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第44节

作者: 司马子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08 13:01:04
  (接上文)
  正月初九,高纬带着自己的儿子高恒,还有冯小怜,以及高阿那肱等一百人,从邺城的东门,向东逃了出去。
  高纬有些天真,他以为带着一百人就可以保护他以及老婆孩子了,但除非这一百人个个都是梁山好汉。
  高纬前脚刚跑,宇文邕就到达邺城了,看来高纬是准确计算过宇文邕的行程,掐着点逃命的。
  宇文邕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与他在平阳以及晋阳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比起来,此时的邺城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那些被授予太宰、三师的士兵们,他们只是象征性地做了一点抵抗,他们对于战争早就厌弃了,他们不是没有为国效忠的决心,只是在高纬精彩的演讲的那一瞬间,早就全部灰飞烟灭了。
  只有一个人,誓死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此人叫做鲜于世荣,复姓鲜于。
  正月十九,当宇文邕带领着北周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邺城之时,鲜于世荣却站在一座高台之上,迎着长风,挥动着双臂,拼命擂动着战鼓。
  所有的人都投降了,唯独只剩下鲜于世荣一人,他宁死不降。
  擂动战鼓的声音,在邺城的高空中回荡着,似乎在宣誓,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即使所有人都投降,他也仍将战斗到底。

  当北周的士兵们冲上高台,把正在擂鼓的鲜于世荣抓获的时候,人们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
  所有人都在劝降鲜于世荣,然而他宁死不降。
  对于这样的一位军人,所有人都投来尊敬的目光,没有鄙夷,没有嘲讽。
  他已决心赴死,那就让他去吧,不用再去劝降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表达对英雄崇敬的方式。
  当鲜于世荣死在血泊之中的时候,那双死而未瞑的眼睛里,依然透露出一股宁折不弯的英雄之气。

  任何一个国家,即使再黑暗,再腐败,即使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也依然有人为之坚守,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邺城,对于宇文邕来说,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也是一座令他渴望已久的城市,而此时,这座城市被宇文邕征服了。
  邺城,从曹魏时期开始,就被作为国都,先后历经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一共六代王朝,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是当之无愧的六朝古都。
  而邺城这座古都,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处于东魏和北齐的统治之下,也亲眼见证了从高欢到高纬,高家三代人的兴衰成败。
  高欢耗尽毕生心血,北齐帝国才得以建立,而高纬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将高欢积累的家底儿彻底败光。
  国都一旦被攻破,也就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正式灭亡,至此,北齐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一座从高欢时代开始,就苦心经营的帝国,如风一般,从此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本章结束,欲知后事,请看下一章)
  日期:2014-04-09 20:28:54
  =====================正文=====================
  第五章 北齐覆亡 定鼎中原
  41、高纬,快到碗里来

  此时,坐拥邺城的宇文邕,无疑是最开心的,不过,让宇文邕更为开心的事,还在后头。
  很快,有一个人突然千里迢迢来到了邺城,并把一件非常贵重的礼物赠送给了宇文邕。
  此人就是为高纬准备演讲稿的斛律孝卿,这件礼物就是传国玉玺。
  说起传国玉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说只是块石头,但却是一块疯狂的石头,它象征着至高皇权,拥有它的人便是天下之主。就如同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所描写的屠龙刀一样,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传国玉玺的前身,叫做和氏璧,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就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就是和氏璧的故事,可见在先秦时期就是价值连城的无上之宝。
  虽然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了,但是到最后,和氏璧还是到了秦国人的手里,并最终落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手里。
  秦始皇命工匠将和氏璧制作成了玉玺,并且还邀请他的私人秘书,同时也是当时的大书法家李斯,在玉玺上用小篆题写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从此它就成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并且被一代又一代的皇帝所传承。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皇帝扎堆儿出现,而传国玉玺只有一块,根本不够分,所以,传国玉玺更成了人们眼红的宝贝。

  而此时,传国玉玺这一稀世珍宝,就摆在宇文邕面前,这怎能不让他激动一把。
  帝王的荣耀,就凝聚在这块小小的石头之中。
  而这块传国玉玺原先的主人,正是高纬。
  难道高纬这么好心,派斛律孝卿把传国玉玺赠送给宇文邕,以示投降?

  如果真是如此,高纬干嘛不自己专程送来呢,自己送来多有诚意啊?很显然,高纬没这么好心,也没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
  高纬把传国玉玺交给斛律孝卿,目的是想交给任城王高湝,让高湝称帝,而高湝的驻地是在瀛州,斛律孝卿拿着传国玉玺,没有前往瀛州,而是直接送到了邺城。
  连国都都被敌人攻占了,高纬却还在玩皇位禅位的把戏,高纬玩行为艺术真是玩绝了。
  而这次禅让,其实已经是高纬第二次禅位了,第一次禅位的时候,高纬做了太上皇,而这第二次禅让,高纬自己不就是太上皇的太上皇了吗?
  太上皇的太上皇,史无前例,闻所未闻,不仅空前,而且绝后,翻遍二十四史,有且只有高纬一人。
  为此,高纬还别出心裁地起了个名号,叫做无上皇。
  李渊、武则天、李隆基、乾隆,这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太上皇,是比皇帝身份还高的人。

  如今,你们这些人统统靠边站,我们的无上皇高纬,才是皇帝中的NO.1,战斗机中的战斗机。
  然而,自诩无上皇的高纬还不知道,宇文邕已经派出大将尉迟勤,带领着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队伍,前来捉拿他了。
  高纬此刻仍然在一路游山玩水,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当然必须带着冯小怜。
  高纬此行的目的地已经想好了,去陈朝。

  高纬此前一直想去突厥来着,不过后来仔细一想,突厥真不是什么好地儿,荒无人烟,鸟不拉屎。听说陈朝那里是江南水乡,都城建康更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秦淮河上还有不少的漂亮姑娘,如此美景,随便想一下,都令人神往。
  高纬很快便到了青州,过了青州,就属于陈朝的地界儿了。
  眼看就要到陈朝了,高纬却把脚步放缓了。
  因为高阿那肱对高纬说,他已经烧掉了敌人必经的桥梁,焚烧了道路,敌人肯定不会来那么快的。
  高纬信以为真,心里有了安慰,反而更不着急了,便在青州多待了几日,
  事实上,高阿那肱,这个高纬最信任的人,早已经和北周军队联络好了,高纬的整个出逃计划,全部都告诉了北周军。

  可怜我们的高纬,已经被卖了还浑然不觉。
  这一天是正月二十五,高纬来到了一个叫做南邓村的地方,花香草绿,天朗气清,马儿在一旁吃着青草,而高纬正怀抱着冯小怜,彼此甜言蜜语,你侬我侬。
  突然,一阵马蹄声,呼啸而来,高纬回来一看,瞬间翻了白眼。
  高纬只看见一群身穿黑色铠甲,手拿长刀的人,骑着战马,向自己直冲过来。
  高阿那肱不是说路被烧断了吗?北周军是怎么追上来的?

  还没等高纬反应过来,自己就已经被敌人团团包围了,高纬只能束手就擒,一并被擒的,还有冯小怜、高恒、胡太后。
  高纬,快到我碗里来。身在邺城的宇文邕已经在等候高纬多日了。
  二月初四,高纬以及他的一家老小,被带到了邺城,宇文邕非常绅士地以对待宾客的礼节,迎接了高纬。
  当然,宇文邕能会对高纬这么客气,只是政治作秀罢了,客气完之后,高纬和阶下囚并无两样。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两个人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