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46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干什么?现场办案。一个地方为什么会难以管理,为什么会出现众多刁民?监狱里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
  于是,让人惊讶不已的一幕上演了。人家新官上任都是先大吃海喝一顿,他却是把监狱当成自己的家,而且一待就是十几天。不仅将常年累月积下的案子全部判决完毕,而且还深入了解案情所折射的社会积弊。
  回到衙门后,辛公义开始针对当地的情况,大刀阔斧进行整顿,并且大力提高办案效率。而他办事效率之高、办事之认真,也让我们汗颜。比如,对于新受理的案件,他大多都能做到当堂结案;如果不能立即处理,需要囚禁嫌疑犯的,他就在厅堂住宿,不肯回家,直到将案子搞清。
  这么搞下去,他的属下们受不了了,以前过得多舒服,现在不是要人命嘛。于是纷纷劝自己的上司:“办理公事有一定的程序,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辛公义也回答的非常干脆:“作为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怎么能把人囚禁在监狱而自己在家安然睡觉呢!”若不是如此爱民,又怎会说出这么感人的话?
  也正因为这种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很快,弁州的治安情况大为好转。和这么一位好官对着干,连刁民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更何况,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刁民,只是以前的官吏管理不好,才使得大家变成了蛮不讲理的刁民。
  到后来,当有人想要打些小官司时,乡里父老马上就会进行劝阻:“这种小案子,怎么能劳烦咱们大人!”
  爱民者,人恒爱之。能得到百姓如此拥护,辛公义这辈子真的没有白活。
  最后,辛公义病逝于任上,时年62。
  究竟什么样的官才算是一个好官?不仅我们在苦苦思索,就是在古代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包拯、海瑞无疑是好官中的明星,他俩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好官类型。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类型,好官永远是稀缺资源,而贪官污吏却是杀一批来一批,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贪污并不可怕,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来加以约束。可怕的是人的心态、大多数人的心态,这才是最让人心寒的。当大多数人面对诱惑,却能心安理得地认为“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时,这种心态便形成了。
  我不敢奢望这一章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曾经有一个人,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敬业、那么的爱民如子。我想,我们即使做不到那样,我们也应该从心里记住他。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

  日期:2014-10-23 21:27:25
  五十、剑指江南(一)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全国都统一了,理所当然的就应该施行一样的政策、一样的法律,如果可以随便搞“特区”,那就不叫统一了,那叫割据。
  杨坚深知,要想管理好南方广大地区、革除陈叔宝统治时期的积弊、推行均田制,就必须要进行一场大的变革。而要进行大变革,就必须要进行一场大换血。于是,他果断地换掉了原南陈的官吏,换上了吏部选派的官员。这部分官吏承担着两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一是要宣扬大隋的法律,二是要大力推行均田制。杨坚乐观地认为,这是为南陈百姓着想,一定会得到大力拥护,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但残酷的事实表明,杨坚的想法太简单了。

  隋朝官吏的做法很快就损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这部分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里边的“王谢”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两个姓氏:王和谢。王家和谢家就是世家大族中的集大成者,而其中最为光辉耀眼的两个人物王导、谢安,都曾做到了宰相之职,把持朝政几十年。“王与马,共天下”,以至于普通老百姓只知道有王谢,而不知道有皇室。可见,世家大族权力之大、势力之可怕。
  世家大族的成因、发展以及兴盛、消亡,具有非常复杂的过程和社会背景,要是正儿八经写下来,估计能出一部几十万字的博士论文。咱不是写博士论文,所以我将用尽可能短的篇幅,来勾勒一下这个阶层的全貌。
  世家大族最初应该是起源于“家庭”。一开始的时候,这种家庭非常小,只有几个人,但是经过若干代的繁衍生息,这种原本很小的家庭慢慢变的庞大起来,而且聚集在一起居住,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族”。此时的 “族”,还不能算是世家大族,还仅仅是具有了雏形。

  接着,由于战争或者其它因素,这个“族”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栋梁之才,进入国家权力层,把持国家重要职位。而这些部分人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大力吸收本族之人进入国家政权,长久下来,整个国家政权中就充斥着该族的人。
  于是,世家大族就形成了。(我讲的非常笼统,有兴趣的人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大家可以看出来,世家大族的形成与人才选拔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隋唐科举制出现之前,政府选拔人才,一直采取的是“举荐”的方式。也就是说,不管你这个人多牛、多猛,都要有人举荐才行。否则,哪怕你有诸葛亮之才,也只能老死山林了。“举荐”制有好处吗?当然有,而且也确实出了很多人才,比如前面说过的李德林、陶侃,都是被举荐上来的,他们不仅学识好,而且人品也绝对一流。
  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渐渐地超过了其优点。原因很简单,有门路、有背景、有关系的人会越来越吃香。试想一下,谁会愿意举荐一个毫无瓜葛、毫无利益关系的人呢?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种感觉,咱们现在的社会选拔机制又回到了“举荐”的时代?那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根本不需要找工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进入政府机关,而且前途一片光明;而那些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人,只能在城市里过着可怜的“蜗居”生活。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那是因为那些人不是名校出身,要是名校出身,肯定能找到好工作,比如那个某某某。我只能说,提出这种疑问的人,还是不了解现实社会,其实不管你是名校也罢,普通学校也罢,你所找到的那份工作,仅仅是一份极为普通的工作,将来顶多是某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顶多成为一个所谓的“中产阶层”,或许工资是挺高的,但是却永远没有机会进入决策层。在中国的社会,其实是“权大于钱”的,对此我想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再往下发展,世家大族举荐人才不再局限于自己人,而是开始举荐其它世家大族的人,甚至于连娶老婆也都是挑选其它大族的闺女。长期以往,这些世家大族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牢固的亲戚和私人关系,外人想要插脚,简直是难如登天。史学家给他们起了一个形象的称呼:门阀。
  那么,世家大族有什么优势呢?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阶层所具有的让人瞠目结舌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在地方上,他们占有大量田地和奴婢,施行“庄园”制经济发展方式,而且每个庄园里都有自己的独立武装,少则几百,多则上万,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而庄园主就如同是皇帝,对庄园里的事务具有绝对的权威。难怪一代田园诗人谢灵运(世家大族谢家)不愿意做官,而愿意在家里做地主,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不会去做那处处受人掣肘的小官,当个庄园主多逍遥。更狠的是,他们竟然不用交税,收入完全归自己所有,比现在的“特区”牛气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