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39节

作者: 迟玉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12 23:20:35
  4.血染九州岛
  战争没有按照萨军参谋部预料的方向发展,熊本的“农夫军”完全不是桐野利秋口中的绵羊群,恰恰相反,他们很善战而且很勇敢。
  当时,镇守熊本的大将为古干城,此人耿介正直且颇为骁勇。当萨军兵临城下时,古干城的手中只有两千农夫军,而西乡隆盛有一万武士团!
  这仗可怎么打呀?这事要是搁一般人身上,早就被吓破了胆,光是听“西乡隆盛”这四个字就得尿裤子。要知道,鹿儿岛人可是全日本最能打的,那就是近代的“秦国人”,东方的“普鲁士”,谁敢招惹他们,谁能招架他们!正因为此,大久保利通才对家乡这批军事愤青心存忌惮,他可以不在乎农民一揆,可以不在乎江藤新平,但他不能不在乎西乡隆盛。可是,事已至此,再无转圜,也只能硬质头皮直面惨淡的人生了。

  大久保利通让古干城镇守熊本也真是选对了人,这小子有一股不信邪的霸蛮劲儿,对手越强他越来精神。古干城非但没有被西乡隆盛吓到,反而相当兴奋,他看到了扬名青史的机会,他对部众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
  “唐之所以未能亡于安禄山之乱,皆因张巡守睢阳城也。现今,萨贼蚁聚祸乱,此熊本城即是睢阳,天下安危系于此城之存亡。岂能畏死而殆耻于后世?”
  这批主要由农民组成的新军士兵听闻此言颇受鼓舞,他们心想:老大都豁出去了,咱还怕个鸟啊!咱农民世世代代低武士一等,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如今世道好,咱也吃皇粮了,这帮鹿儿岛武士处处看咱不顺眼,要是让这帮小子得逞了,咱还得回地里刨食!他奶奶的,太他妈欺负人了。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为了自己,为了子孙,拖住这帮乱臣贼子。政府已派援军赶赴九州,不日即到,到那时,咱和援军内外夹击萨军,灭了这帮孙子。大家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

  老子有言:“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亡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狂傲的萨军携万钧之势来袭,本以为熊本城旦夕可下,没想到这帮农夫兵这么猛。熊本守军居高临下,他们枪炮齐备,粮草充足。而反观萨军,他们没有火炮,只有步枪,他们人数是不少,但人再多也经不住狂轰滥射啊。萨军的队伍经常被熊本军射得四处奔散。战争自凌晨二时打响,打到中午时萨军连口盒饭也没吃上,一个个饿得前心贴后背。在当天的战斗中,熊本守军死了十二三人,而萨军死了五六十人,还折了一个小队长。这伤亡绝算不上惨重,但萨军那股高昂的士气没有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的。

  在这种情况下,萨军参谋部没有进行反思,第二天他们仍强攻熊本城。第一大队的大队长篠原国干扬言:“即便全军死伤过半,也要拿下熊本城!”但问题是,此时双方基本盘无任何变化,萨军参谋部也无新的谋略,他们靠什么拿下拥有火力和后勤优势的熊本城呢?萨军主将们的答案是——靠信念!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信念代替不了物质,以血肉之躯强攻枪炮之城,其结果可想而知。
  萨军速下熊本的幻想破灭了,当天傍晚,参谋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留三千士卒继续围困熊本城,西乡隆则盛率领主力部队挥师北上,意图夺取马关和长崎。萨军是跨境远征,其后勤仍依靠鹿儿岛,因此不得不留部分兵力把守补给线。如此以来,萨军的兵力既分散又羸弱,这就为政府军各个击破提供了方便。
  (未完待续)
  日期:2014-04-12 23:50:34
  (正文接续)

