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40岁了,回忆一下吧》
第54节

作者: 赚钱778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26 22:30:28
  10w每个月的收益不到500,是不是太保守了?我从来没这么迷茫过?
  说它是钱,什么都做不了,说它不是钱,人家说你得瑟!
  我一个朋友买了很多年份的洋酒存起来,一个朋友换成外币,还有一个在打听怎么移民?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确实!
  一个国家没有给人留一条上升的通道,举目看去,一群小鬼拿着刀在路上指着你,做什么都是给他们
  日期:2014-03-28 20:38:32
  基层公务员压力很大,那要看是谁?对于有的人来说出去怕呛水,守住怕受穷,看山山不尽,看海海不浅。迷迷糊糊的就将青春浪费掉了。
  但是,如果有点生意,或者家里很有钱的话,公务员真的是个好工作,够面子,有时间,还能潜伏着等着升迁。
  日期:2014-03-30 00:46:14
  一个女孩在没有能力控制一个男人的话,一般会放弃,你要让她不知不觉地喜欢你才行,水到渠成,就象地里浇麦苗一样,要慢慢的灌,给她自由,只是在她夜深回家的街角,有你呵护的眼光就行了
  日期:2014-04-01 17:31:41
  农村的夏天,下几天暴雨,水塘边种庄稼的人都会挖开路面排水,这种路是田间的小路,为了图方便,走的人也多。天晴了,也没人填回去,骑自行车知道的,走到那就会下车搬过去,不知道的,把一别,拐进沟里了。旁边几个放羊的小孩笑的格格的响。
  我那时骑的是摩托车,全村都没几辆,油门一加,呼呼的,每次出门,不轰几下油门,就不算出门。除了去茅房,没有不开摩托车的,对于这样的小沟,速度上来,一抬把就能飞过去,那几个放羊的小孩看见了,就跑回村里吹牛说我骑摩托车飞了几十米。
  表演总有失败的时候,,一下子飞进水塘里了,等我爬上来基本就是上面那样了。摩托车被人用架子车拉回去了。一路上没有不笑的。
  过些时候,一个台湾人飞黄河,村里的人还说我应该多练练,能飞长江。
  日期:2014-04-07 17:15:22
  澳方:水下脉冲信号与黑匣子信号相符
  ——————
  但愿这次是真的,唉,真的很伤感啊,一个网友曾经说的,可以想象一下,那天早上飞机上的乘客一睁眼,舷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大海,飞机贴着海面飞行,这种无助的感觉是多么的恐怖啊。

  前几天看了《猎杀本拉登》,前面的折磨囚犯的画面是很血腥的,但是美国佬没有一个觉得是过分的,所以说,裹挟着无辜民众的生命来对抗强权的人是一个怯懦的小人。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和希特勒的大屠杀没什么区别。
  任何一个宗教或者团体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一味的强调原教旨,注定是愚昧和落后,想象一下,一个9岁的女孩就可以结婚,这没什么,还必须随时满足丈夫的需要,除了无语,真的无语。
  日期:2014-04-15 19:13:41
  以前我觉得自己早买了房,就有种挥斥方遒的感觉。能和李嘉诚有一拼。可我最近想想,尤其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就是因为早几年买了房或者多买了房就一副理财高手的样子,我心里也不服气,和所谓的傻空一样。
  说实在的,就是一头猪你让他赶到这10年的房地产盛宴里,也会张一身膘。这就叫着,屎壳郎钻到屎里面,走了个狗屎运而已。当然如果10年来你一直拒绝这样的宴会,那还不如一头猪哪?

  其实这个社会上能令人服气的人和事,没几个。马云算一个,虽然这家伙做的事情,我腹诽的比较多,但人家的钱也算干净,令人佩服。可有些体制的人,躺在床上,张张嘴就吃饱了,再多买几套房子,那财富的攫取就更惊人了,你让他们来谈什么理财,和一个中彩票的谈怎么赚大钱一样的道理。他们的成功不是自己奋斗的,是体制带来的,如果他们每天早不保夕的奔波,还能这样吗?赚就赚了,还非要出来干些为富不仁的事情,难怪人家所不齿。

  思想有多远,就给我滚多远。
  日期:2014-04-19 18:21:25
  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也很好看,不过因为背负太多的期望了吧,镜头有点乱,当然编导要想在50分钟里将那么多东西展现出来,也只能这样了。
  最感慨的是麦客,还有一个陕西老奶奶的做面条的画面,真的回忆起小时候我奶奶做面条的样子,还有那拉风箱的柴火炉,手工面条加柴火炉,只有这样的面条才好吃。
  我从很小的时候,蒸馒头的时候,我在奶奶身边就拉着风箱,奶奶往炉里放劈柴。呼啦呼啦,过年蒸的馒头多,这种呼啦呼啦声能响半夜。
  现在的农村,还有那种柴火炉,但带风箱的就很少了,基本上家家都有液化气炉了,还有太阳能热水器比较多。
  带风箱的柴火炉,烧劈柴最好,也就是树根晒干,劈成小块的,再不行就算棉花杆,或者玉米芯,如果你用麦秆烧火,用风箱一拉,整个屋子会落一层麦秸灰。
  说说麦客,我们那没有麦客,但小时候割麦也是那样割的,真累人,很累人,第一腰疼,第二,麦芒扎的胳膊痛。割麦都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割的才不费力,早上有露水,镰刀不快。
  拍的还不全,应该拍麦子是怎么打出来的,牲口拉个石磙在麦场上转来转去,然后扬场,晒麦。
  过个麦季,大人小孩能脱一层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