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49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了麦铁杖这样的向导和前锋,再加上摸清了敌人的兵力部署。隋朝3万大军顺利过江,随即向对岸之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不得不说,叛军就是叛军,与正规军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陆军。很快,盘踞在长江南岸的叛军就崩溃了,死的死,逃的逃。杨素没有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立即挥师南下,仅用十几天功夫,苏南地区的叛乱就全部被平定,其它地方的叛军甚至都来不及救援。
  杨素没有被这点成绩冲昏头脑,而是率领大军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了钱塘江。在这里,他遇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高智慧。
  高智慧,是一个叛徒、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是一个自大狂,是世家大族中的败类,这应该是正宗史家给他戴上的帽子。因为这个家伙自不量力,竟然敢称皇帝,竟然敢跟大隋皇帝杨坚对着干,竟然想要割据一方搞分裂,这不是找死吗?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好下场的。
  但是,我却想从另一方面对高智慧做出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他是一个世家大族,是几百年来一直享受特权的阶层;他不管当权者是谁,只想这一特权能一直维持下去,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大家族。但是,这个叫杨坚的家伙却损害了他们这一群体的利益,所以他非常不满。但这种不满,并不是不可消除的,他需要的只是杨坚的妥善处置或者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最终他却只是等来了一本《五教》,一本带有侮辱性质的小册子。

  很明显,在杨坚眼里,他们只是一群还没有开化的野蛮人。
  日期:2014-10-23 21:34:37
  五十三、剑指江南(四)
  高智慧愤怒了,他要向这个隋朝皇帝证明,他们不是野蛮人,他们同样可以自己管理自己,而证明的唯一方式就是战争。所以,高智慧开始积极筹备,并秘密联络各地的世家大族。而那场谣言,让他找到了起兵的借口。
  事实表明,他的起兵是很得人心的。短短几十天,在他周围就聚起了几万士兵,有很多都是原南陈的水军。
  高智慧喜出望外,他设置百官、封赏将领,建立起了属于江南大族的国家。并且以那几万士兵为基础,建立起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军,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还因为他知道,杨坚一定会派人前来镇压。
  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隋军会来的如此之快,而苏南的友军败得如此彻底。所有这一切都说明,隋朝陆军太强悍了,要想击败他们,只能靠水上的决战,以己之长克彼之短。于是,他立即命令自己的水军倾巢出动,在钱塘江东岸摆开阵势,预备与隋军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水上决战。

  公平地说,高智慧的这一策略是非常明智的。不管他领兵打埋伏,还是死守城池,都不是上策,因为他这些临时拼凑的军队绝不是对方的对手。而他唯一有胜算的,也只能是死守钱塘江这一天险,以逸待劳,发挥自己水军的特长,以期将敌人击败在水面上或者阻挡在江对岸。从这一军事部署上,我们可以看出来,高智慧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指挥官。
  就这样,杨素的大军在西岸,高智慧的大军在东岸,双方形成了相持之势。从两方的实力对比情况来看,杨素军拥有着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不管是士兵的战斗素养,还是将领的指挥经验。而高智慧军却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水军数量比较多,而且比较善战。
  还有一点,杨素是远道而来,急需决战。所以,“眼镜蛇”首先命令军队发起了进攻。高智慧果然不是吃素的,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水军的优势,把隋军的几次进攻都顶了回去。
  没办法,杨素只好下令暂时收兵。
  正当他愁眉苦脸之时,有一名手下将领向他献上了一计:
  “浙人轻快敏锐,长于舟船,我们很难在水面上和其争锋;您应严密布阵,不和他们交战,然后给我数千精兵,暗渡钱塘江,突袭他们的营垒,使其后退不能、前进不得,则敌军必败。”
  献此计的人叫做来护儿,一代名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来护儿,东汉中郎将来歙(东汉名将)的十八世孙,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父亲都曾做地方官。但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过世了,只好去投奔自己的世母(父亲哥哥的老婆,他母亲应该是改嫁了)。还好,这个世母没有什么偏见,对他视如己出,甚至出钱让他去私塾读书。
  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年纪轻轻的来护儿就表现出来了卓然不凡的志向。有一次,他正在看《诗经》,当读到其中的一句诗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时,还是小孩子的来护儿舍书而叹道:“大丈夫在世,当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专事笔砚也!”同屋的人听到他的话,都拍案叫好。后来的事实表明,他确实没有吹牛皮。
  这件小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超级猛人班超,他也说过几乎相同的话:“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其实,当时班超的职务是官府秘书,也算是一份稳定而安逸的公务员工作,属于咱们这种人梦寐以求的皇粮饭,但他后来果断地放弃了这份工作,毅然决然投身于西域的经营,终成大业,而那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更成为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人却天天盼着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甚至为了这么一份工作而行贿、拉关系,人与人之间确实没法比啊。大家不要误会,在此并无贬低之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可强求。只是奉劝一句,当你选择了那份安逸的工作时,就不要再心存抱怨了,因为你原先所做的决定已经说明,你不是班超那样的人,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淹没在人海中的普通人。

  长大后的来护儿,更是仪表堂堂、文武并举,而他也一直有征战沙场、博取功名的志向。但一件事情的发生,却差点毁了他的整个前程。
  原来,他的世父(父亲的哥哥)跟同乡的世家大族陶某一直都有矛盾。在一次争执中,陶某竟然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把来护儿的这位世父给打死了。

  来护儿的世母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经常伤心流泪,一方面算是怀念自己的丈夫,另一方面则痛诉这个陶某的恶行。在这位世母无意的教育下,来护儿对这个陶某非常怨恨,再加上不忍心看自己的世母这么伤心难过。于是,他狠狠心下了一个决定。
  一天,陶某家办婚事,整个家族喜气洋洋。正当大家开开心心喝酒祝福时,突然一个人闯了进来,而且手里握了一把大刀,直奔陶某而去,一刀将其砍为了两半。整个过程太过突然,而场面又太过血腥,因而所有的宾客和奴婢都被吓着了,大家都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杀人的家伙扬长而去。
  没错,这个人就是来护儿。让你婚事办丧事!可见他对这个陶某有多怨恨,同时也说明这位老兄确实是个狠角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