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10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18 22:49:37
  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在位时间很长,他开始做国君的时候魏国还很强大,当初就是他发动了桂陵,马陵之战,想让魏国独霸天下,看的出来,他是个不甘寂寞,雄心勃勃的人,而且还是个做老大做惯了的人。如果有机会,他的选择会倾向于重新做一个威风八面的联盟老大,而不是做其他强国的跟班。由于近来的遭遇,魏惠王觉得魏国的真实号召力可能比自己以前保守的估计要更高一些,所以他派出公孙衍四处活动,看看魏国的号召力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能够把多少国家拉进一个以魏国为首的联盟,结果魏惠王发现以前的自己还真是过于保守了,公孙衍的外交活动效果非常之好,韩国,赵国马上表示愿意加入联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一向不怎么搭理人的燕国也愿意参加,甚至公孙衍还成功地挖了齐国的墙角,把它的附庸国中山国争取过来,这就真的是意外惊喜了。

  新联盟包括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国家外加中山国,也就是说,秦,齐,楚三大国之外的几乎所有国家都积极响应了魏国的号召,其声势之浩大令人生畏。如果这五个国家组成联军发起攻击,秦,齐,楚中的单个国家显然都不是对手,它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联手了。张仪和齐、楚大臣在齧桑相会,商讨怎么去应付这一即将出现的严重威胁。对于五国相王,齐国的感觉是既出乎意料又令人震惊,这个事件完全破坏了它的既定战略,把燕国,赵国和其他三个国家绑在了一起,现在它不能再继续去攻打孤立的赵国,将来它也不能指望去吞并孤立的燕国,而且它还失去了一个很有用的附庸国,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日期:2015-01-18 23:38:52

  齐国的战略从根本上被破坏,秦国也一样,秦国的战略是借力打力,借着齐国战略的势头来牟取自己的利益,齐国的战略进行不下去,秦国的战略也就被终止了。所以,即使五国联盟不去进攻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国家也不会容忍它的存在。齐国跑去联络魏赵燕三国,看看有没有可能和它们一起迫使中山国又把王号废除掉。它对外公开宣称的理由是,中山国只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弱小,没有资格称王。其实齐国的目的是想在五国联盟内部制造分歧,挑起矛盾,瓦解这个联盟。它的不良用心最终被各国所看穿,没有获得什么效果。

  但是,感觉最紧张的是楚国。楚国发现老对手魏国现在领导着一个巨型联盟,它认为,等到魏国把这个联盟的庞大军队组建完毕后,最有可能第一个遭到攻击的目标是楚国,到时候楚国就遭殃了。毕竟在五国相王之前,齐国,秦国和魏国的关系都还是比较良好的,而楚国和魏国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的。既然如此,先下手为强,楚国抢先对魏国发起了攻击。楚国军队在襄陵打败魏军,并且占领八个魏国城池。

  日期:2015-01-22 17:01:41
  魏国被楚国打败不奇怪,奇怪的是,魏国是独自被楚国打败的,眼看着魏国丧师失地,没有一个国家来支援它。下一年,魏国又遭到秦国的进攻,它丢失两个城池,秦国进攻的时候,魏国也只能独自抵抗。
  在一阵忙乱中,秦,齐,楚都做出了各自的反应,然后它们才愕然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根本就没有什么以魏国为首的五国联盟,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盟,自始至终就只有魏国一个国家在孤家寡人的战斗。这时人们不禁感到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国的众多盟友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想要知道魏国为什么被这么多国家放鸽子,需要先知道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参加五国相王。我们先来看看燕国参加五国相王的目的。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最先称王,前334年,齐国和魏国在徐州相王,前225年,秦国,韩国,魏国互相承认王号,而这一次魏国发起的相王运动,韩国和赵国都已经确定会参加,如果燕国再不参加,战国七雄里面就只有它没有称王了,别人都晋升王国,只有它还停留在侯国的级别,以前大家都是同等待遇,现在燕国见到谁的面都要平白无故的低人一等,这是划不着的。所以我估计,燕国参加五国相王只是想搭上末班车而已,它并没有改变传统国策的意思。燕国的传统国策就是闭关自守,不和任何国家为敌,也不和任何国家结盟。在这种国策的指导下,燕国不可能成为魏国的真正盟友。直到后来燕国被齐国灭掉,有了一次刻骨铭心的亡国教训之后,燕国才会去改变它的传统国策。

  日期:2015-01-22 18:21:37
  再来看中山国,中山国出身于戎狄游牧部落联盟,它是一个自己慢慢地发展起来的国家,而不是由周王分封所建立的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它都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和等级,公侯伯子男,它哪一级都不是。和过去的秦国一样,中山国一直都被华夏各国当做夷狄另眼看待,几乎没有参加国际外交活动的机会,但是秦国至少还有一个周王给的合法身份,中山国连这个都没有。而中山国后来又引进了儒家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就让它对名分的渴望变的越来越强烈。同样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它对跻身于各国所承认的文明国家行列也产生了强烈渴望。

  五国相王给了中山国难得的机会,参加一个有许多国家参加的热闹的外交大Party,在会上它将以平等身份和魏,赵,燕这些大国交往,它还可以获得一个名分,并且是可能获得的最高级名分。同时,它也可以享受到高规格的华夏族传统礼仪,比如称王时举行的“乘夏车,称夏王"之类的仪式,这就等于默认它的文明国家身份。五国相王一举满足了中山国的全部梦想,所以它不惜冒着把宗主国齐国惹恼的风险,不惜和齐国暂时断交,也要来参加这个活动。

  日期:2015-01-22 22:55:58
  中山国和燕国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称王的利益,它们对服从魏国的号令毫无兴趣。五国相王后不久,中山国就心满意足的重新回去做齐国的附庸国去了,燕国也重新回去继续做与世无争的宅男去了。它们的行为有点象是买了东西不付钱,可以说把魏国摆了一道,但是无所谓,魏国实力不强,为这种事报复它们?魏国还没有这种能力。
  韩国不一样,韩国是真心想和魏国结盟的,韩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凶险,身处多个诸侯国的团团包围之中,和魏国结盟是它长期形成的一种用来自保的传统国策,但它没想到,魏国出了一个野心大到连韩国都不放过的魏惠王,他在马陵之战中发起全面进攻,想把韩国一口吞掉,魏惠王的计划没有成功,这场战争却给韩国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马陵之战后没过几年韩国就决定和魏国改善关系,但它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原谅过魏惠王,它的内心想法是,魏惠王在位时间已经很久,年纪很老了,先和魏国改善外交关系,等到魏惠王一死,魏国换一个最高领导,到时候立刻就可以和魏国缔结真正的联盟。从此以后我们看到一个奇特现象,魏国所有的外交活动韩国都鼎力支持,而魏国所有的军事行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韩国都没有提供过一点点帮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