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59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就是独孤氏,一个外表柔顺、内心却无比强悍的女人。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女人,这话一点都不假。如果此时的独孤氏表现的犹豫、害怕,表现的畏首畏尾,势必会对杨坚的心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演化为一种心理负担。大家都有过这种心理体验:当自己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人鼓励和支持,做起来就会非常带劲;可如果有人在旁边唧唧歪歪唱反调,就会做得非常不顺心,即使最后做成了也会感觉身心疲惫。很显然,独孤氏很好地扮演了一位激励者的角色,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此时需要什么,所以她坚定地站在丈夫身后,绝不说一句丧气的话。她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所蕴含的风险、当然也知道一旦失败后将要承担的责任,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在丈夫这一边。有这样一个优秀的老婆,杨坚真的是要感谢上天的恩赐。

  独孤氏不仅在精神上鼓励和支持自己的丈夫,而且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她与杨坚众亲信的关系,尤其是与高颎的关系。这位女强人非常清楚这群人对于丈夫的意义,他们就好比是杨坚的左右手,离开了他们,杨坚什么都做不成。她简直把高颎等人看成了自家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而这种亲如一家的关系也一直持续了很长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高颎说错了一句话。

  而为了使自己的丈夫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她与杨坚一直都过着极为“节俭”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本来只是权宜之计,但她却真的将其当成了一种日子来过,今后很长时间都未曾改变。对于像她这种出身高贵的金枝玉叶来说,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关于这一点,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管是杨坚、还是独孤氏,他们都是家财万贯的人、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但却能一直做到勤俭持家,而且贯穿一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

  后来杨坚打赢了内战,顺利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隋朝。独孤氏也由一名普通的官太太成为一国之母。但独孤氏的本性却没有变,还是一如既往地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不仅自己如此,她还一直督促着自己的丈夫兼皇帝杨坚也如此。
  有一次,突厥人发现了一枚价值连城的明珠,想要将其卖给隋朝的王公贵族,有一位大臣就有意让独孤氏沾这个便宜,毕竟人家是皇后嘛。独孤氏却非常果断地拒绝了,并对这个大臣说道:“非我所需也。当今戎狄屡寇(突厥等少数民族的侵犯),将士功劳很大,我宁可把这些钱赏赐给有功者。”由此可见,独孤氏心胸之开阔、见识之长远,绝不是普通妇女能比得了的。

  登基后的杨坚果然遵守了当初许下的诺言(杨坚是真男人),没有再娶二房、三房,并且把后宫之事完全委托给了自己的老婆。独孤氏深深地明白后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她在丈夫的支持下,废除了三妃六嫔的惯例、严厉禁止宫中女子浓妆华服,并对她们的言行举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而且不允许宫女随意亲近皇帝。整个后宫在独孤氏的大力整治下,形成了一片静谧肃穆的气氛。
  除了管理好后宫之外,独孤氏还十分注意维护与丈夫的感情。她继续保持着自己柔顺和善解人意的天性,对杨坚极为体贴和照顾。每当黎明之时,这位皇后都会亲自侍候丈夫洗漱穿戴,然后同坐一车,将其送到朝堂;丈夫上朝,自己则在殿下静静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车返回内宫,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在内宫,她也把丈夫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杨坚每餐的食谱、每日的装束她都亲自过问、妥善安置。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良多,后世之人多认为杨坚怕老婆,对其多有不屑;殊不知,人家的夫妻感情却是如此甜蜜和细腻,历经这么多年而不改。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好老婆,即使“惧内”又如何?

  这也为我们的女性朋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究竟怎么样才能拴住一个男人的心?独孤氏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别忘了,她面对的是皇帝、是后宫粉黛三千的一国之主,而你面对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一个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男人,如果连这样的男人都嫌弃你、都要在外面找情人,你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杨坚虽然是一位大政治家,但也是一位纯正的性情中人。他没有因为自己当上皇帝就变的趾高气扬,而是一如既往地听取自己老婆的建议,丝毫不理会别人的眼光。这个男人很清楚,只有自己的老婆才是对自己最忠心、最真诚的,才是最为自己着想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带有私心的。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在后宫还是在朝堂,独孤氏都有着特殊的地位,时人称其为“二圣”。

  不管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称呼带有贬义。但事实恰恰相反,当时的人们对这位贤能的皇后是充满敬意和爱戴的,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而独孤氏也确实配的上这个称呼。
  日期:2014-10-29 14:52:56
  六十四、大隋第一夫人(四)
  自古以来,外戚都能很轻易地掌握国家大权,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例子真的是举不胜举。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的亲戚呢!
  但独孤氏却从前朝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非常清楚外戚对朝廷政权带来的巨大危害,更何况她杨家原本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外戚,而且还靠这一便利篡夺了人家的天下。所以,这个极度精明的女人坚决不让独孤家族的人来参掌大权。当然,大权可以不给,小的位子还是应该让亲戚家人坐坐的,否则也太不通人情了。
  但是,外戚就是外戚,心理感觉就是好,没多久就有一个崔某某(独孤氏的表兄弟)犯事了,而且相当严重,按律当斩。杨坚念在他跟自己的老婆有点关系,就打算网开一面。独孤氏听说后就对杨坚说道:“国家之事,岂可顾私?”可怜的小崔同学,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被推上了断头台。

  看到这个婆娘如此不通情理,其他弟弟妹妹看不下去了,你也太绝情了吧,好歹咱们也都有点血缘关系,不看僧面还看佛面呢!可这些家伙都十分害怕自己的这个老姐,只好背地里搞点小阴谋,其中有一个家伙叫做独孤陀,是独孤氏的异母弟弟(独孤信的二奶不少)。这位老兄想出了一个非常有水平的法子(当年郑绎也用过):在家里设坛施法,诅咒独孤氏。
  而他跟郑绎一样,也都笨的够可以,很快就被发现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杀吧!可这时独孤氏却出来替这个狠毒的弟弟求情:“陀若伤政害民,妾不敢言,今为妾身,敢请其命。”杨坚本来杀他的决心很大,但看到老婆如此豁达,也就饶了这小子一命。不过,这位兄台也没活多久,很快就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死掉了。
  独孤氏对自己的亲戚家人要求甚严,但对老百姓却很够哥们。史书记载,每到大理寺处决囚犯,这个女强人都会暗自流泪。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她劝谏自己的丈夫修改了死刑的处罚程序,要求判死刑一定要经过三次奏报,然后才能行刑。很明显,这样做可以减少许多冤假错案,无形中解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