能赖账?随口说:“你放心,这笔账我早晚还清。”范丹笑着说:“您这辈子是肯定还不清啦。”孔圣人说:“没关系,我还不清,由我的徒弟来还。”范丹又问:“谁是您的徒弟?”圣人答:“所有门前贴对联的人家都是我的门徒。”范丹满意的微笑说:“那好,既然你的徒弟代你还账,我也让我的徒弟去要账。”圣人问:“那您的徒弟又是谁呢?”范丹老祖说:“天下所有的乞丐都是我的徒弟。”说罢,二人击掌为誓。从此,乞丐讨饭才成了冠冕堂皇的事情。

  日期:2014-04-13 09:41:00
  至于行业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之分,不同年代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也有把乞丐划为下九流的。至于“要饭的不在下九流”之说,我想是由于曾经救济过孔圣人,而且后世韩信、朱元璋等人不遇之时也都当过乞丐,皇帝和大将军肯定是不能算作下九流的,所以乞丐的江湖地位从此比别的行业高了半头,这饭讨得也就越发的理直气壮了。
  卢大少爷见众乞丐声势浩大,齐蛤蟆又是振振有词,一时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跟这群泼皮无赖讲道理无异于“对牛谈琴”。你说打吧,人家几十口子人,以寡敌众没有多少胜算,再说就是打过了又能怎样?你说真的运用百年功力来个“擒贼先擒王”把齐蛤蟆弄死吧,他又没犯该死的罪过儿。扭送官府吧,像齐蛤蟆这样的团头肯定和当地的官面儿都有勾结,每月如果没有一笔可观的“孝敬钱”那是干不了团头的。可教训浅了,转过天来他们依旧是在屠家门前胡闹,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真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急得一位卢大少爷在原地直转圈儿,依然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