  在政府方面,早在2月6日,陆军卿山县有朋就密令古干城防范鹿儿岛暴动。在西乡隆盛誓师起兵的三天前,东京高层拟定了一份平叛方略,在萨军尚未抵达熊本时,明治政府就以天皇名义发布“讨贼”敕令并很快组织起“征讨军团”。征讨大军由陆海两军组成,陆军为绝对主力,海军辅助配合,其总兵力达六万之众。三菱担当了政府的海上马车夫,将军队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九州岛。
  政府军于2月25日抵达前线。截止此时,萨军仍没什么收获,也未及休整,跌跌撞撞地遭遇了强敌。遭遇地在高濑,离熊本城不远,双方对高濑展开了激烈争夺。战争打得昏天黑地,政府军依靠强大火力占据主导优势。战争自上午八时打响,至下午四时,萨军已难支持,遂全线溃退,期间竟发生了踩踏事故,那真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萨军在失去高濑后已无北进之可能,他们只得退守田原坂。田原坂在高濑以东,是一座丘陵,其顶部凹陷,山道也十分险峻,两面都是断崖,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地。这一回,萨军终于拥有了地理优势,在一路溃败中,愤青们积攒了一肚子怒火,现在终于找到发泄口了。萨军士兵是一边开枪一边骂人:你们这帮不好好种地的乡巴佬,去死吧!政府军进必伤退必死,伤亡因之猛增,战争进入僵持阶段。政府军足足用了十七天才拿下田原坂,其当地兵力更是消耗了一半,损失极为惨重。萨军也没捞着什么便宜,其伤亡规模与政府军相当。战后,田原坂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经此一役,萨军败局已定。

  在交战过程中,政府军发现:鹿儿岛人只知勇进不知后退,只善突击不善应变,要对付这帮莽夫完全可以智取。山县有朋的谋略是夺取萨军的战略补给点,使其军心大乱,然后分而歼之。此招果然奏效,萨军失去后勤供应后乱作一团,有人死战,有人乞降。
  接连的大败打蔫了西乡隆盛,在失去补给后,他更是无路可走,只得率余部逃回家乡。山县有朋率政府军穷追不舍,他与西乡在鹿儿岛东北入口处展开激战,将萨军逼到了可爱岳的夹谷之中,其可活动区域仅方圆一里。此时已是八月中下旬,西乡隆盛不甘做瓮中之鳖,决意冒死突围。他对部下说:“我军被迫穷困至此,今日只有奋死决战。值此之际,各队愿降者降,愿死者死。士为卒,卒为士,任其所欲而已”。随即,西乡烧毁了随行文件和身着的大将军装,然后怅然慨叹:“百事瓦解,俱已无用,付之灰烬,扫我尘垢耳”。

  西乡隆盛具有项羽一样的突围本领,他一路经三田井,过神门,至米良,抵横川,南下纵横上百里, 最终抵达鹿儿岛城山。此时已入九月,政府军连跑带颠终于追上了萨军,其六万大军将城山围得水泄不通。有读者可能会问,此时萨军还剩多少人呢?答案是四百!这四百个武士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其中能打的只有两百五十人,有枪的只有一百五十人!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大炮打蚊子”吧。西乡隆盛明白,城山就是他的“垓下”,他的死期已经不远。

  政府军和萨军玩起了消耗战:小兔崽子们,不信饿不死你们!然而,令山县有朋失望的是,他围困了整整二十三天,这帮愤青就是不投降!西乡君就是西乡君,意志真他妈坚定,在下佩服佩服!既然你老人家不下来,那我老人家就上去了,圆你一个项羽梦吧。山县有朋指挥大军倾巢而出,对城山发起了总攻击。萨军到处大败,诸垒悉崩,尸积壑谷,血流川野。在战斗期间,萨军一百六十人战死,两百人投降,顽抗者多中途自刎。有人劝西乡赶紧自裁,以免被敌军捕获,辱没了武士尊严。不过,西乡执意要逃到大道,他说那样他就可以“从容而毙”了。可惜老天不给西乡这样的机会,乱飞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腰部和腿部。西乡自知他是到不了大道了,一切都结束了,留个体面的收场吧。只见,负伤流血的西乡徐徐跪坐,俨然正襟,然后向东遥拜,他没时间按传统仪式剖腹了,就直接请身旁的别府晋介为他介错(砍头)了。就这样,一代枭雄,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魂归故里,西南战争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不久后,一位长崎僧人为这位悲情英雄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诗曰:
  孤军奋斗破围还,
  一百里程壁垒间。
  我剑已折我马毙,

  秋风埋骨故乡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