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第22节作者:
纯属虚构 最后,龚仲在整改方案中,就如何控制车辆保险费用,提出的三条措施是:一是统一规定购买险种。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收入,以回扣等方式增加险种,有的甚至还搭配与车辆无关的险种;二是购买人与车辆管理部门相分离。车辆管理部门不负责与保险公司打交道,保险公司的选定,保险费的支付、理赔等,由另外部门办理;三是保险返还款、回扣等,统一由单位支配。
这个方案是龚仲长期观察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务用车管理,经过长多方面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如果一个单位能够真正按照执行,那这个单位的交通专项费用,至少能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公车私用现象,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单位领导,那些关键部门领导,就不能从中得到好处了。
毫无疑问,这个方案是完美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最后能否被董昕副主任采纳,能否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执行,那就是另外二个字了。果然不错,当董昕副主任接过方案看了起来后,龚仲发现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董昕边看边在内心生气,这不是变相说自己管理的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在公务用车辆管理存在问题吗?
很快,董昕就将方案看完了。他没有立即指示什么,而是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龚仲知道,这是董昕在考虑怎么评价自己的方案。过了一会儿,董昕说道:“龚主任,辛苦了。这个方案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从车辆管理的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五条具体的措施,很全面,也很到位。但这个方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太理想化了,执行起来有困难。”
龚仲听到这里,立即知道自己的这个方案肯定行不通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自己先前的考虑是正确的。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管理最大的阻力不在局领导,也不在车辆管理科,而是在主持工作的董昕副主任这里。如果按自己的这个方案严格执行,那维修费就搞不了鬼了,加油也搞不了鬼了,路桥费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公车私用现象将大大减少,保险返还款则不会落入部分个人的腰包。
不过,董昕的这种态度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虽说他不会采纳自己的建议,但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呵呵,董主任,这个方案也只是我个人的初步想法,很多方面肯定不成熟。但领导安排了任务,我没有成熟的方案,也就只好想到哪写到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肯定考虑问题不成熟。”龚仲装起了迷糊,以个人水平有限找台阶。
董昕听到龚仲这样说,感觉到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严肃的表情慢慢松了下来。“龚主任,你想想,局领导都是专人专车,哪个敢打他们的主意?就是他们不出门,但你敢安排给别人使用?万一他们突然有事要出门,如果正好被安排出去了,哪个负得起这个责任?当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后考虑问题要成熟点。这方案暂时放在这里,有时间我们领导研究一下。”董昕副主任最后说道。
当然,龚仲的这个方案没有最后的结果。至于董昕是怎么研究后报到赵一局长那里的,龚仲就不知道了。但没过多久,车辆管理科就制订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节油奖励办法》,报局领导批准后,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正式执行起来。
机关里办事就是这样,并不只是简单的有利于工作就行,有利于集体利益就行。还要更多地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特别是一些敏感性问题。如果大家都知道,明明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但却能够长期存在,你最好离他远一点,更不要认为自己聪明一点,能力强一点,想将它进行改正。而且,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慎重点。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如果方式方法对,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龚仲在交通专项经费整改方案中提出的五个方面十五条措施,董昕副主任仅采取了其中一条,那就是对驾驶员实施节油奖。这条措施实施后,车辆管理科全体驾驶员一下子加强了责任心,提高了节油意识。不但改变了过去那种停车等人不熄火不关空调的习惯,就是在加油方面也增加了责任心,管好自己的加油卡,严格按规定进行登记。一改过支那种要他们怎么签就怎么签,就是不是自己的车加的油,也同意登记在自己的名下。
这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对驾驶员实施节油有奖措施后的第二个月。这天,龚仲按往常一样,审核一月一次的车辆管理科定点加油站加油费用报销单据。突然,他发现在加油站登记的加油车辆中,有四台车的车牌号好象不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这四台车每台车加了一次油,共计二百多升,一千五百多元。龚仲立即从自己的电脑中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台账调了出来,再仔细地核对了一遍,确定这四辆车确实不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
他立即将车辆管理科负责费用报销的覃军叫来,将那四辆车加油的单据指给他看。“这几辆车好不是我们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加的油怎么记到我们单位来了?是不是加油站搞错了?”覃军已由办公室调到车辆管理科,负责科里内勤工作。每月车辆管理科发生的维修费、加油费、路桥费等都是由他进行初审的,一些费用的报销手续也是由他经办的。
覃军拿着那登记表仔细看了一下,表情有点不正常的样子。“这几台车辆确实不是我们单位的,但加油时的经手人是我们自己的人。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龚仲从他的回答中,感觉里面有特殊情况,覃军肯定知道真相,只是他不好说什么。
“你回去将情况搞清楚了再来。”龚仲没有同意报销,将那报销单据退回给了覃军。那四台外单位车加的油,经手人是车辆管理科科长诸葛伟。毫无疑问,龚仲这样处理是很理性的。作为一个财务管理人员,他的职责不仅是审核单据的合法,手续的完备,也有审核费用是否真实,是否合理。
几天后,龚仲看到覃军还没有将那加油费用拿来找自己签字报销,心里不禁有些奇怪,但他也没有去找覃军问为什么。很快就要到月末了,按照惯例财务要进行关账清理,该付款要抓紧付款。想到这里,龚仲立即去找到覃军,提醒他问道:“财务快要关账了,那笔加油费用怎么还不拿来报销?”
覃军回答道:“那笔费用早就交给诸葛伟科长了,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龚仲感觉到很奇怪,这个月都快完了,上个月的加油费用还没有支付,按常规加油站也不会同意啊。但龚仲没有再问覃军什么,他知道问题肯定不在覃军这里,再问也问不出所以然来。更何况,龚仲也是一个很体贴人的人,就是覃军知道什么,他不想说,龚仲也不会为难他。
从覃军那里出来后,龚仲立即到出纳那里查询,才知道那笔款早就支付出去了。龚仲立即到会计那里将单据调了出来,一看上面有董昕副主任的签名,还有诸葛伟与覃军的签字,会计人员也签字了。可以说,按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报账管理规定,除了他自己外,其他所有人都签字了。
龚仲拿着那笔报销单据回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后,问出纳敬菲道:“这笔加油费用我没有签字,怎么付出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