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通俗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第14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儒学真像是小孩儿们相玩耍。他们互相戏耍时,用土块做饭,用泥做汤,用木块当肉煮,看着像是做了一锅好饭,过的家家挺好,然而到晚上时还得让他娘喊:“小强,回来吃饭。”这是因为土块只可以做游戏而不可当饭吃。儒家口称上古美好而到处传颂,口说仁义而不能去为国争城掠地,弄得都是些华辩不实的东西,这也只是可以做戏看而不可当饭吃。再看结果,韩赵魏等国慕仿仁义而弄得身子骨越来越虚弱,秦国不谈仁义却越来越强壮,吃嘛儿嘛儿好吃,喝嘛儿嘛儿香……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真不是个好东东。

  并且儒说自相矛盾。孔子说:“尧为君主真是伟大呀!大得可以效仿天了。”可是尧统治时期,历山的农民互相侵占田,河滨的渔民互相争夺地。全国各地,还是官司不断。尧没有办法,只好命舜去治理。为何让舜去救败,那是因为尧有失。这跟孔子宣扬的尧的形象不是差距很大吗?楚人有个卖矛和盾的,既夸他的盾坚不可穿,又夸他的矛无坚不摧,里外都是他。儒说就是那自相矛盾之说。”

  鉴于儒学有这么多的恶劣行为,韩非在自己提交的法学修正案中把儒家列为五种社会害虫之一,其它四害分别是纵横家、游侠剑客、逃避兵役者、商人手工业者,这五种蠹虫都是应该打击消灭的对象,不在他的法律保护之内。

  日期:2015-03-10 22:31:49
  这五蠹之中纵横家的罪名是到处穿梭拉线,借引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利益。游侠剑客是违反禁令,拿着刀剑,到处乱跑乱砍,破坏社会治安。逃避兵役者是出钱雇人当兵,自己不肯效死,还影响别人的战斗力。商人手工业者是积累钱财,压榨农民,破坏社会经济基础。
  其中儒家的危害最大,他不仅直接危害国家的法制建设,还谈仁说义扰乱国家风气,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人主必须除掉这些蠹虫。
  这个世界能入他老人家法眼的实在不多,除了以上这些害虫,韩非对墨家和名家也不放过。
  他说墨家虽然博辩,但说得再多,不去耕种地,国家也得不到他们一粒粮食。对于道家学派的那个一毛不拔的杨朱,连一分钱都舍不得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韩非更是斥之无用。
  韩非有个天生的缺陷,就是为人口吃,说话有点结巴,不善辩,所以他对名家的善辩很是讨厌,撰文讽刺名家善辩的人说起来没完没了,像是郑人争年。
  说有两个郑国人争论年龄大小,这个说“我和尧帝同岁。”那个说“我和黄帝的哥哥是一年生的。”本来都是吹牛皮的无稽之谈,可俩人争论起来却挺认真,谁也不肯停下。因为最后评判二人谁说谎的根据就是看谁先停下。名家就跟个碎嘴婆子一样,这有意思吗?这叫无聊。
  又讽刺说宋国有个人叫倪说,很是善辩,论起“白马非马”来,上劲儿得很,齐国没有一个人能说得过他。可他从齐国辩论完了回家乘白马过齐国关卡,再辩解说“我骑的白马不是马,你把我当个屁放了吧”,齐国守关卡的人也不听,照样也得交白马的关税。可见名家光靠嘴上说些虚辞,有时虽能胜一国,可实际操作起来却连一个守关的士兵也蒙混不了。
  否定儒墨各家的同时,韩非也开始建构他的法学体系,要领悟韩非法学的基本精神,得掌握三个关键字:
  法,术,势。
  日期:2015-03-11 23:58:49
  这三个字都有专利知识产权。这里的法是商鞅的知识产权,他鼓动秦穆公变法,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思想。术是申不害老先生的,他辅佐韩昭侯,提出了术的方法论。
  势是慎到先生所重点阐述的驭人之法。
  什么是势呢?慎子说:“飞龙乘的云,腾蛇游的雾,这就是龙蛇的势。如果没有云雾,那么龙蛇就会与蚯蚓相同。如果没有势,君主也不过是匹夫,连三个人也统治不了。如果没有势,尧舜挨户劝说人们守法,人们会以为他是上门搞推销的,不但会和他争辩,还可能把他撵出去。”
  韩非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以法制建设为中心,以弄术挟势为基本点的君主治国思路。
  韩非对老子挺尊重,为了深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撰写了两篇专题文章:《解老》和《喻老》,借助大智若愚的老子,传达他的法家思想。

  如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这辎重车装的是什么,不用说也是道家路上用的东西。但韩非给他们全部换成了从韩国进口的法货,他解释道:“没了势就是轻,离了位就是躁。法术势就是人君终日行而不离的辎重,要铁板一块才有重量吆。”
  韩非数次给韩王上书,结果遭遇了寒流,没有被重视。没想到的是,韩剧在秦国遇到了热播。韩非的书传到了秦国,遇到了一个超级粉丝,这就是秦王嬴政。他读了韩非的书,十分想念这位韩国偶像,感叹道:“啊,寡人要是能见到此人,死也无恨了.”这话在秦王也就是感叹感叹而已,不可能跑到韩国去找作者签名,没想到这时有人在下边接嘴道:“这书是韩非所著。”
  秦王一看,说话人是大夫李斯。
  斯人已是我们的一位老熟人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