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第42节

作者: 纯属虚构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是一年的春节,毛勇回老家江南市过年。在此期间,江南局一位处长请毛勇吃了饭。本来这是正常情况,不管怎么样,毛勇交流出去前毕竟还是江南局排在第二位的局党组成员,在江南局肯定有那么一帮知心朋友,贴心下属。但这位处长埋单的费用,却以其他名目在单位上报销了。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用个人私款请客的又能有几人?
  但不知道是从什么途径,赵一局长居然知道了这些情况的具体细节。而此时正好赶上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提倡“光盘行动”,反对餐桌上的浪费。赵一局长以此为契机,召开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会议。在会上,赵一局长严肃地说道:“同志们,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一贯的方针。对工作对象必要的接待,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能理解。但是与工作无关的接待,特别是出于一些私人感情的接待,却要由单位来埋单,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发生。”

  不知道内情的人,以为这是赵一局长例行公事;知道内情的人,当然明白这是赵一局长有所针对。在会上,赵一局长没有点名批评。会后,赵一局长将财务处长马建设,还有那位负责接待了毛勇的处长叫到他的办公室,严肃地质问那位处长道:“是哪个给你的权力?用公家的钱来办你个人的事?”“财务处以后要严格把关,特别是招待费的支出一定要严格按局里的规定办理!”最后,在赵一局长的指示下,那位处长将已由单位报销的费用退还给了财务上。

  毛勇组长与赵一局长的这种紧张关系,是江南局最忌讳的敏感问题之一。江南局干部职工都知道,就是这位处长自己也明白。但他却在这种环境下还要出面接待毛勇,当然不是与毛勇组长关系怎么好怎么好,而是一种官场上常见的权力投资行为。他知道,总有一天,毛勇是要回江南局的,而且还有可能接赵一局长的位成为一把手的。因为赵一局长年龄来了,而毛勇组长却还年轻得很。因此,尽管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面接待毛勇,肯定存在巨大的风险。但既然是投资,又哪能没有风险?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向毛勇抛出了橄榄枝,如果毛勇一旦上位,他得到的回报肯定是无法想象的。

  只是那位处长错误地估计了赵一局长的能耐,也错误地相信了自己的保密措施,更加错误地估计了赵一局长与毛勇的矛盾。以为这事做得如此谨慎,不可能传到赵一局长那里。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在江南局这个没有秘密可言的地方。对于与自己过不去的人与事,赵一局长是绝不手软的。不久,人事处下发内部文件,将那位处长调到了江南局另一个处室任副职,享受正处待遇。
  对于这位处长的际遇,江南局每位干部职工家属都心中有数,只是谁也不敢轻易表露什么,甚至也不敢私下与别人议论什么。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下,谁也不知道谁什么时候会为了什么出卖谁。有人说,同事中没有真正的朋友,因为同事中存在利益冲突。现在,赵一局长只有几年就要到年龄了,新的接班人选每位干部职工都有自己的一本账。是提前进行权力投资,还是把握最后的机遇,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

  在这位处长被处理的过程中,董昕则躲在后面暗暗庆幸之不已。但尽管如此,他的背后还是控制不住地出了好几身冷汗。当时,接待毛勇的那餐晚饭,本来计划是由董昕出面的。那时董昕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有独立的财务开支权。报销这样的招待费用,董昕可以直接审批,不需要其他任何人批准,既方便得很,又影响很小,不会惊动任何人。
  董昕与毛勇,就象其他很多处长与局领导一样,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很深的私交。领导的身边需要有“表忠心”的下属,以满足他们的虚荣与服务;下属也需要领导的特别关照,以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全部建立在这种“利益”之上,说得更明白点就是建立在那张组织上的“任命文件”上。这种关系没有任何基础,甚至比一张纸还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领导一旦下位,就有“人走茶凉”的感觉,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对于即将来到的江南局牵头人问题,以董昕的聪明与手段,他当然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权力投资机会。毛勇交流出去后,董昕就利用手上的资源,以各种方式不时问候毛勇,并在后勤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当然,这些都是在桌面下进行的,都是严格保密的。既要紧紧抓住赵一局长,以图得现在的好处;又要对毛勇尽力示好,为以后的利益打下基础。
  在得知毛勇回江南探亲后,董昕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难得与领导接近的表现机会。在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与谦恭的表白后,毛勇终于同意了董昕的热情请求:“董主任,我这次回江南,只准备停留两天,要见面的朋友多,时间上确实比较紧,安排不过来。不过,考虑到你这样客气,我今天晚上就抽时间与你一起吃餐便饭吧。但环境要好一点,人不要太多,要注意影响。”
  董昕当然明白毛勇所叮嘱的环境要好一点,要注意影响是什么意思。现在,不管在哪个城市,都有一些非常高档舒适爽心的消费场所,环境优雅,安全隐蔽,服务周到,提供全方位服务。当然,与服务相配套的,其价格也不菲,并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能消费得起的。因此,出入这些场所的,不是在生意场上有所成功的人士,就是在官场上春风得意的官员。只是最后埋单的,还是纳税人的钱。
  得到毛勇的肯定答复后,董昕非常兴奋,立即动用自己的私下关系,按照毛勇的要求,将晚上吃饭的地点安排在江南市一个高档、安静、卫生、舒适、隐蔽的特殊饭店。董昕自从调入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以副主任的身份主持工作后,一方面对中心内部各项工作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另一方面,利用手上的支出权力,全方位为局领导服务。
  在董昕的心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财务制度规定什么的,他的座右铭是:“我们是搞后勤服务工作的,只要领导有想法,我们都应该去满足;就是领导没有想法,我们还应该想尽办法让领导有想法,然后再去满足。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你凭什么让领导欣赏你?”董昕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处处以单位利益为重,以财务制度为工作准绳的龚仲,就不可避免地与董昕产生了矛盾。
  现在好不容易把握到了与毛勇接触的机会,董昕当然不会在意费用什么的,反正是慷单位之慨,最后埋单的不是他个人就行了。至于在哪里开支,怎么开支,那就不是他董昕的事了,他相信龚仲会为他把这些事办好。如果龚仲做不到这点,他还要龚仲这个财务管理人员做什么?
  “让哪些人参加?喝什么酒?说什么话?饭后还做些什么?怎么尽最大的可能让毛勇满意?……”董昕坐在办公室里,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毛勇的爱好与性格,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伴君如伴虎,董昕知道,在官场上,如果一些细节没有把握好,或者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那好事往往就会变成坏事。“细节决定成败!”历史上不乏好多因细节而失败的案例,董昕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句不知道哪位名人说过的名言,他是绝对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