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2节

作者: 迟玉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再次是欧洲,除英、俄、荷三国,欧洲其他国家在二战中未与日本交手,对日本侵略的罪行缺乏感受,对日本军国的形成史没有兴趣。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中国人对犹太人的遭遇也缺乏同情,反尔有相当多年轻人崇拜希特勒。既然中国人不把欧洲人的苦难当苦难,那欧洲人凭什么把日本人的罪孽当罪孽呢?
  最后就是日本自己了:既然占领国原谅他们了,既然受害国也不追究了,他们自己还追究个什么劲呢?既然天皇裕仁——这个“东亚圣战”头子——都跟没事人一样,他们这些被卷入战争的平头百姓又忏哪门子的悔呢?在普通日本人看来,那些在“东京审判”中受审的文武大臣已经承担了“大日本帝国”对外犯下的所有罪行。大家——扯平了!
  就这样,日本成了一个不需要为二战反思的战败国。不但如此,日本还常常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因为美国佬向它扔了两颗原子弹,以“残酷”之手段毁了它两座城,杀死了它几十万“无辜生灵”。
  不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它给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提供了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另一方面,它也让世人对日本人的民族性充满疑惑,从而无法预测其未来走向。如今,日本极右势力再度掌权,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战争阴云笼罩东亚。人们都在问,日本人会再次挑起战争吗?日本军国主义会再度复活吗?日本人会从“和平主义者”重新变成“鬼子”吗?
  今天,日本之于我们到底是什么,敌人吗?好像还不是,但肯定是仇人。敌人和仇人的区别就在于,敌人之间是利益的冲突,利益不冲突了大家就可以化敌为友;而仇人之间是情感的冲突,就算有共同利益大家也做不成朋友,最多“政冷经热”。正因为日本是仇人,所以关于日本近世的历史很难写,一不小心就写成了《讨日檄文》。在当下,《讨日檄文》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抗战早就结束了。但若不用讨伐语气,而改为理性写作,深入时代和人性,把日本人当“人”来写,偏激的愤青就会诘问笔者:你是鬼子请来的救兵吗?

  笔者以无限的热情和莫大的勇气投入到这次写作当中来,希望能做一件于己于人于国有益的好事。笔者向来以“中右派”自居,追求理性务实,这次写作也本着这样的原则。
  读史使人明智,鉴往预知未来。要想预测明日之日本,我们必须先回到“明治维新”、“大正民主”和“昭和圣战”,去探寻大日本帝国崛起与崩溃的历史答案,以充分自信和极大智慧重构日本近代史。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昔日的仇敌,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审视当下的自我。
  笔者将本书命名《走向癫疯》,这“癫疯”有两层含义,一是巅峰,一是疯癫。梨园行有句话,不疯魔不成活。那日本究竟是因为疯魔才成的活,还是不疯魔也可以成活?再有,日本是怎么疯的,从什么时候疯的,是就疯了这一次,还是历史上也疯过?诸君稍安勿躁,让我们先从“明治维新”说起。
  日期:2014-02-18 11:32:44

  上篇:明治维新
  明治: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周易》
  维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
  第一章:黑船来航
  1.后继有人
  公元1901年4月29日晚10点10分,一个男婴降生在日本东京的皇宫,他的父亲是亲王嘉仁,祖父是威震东亚的明治天皇。男婴的降生给皇宫上下带来了喜气,明治天皇十分重视这个孩子,这可是他的长孙,帝国的伟业终于后继有人了。
  当天,明治天皇就为这个孩子取了名字——裕仁。这个名字是从是三个名字中选出来的,其它两个分别为“雍仁”和“穆仁”。日本皇室男嗣的名字没有姓,且以“仁”为结尾,因此第一个字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个字表达了命名者的愿望。

  1901年,二十世纪的开局之年。到这一年,明治天皇已经在位34年了。自15岁即位以来,他和文武群臣、士农工商齐心协力,成功地把日本从一个封闭落后的邦国改造成开放朝气的帝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日本已经脱胎换骨,再也不是那个他出生时任人欺凌的东洋弱夫了。就在六年前,他——明治天皇——成功地率领日本帝国海军击溃清国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取得了“日清战争”的胜利。通过在家门口签订的《马关条约》,他的帝国获得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和宝岛台湾。赔款弥补了财政赤字,还有相当盈余,被投入军费、教育、备灾和皇室,台湾矿藏丰富、土地富饶、民风淳朴而且具有重要地缘价值,是帝国舰队南下的重要通道。打败清国之后,日本成了东亚名符其实的霸主。如今日本人迎来了崭新的二十世纪,这个世纪将成为“日本人的世纪”,一个由他明治天皇开创的世纪。这不能不让他骄傲,然而一种隐忧也从他心头升起。

  到裕仁出生时,明治已经年近半百,历史告诉我们他还剩十年阳寿。明治天皇自幼体弱,即位以后身体每况愈下。明治天皇一生有过几个儿子,但大都早夭,只有裕仁的父亲嘉仁活到了成年。裕仁出生的这一年,嘉仁亲王快22岁了,这个接班人不能让明治天皇放心。嘉仁小时候患过脑膜炎,虽然治好了,但留下了后遗症。这位亲王性情乖戾,喜怒无常,胸无城府,还体弱多病,实在不似人君。明治天皇不愿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业交给一个“准精神病人”,但他别无选择,谁让“天照大神”只留给他这么一个傻儿子呢。明治天皇只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孙子,他左盼右盼终于把这孙子给盼来了!他的富国强兵的事业能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看这孙子的了。

  “裕仁”、“雍仁”、“穆仁”,“裕”衣物丰饶之意,“雍”大方从容之意,“穆”恭敬温和之意。三字取“裕”足见明治天皇的心意,帝国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代人不动摇,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明治天皇对长孙的教育十分重视,裕仁出生两个多月后就被送往海军中将川村纯义家中寄养。川村纯义是“日本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的连襟。西乡隆盛是“维新三杰”之一,帮助明治天皇打败德川幕府建立新兴帝国。西乡隆盛面宽体胖,豪气冲天,声必言“征韩”(打朝鲜),川村纯义则不然,他白面瘦弱,阴郁谨慎。川村的仕途还算平顺,一直在海军口稳步升迁。川村纯义十分得明治天皇信任,不然天皇也不会把宝贝孙子交给川村抚养。川村接养裕仁时年岁已经很大了,都六十五了,但他还是尽心尽力抚养储君,丝毫不敢怠惰。三年后,川村去世,他被追封为“海军大将”。

  在这三年里,川村纯义对裕仁的成长产生了多大影响我们已无从考证。不过,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被抱离父母,由一个阴郁谨慎的军人抚养总不是一件幸事。不过,既然裕仁的老爸是一个精神异常的人,他的爷爷又是一个精神亢奋的人,那么,被一个谨慎的老者抚养也就算不得大不幸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