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日记:三国原来可以这样读》
第27节

作者: 口合口合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02 11:42:34
  二十五 手段目的论
  原谅我为了一个丑陋的人说了这么多的废话,相比于他,我觉得董卓的事情更让人深思和寻味,毕竟,他才是当下能决定别人的人,包括吕布在内。
  董卓进京后不就便废掉了皇上,改立了陈留王为帝,这个消息让我们哥仨都惊呆了。大哥是见过世面的人,但当他从路人甲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后当场便傻了眼,愣了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废立皇上?乖乖,他董卓还真牛!

  不过比较搞笑的是,满朝文武,只有两个人站出来反对了董卓。大哥是没猜中开头,却猜中了这一点。按他的说法,想废皇帝的人多得是,王芬就是一个,只是大家都没这个本事,也不想惹一身骚;董卓好不容易五六十岁才登上权力的最顶峰,居然还来这么一手废掉一个已经算是废了的皇帝(大将军家死光了),真是吃饱了撑了没事做。
  第一个反对董卓的人是司隶校尉袁绍,据说他当场和董卓闹翻了,然后仗剑走出了朝廷,很帅地跑到河北之地起兵反董了。大哥说这剧情应该是谣传,如果董卓真能容忍袁绍这么潇洒,那估计就不会有人买他的帐了。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袁绍偷偷摸摸溜出的洛阳,起码也是买通了关系跑的,不然,这几百年来耍帅仗剑走天涯的有几个有好下场?
  然后就是卢老师了。据说卢老师在中央部长以上级别的会议上很委婉地表达了对废立皇帝的反对,结果董卓就要拉他下去砍头。大哥说董卓这人虽然很大气,但有些缺心眼,比较记仇。当年卢老师在河北打张角打得好好的,董卓一去替补就全乱了套,丢脸丢大了。人嘛,总有些坎过不去,董卓的坎就是黄巾之乱的这档子事,所以他连带着对皇甫嵩和朱儁也有意见。自己没本事又羡慕嫉妒恨有本事的人,这也算是人类的天性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愉快地被决定,接着便是陈留王万岁万万岁了。
  随后董卓便开始不断地给自己加官进爵,先是从并州牧变成了司空,总算是做了一回三公,但董卓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参考萧何相国旧例,让新皇上册封他做了相国,上朝可以慢悠悠地走,同时还能够佩剑,这已经是我朝臣子的最高待遇了,但是他仍然不满足,想着法子地给自己脸上贴金,甚至坐上了只有皇上才有资格坐的专车,这简直是篡逆之举!
  过过官瘾倒没什么,逾制神马我其实并不在乎(反正跟我没关系)。董卓让我关某所不能容忍的是,他对自己的手下毫不约束,结果这群人整天有事没事就到洛阳附近烧杀抢掠老百姓,有的甚至还砍了乡亲们的脑袋回去谎称是打了胜仗归来。如此惨无人道的行为,已然天怨人怒,也难怪天下英雄都要起兵反他了!
  不过大哥却在一些别的东西上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那是我们在路上打听到了一系列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哥细细浏览过后突然问道:“介,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问题?”
  “问题,什么?”
  他指着一份最近的人事调动表说道:“这些新上岗的人的名单,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粗略看了一下,自十常侍之乱以来政府确实新任命了一系列的官员,其中就包括蔡邕在内。至于其他人物,都是一些常上头条的知名人士,不过也只是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的那种。
  我实在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于是问道:“很正常的一份名单啊,都是最近几年民间呼声比较高的政治精英,有问题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大哥说道,“既然董卓这么操淡,这么大逆不道,怎么选用的官员都是这些好东西?”
  听大哥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诡异了起来。是啊,以往大将军或者常侍们一当道就是一波又一波地任人仅唯亲、选贤不举能,现在他们都死了,董卓居然把那些被打击的人物给一个个地拎回来委以了要职,这也太不正常了吧!
  “会不会是作秀?”益德问道。
  “不可能。”大哥说着,指着另一份天下群雄申讨董卓的檄文,说道,“你们看这里。”
  那是檄文落款签名的地方,在那儿,我看到了袁绍、袁术的名字,但更多的则是另一些人——那些刚刚还在政府人事调动中出现的人名。
  “如果真的是作秀,这群人怎么会有能力摆脱董卓的控制而起兵造反?”大哥说道,“你们看,这里有军队干部,有地方大员,都是实权在握的肥差,董卓看走眼一次也就算了,连着看走眼这么多人然后放他们出洛阳,用自己的权力武装这些人让他们起兵反对自己,这不坑爹嘛!”
  “那是怎么回事呢?”我问道。
  “真相只可能是……”大哥眉头紧锁地说道,“董卓是真的想和这群政治精英们一起打造一个新时代。”

  这脑洞实在够大的,我一时没转过弯来:“大哥你在说什么啊?董卓明明是篡逆之臣,这难道还要翻案吗?”
  “这两者难道矛盾吗?”大哥反问道。
  “什么意思啊?”
  “天下这么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董卓未必不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所以他想打造一个美好新时代,这不正常吗?董卓以前既不贪财也不恋色,当年的高祖皇帝也是如此,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帝国最高的权力,想匡扶一下世道,解决一些问题,这不是很合情合理的想法吗?”
  “说的也有道理……”
  “所以废立是一码事,废立的目的又是另一码事,不能同一而论。”大哥说道。
  “嗯嗯,大哥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件事来了。”益德插嘴道,“我小时候家里来了个流浪汉,家里施舍了他一些食物,他很感激我们,于是便对我们说他是一个术士,因为我们对他有恩,所以愿意向我们透露一些天机。他就说四百年后将有两位君主先后出现,两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都是先帝的次子,都曾立下不世之功,都因为无法继承帝位而烦恼,都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并逼迫父皇将皇位传给了他。但是第一个君主上台后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最后被群起而杀之;第二个则以史为鉴,与民休息,乃至四方来朝,连蛮人们都尊称他为‘天可汗’。那位术士最后的总结和大哥也一样:手段是一回事,目的是另一回事,不可同一而论。”

  “嗯。”大哥说道,“所以当年王莽要是改革成功,或许生活在新朝下的人民会比大汉朝下要好,那么这就无所谓篡逆不篡逆;但他失败了,那就怨不得别人骂他。现在董卓也是想搞些好政绩出来,只是看起来他的团队们比较坑爹而已,但成功与否还未可见分晓,不能过早下结论。”
  已经习惯了大哥讲话的反动,所以我也只是弱弱地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跟着走。”他说道,“既然天下还没有被设定好,那我们总是会有机会的。看,公孙大哥的地盘就快要到了!”
  幽州总算就在眼前了,但此处会是我们的归宿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