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12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魏国人翻起脸来比翻书都快,这个行为有点过分。它应该也替自己找了一些借口,比如,秦国行事太冲动招惹了齐国,秦国离齐国很远,它又不怕齐国报复,反正齐国打不着它,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跑不掉的魏国,等等。我认为,这些借口都只是借口而已,魏国这么干脆的和秦国划清界限,是因为它本来就不准备和秦国长期做盟友。大概这个时候的魏惠王已经重病在床,魏国确定魏惠王这次应该挺不过去了,所以它开始预先为新联盟的成立做准备工作,和秦国解除盟约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你总不能和盟友说掰开就掰开吧,总还得有一个理由,秦国的战败就给了魏国这个理由。

  日期:2015-01-25 22:49:54
  这两年时间里,表面上看来秦国和魏国是盟友,它们站在一起,和齐楚形成对峙局面,张仪已经非常接近他的外交目标。其实不然,秦魏和真正的联盟还差的很远,它们在各做各的事,各走各的路。秦国的目标是借这个机会把战略计划往前推一大步,同时彰显自己的领导风范。魏国的目标是依靠秦国的力量来度过眼前的难关,和秦国结盟是一个权宜之计,它已经准备自己做领导了,韩国和赵国已经被它看做下属力量,将来要在魏国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当然它不会让自己和韩国跟随秦国的领导去进攻齐国或者卷入其他战争。秦国通过魏国去攻打齐国,它愿意提供方便,因为秦,齐,楚互相攻打,互相消耗兵力是魏国所喜闻乐见的,只要不把韩,赵,魏三国的力量牵扯进去就行。

  秦国忙着和魏国近距离加强关系的同时,魏国却一直在忙着和韩国赵国频繁沟通,交换意见。它早就规划好了,魏惠王一去世新联盟就可以成立,到时候它将是唯一的领导,它并没有给同样自居为领导的秦国在这个联盟中留一个位置,所以秦国被踢出去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日期:2015-01-26 23:33:42
  前319年,生命力顽强的魏惠王终于在许多人的期盼眼光中离开了人世,这些眼光既有来自本国的,也来自其他国家的。现在,我们可以来回顾总结一下他漫长的半个世纪执政期间所创造的主要“业绩”。他即位后不久,就被秦献公多次打的大败。在著名的桂陵,马陵之战中,他的主力部队连续遭到齐国的歼灭。徐州相王中,他被齐国所利用,而且一利用就利用了11年。五国相王中,他又过于自大,给魏国招致不必要的损失。魏惠王总是那么的雄心勃勃,活力充沛,力争上游,然而,奇怪的是,这样性格的一个人带来的结果却也总是事与愿违,把一道道不断衰弱的里程碑留给了他的国家。

  深入考察魏惠王的一堆失败案例,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所犯下的一个巨大战略性错误。他没有认识到一个基本问题,魏国身处的环境和韩国一样凶险,身边有两个盟友的保护对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几十年时间里,他都把传统盟友赵国和韩国视为扩张目标或者敌人,对它们不断发动战争,造成了三晋国家的严重内耗和分裂瓦解。而同一时期,三晋周边的几个国家,秦国,齐国和楚国,都在努力抓住魏惠王提供的机会茁壮成长。魏惠王刚即位的时候,魏国还是公认的最强国,到了魏惠王统治的后期,争霸天下大赛的主要选手已经变成了秦国,齐国和楚国。对于这个时候的魏国,无论秦国和齐国表面上显得有多么的尊重,它们的内心深处也只是把魏国当成一个应该想办法加以利用的棋子而已。用现代的话来说,魏惠王的统治时期是一个霸权从中央地带向周边地带转移的时期。到了生涯末期,魏惠王才开始去重建三晋联盟,只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他醒悟的实在是太晚了。

  日期:2015-01-27 21:43:48

  魏惠王还没有过世的时候,也许就在秦国刚被踢走后不久,魏国迫不及待的把公孙衍和惠施这些人请了回来,让他们来组织管理很快就要正式成立的新三晋联盟。应该说,魏国对公孙衍过去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相当满意的,公孙衍主持的五国相王失败了,但魏国知道真正的问题出在魏惠王身上,而不是公孙衍身上,所以魏国并没有因此怪罪他。不仅不怪罪,而且还要升他的职,公孙衍被任命为联盟大军的总指挥,达到了一生当中权势和荣耀的顶点。

  张仪,公孙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在这句话里,他们两人是齐名的。其实,这是多年以后才做出的总结,一直到前319年为止,公孙衍的国际威望和名声远超张仪。他在秦国任职期间,几年时间里就给秦国扩张了大片土地,而张仪不仅没有扩张土地,还把一些土地还给了魏国。公孙衍在魏国任职期间又击败了赵国,而张仪指挥的攻齐战役以失败告终。张仪在外交工作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这一领域也是只见开花不见结果,魏国总是自作主张,想干嘛就干嘛,事实证明,秦国的极力讨好对它产生不了一点影响。从任何角度来看,已经在秦国掌权10年的张仪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如果张仪这个时候离开秦国到六国去求职,他求得理想职位的希望仍然是渺茫的,反倒是公孙衍会很抢手。大家都觉得秦惠王看人眼光不行,把能力强的一个放走了,留下了一个能力弱的,这就是为什么被秦惠王赶走的公孙衍却被魏国当成宝贝的原因。

  日期:2015-01-27 23:32:32
  魏惠王的葬礼举行完毕之后,韩,赵,魏三国的领导人都不禁擦了把汗,拖延了很久的联盟终于正式宣告成立了。三晋联盟在战国前期曾经所向无敌,尽管重建过程费尽波折,它的成立依然称得上是影响国际局势的一件大事。接下来,如愿当上领导的魏国派人去询问其他国家对于新联盟的态度。“我们现在有了当今天下最强的一个联盟势力,请问贵国有什么看法啊?”于是,三晋以外的四个国家开始挨个投票了。

  齐国和燕国没有多考虑,很快就投出了自己的一票。齐国的票上是大大的两个字:反对。谁挡在齐国追求战略目标的道路上,谁就是齐国的敌人。齐国的态度如此之强硬,魏国也怒了。这个齐国还讲不讲道理,它已经欺负赵国这么多年,到了现在还想继续欺负下去,赵国到底怎么招它惹它了?我们魏国现在和赵国公开结盟,就是在表明我们保护小弟的决心,齐国却还是不依不饶,这么说齐国岂不是也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算了,走着瞧吧。

  燕国的一票在魏国的意料之中:支持。燕国从来都不想得罪人,更不想得罪强大的新三晋联盟,而且五国相王的时候燕国还欠了魏国一个人情,它肯定投支持票。至于同样参加过五国相王的中山国,它已经回到了齐国的怀抱,在那里安心的做它的附庸国,不再胡思乱想,也不再做任何可能让齐国发火的事情,所以问都不用问它。
  日期:2015-01-28 23:09:56
  没过多久,秦国也把它的票扔到魏国面前:反对。秦国原本就判断齐国应该也会反对,看到齐国投的票后它完全放心了,和齐国一样,秦国认为战略利益最重要,这一点上必须寸步不让,而且秦国对不久前魏国断然撕毁盟约的行为很是恼火,所以这次它毫不客气的投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票,这一票意味着秦国决心和齐国联手,掐死这个刚刚诞生的联盟,魏国不知道它接到的是死刑判决书,它只是觉得事情有点不妙了,一向对魏国笑脸相迎的秦国这次态度完全不同,变的和齐国一样的敌对,一样的强硬,看来未来日子中联盟遇到的考验不会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