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第42节

作者: 司马子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平阳激战正酣之时,双方本是势均力敌,偏偏冯小怜大喊军败了,使得大军自乱阵脚,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而晋阳城自古便是一座坚城,易守难攻,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反击的机会。
  几百年后的宋太宗为了攻下北汉都城晋阳,足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自始至终,都没能撼动晋阳城。
  最后,由于北汉内部集团出现了分化,北汉皇帝刘继元才主动出城请降的,宋太宗这才把晋阳城拿下。事后,宋太宗对此非常不满,为了泄愤,竟然把这座晋阳城彻底毁灭,把晋阳城从地球上彻底抹掉。
  由此可见,晋阳城是何等之坚固!
  如果高纬能够拿出宇文邕十分之一的勇气,万众一心,抗击北周,胜利的天平绝对是指向高纬一边的,而高纬偏偏弃城而逃。
  就在宇文邕攻克晋阳不久,一个名叫独孤须达的人,带着一份降书前来拜见宇文邕。
  宇文邕一见来人是独孤须达,顿时眼前一亮,因为,独孤须达的父亲就是独孤永业。
  独孤永业,我们并不陌生,宇文邕第一次东征伐齐,就是在独孤永业镇守的金墉城下功败垂成的。当时独孤永业异常淡定,并用计骗得宇文邕狼狈而逃,宇文邕对此肯定记忆犹新。
  而在宇文邕第二次东征伐齐中,改变原先的战略,取道山西作战,就是为了避开了被独孤永业重兵把守的河南地区。

  此时的独孤永业手握三万精兵,且全都是精锐,他听闻平阳陷落的消息后,便连续向高纬上表,主动请缨北伐周军,然而高纬却都置若罔闻。这让独孤永业顿感英雄无用武之地,非常愤慨。
  而当晋阳陷落的消息传到独孤永业耳朵里的时候,独孤永业已经对高纬失望到了极点,而就在这时,北周的两位使者突然而至,一个叫做于翼,另外一个叫做韩擒虎。
  这其实是宇文邕一早安排的,宇文邕深切知道,想和独孤永业直接武力较量,就如同拿鸡蛋碰石头,是绝对不可行的,因而,宇文邕在伐齐之初,就派出了于翼和韩擒虎作为说客,去说服独孤永业归降。
  于翼和韩擒虎对独孤永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独孤永业是软磨硬泡,下足了口舌功夫。
  再加上平阳和晋阳的相继陷落,而自己的对战场的诉求却又被高纬置之不理,这已经让独孤永业伤透了心。
  最终,独孤永业决定弃暗投明,并派自己的儿子独孤须达向宇文邕递交降书,表示归顺北周。
  这不仅仅是一封投降书,同时也代表着独孤永业管辖下的河南九州三十镇,宇文邕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将河南之地全部收入囊中。
  如此一来,战场的形势瞬间豁然开朗,北齐只剩下了太行山以东的地界,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和山东两省。

  而北齐都城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的临漳县,从晋阳到邺城,只需翻越一座太行山,便可轻松抵达,可谓近在咫尺。
  而直到这个时候,老天依然在眷顾高纬,摆在高纬面前的有三条生路。
  这三条生路,是高纬的两个大臣提出来的,一个是广宁王高孝珩(读音如横),一个叫做斛律孝卿。高孝珩是高澄之子,是高纬的堂兄,而斛律孝卿则是尚书令,负责发号政令。
  这第一条生路是,让任城王高湝(高欢第十子,高纬的叔叔)扬言攻打晋阳,且让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率兵出潼关,攻击长安,同时,高孝珩在邺城以北列阵,防备南下的周军。
  这无疑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宇文邕几乎倾全国之力发兵晋阳,长安城内必定空虚,而北齐在河南地区仍然布有大量兵力,如果从河南发兵长安,宇文邕肯定会选择撤兵,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邺城之围,同时可以两军夹击,与北周军一战,胜算非常之大。
  虽然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战计划,但是这一计划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因为身在邺城的高湝还不知道,独孤永业早已派自己的儿子向宇文邕递交了投降书。
  另外,即使独孤永业还没有投降,高纬也绝对不可能用这条计策。我们只要回想一下高纬在平阳以及晋阳落荒而逃的样子,我们就会知道,此时让高纬主动出击,这完全不符合高纬的性格,高纬天生就是被动的,他也绝对没有那种孤注一掷的勇气和胆识。
  同样是三十六计,高纬根本不懂围魏救赵是什么玩意儿,他只会一计,走为上计。

  而第二条生路,则是让高纬把宫中的美女以及珍宝,全都拿出来,赏赐给将士们。
  这无疑也是一个好办法,高延宗此前就是用这个办法,把金银财宝和美女都分散给将士们,以激励将士们一同守卫晋阳城。
  然而,高纬的脸顿时一黑,脸拉得老长,一脸的不乐意,他可是比葛朗台还要吝啬的守财奴,金钱和美女是他一生的挚爱,怎么可以拿出来给别人。
  而剩下的第三条生路,则是召开一场誓师大会,让我们的国家主席高纬同志做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最好能声泪俱下,声情并茂,激发将士们的爱国热情,点燃他们奋勇杀敌的斗志。
  这个办法不错,不用高纬出钱,也不用出美女,顶多浪费几滴唾沫星子,高纬听了连连点头应允。
  这个办法是斛律孝卿出的,为了以防万一,斛律孝卿特地为高纬代笔撰写演讲稿,一阵泼墨挥毫,一篇洋洋洒洒的演讲稿便出炉了,斛律孝卿亲手交给高纬,并且亲自叮嘱,就按这篇稿子上的内容来背,定能激励人心。
  (本节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