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36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01 08:12:55
  ◎ 〇 真的汉子——苏武的故事 & 降人李陵、李广利最后的结局(下)
  在北海,一开始没有东西吃,苏武就挖掘野鼠、草籽吃。每天牧羊的时候,仍然拿着他作为使臣的节杖,上面的毛都脱落光了,他依然每天持节牧羊,表示不敢忘记自己的使命。
  苏武在汉的时候,和李陵两个人是同事,关系很好。李陵投降匈奴以后,一直不敢见苏武。

  过了很长时间,单于派李陵到北海来说服苏武。李陵为苏武摆酒奏乐,推心置腹的对他说:
  “单于听说我和你以前关系很好,所以特地派我来告诉他,他很想诚心诚意地对待你。
  汉,你终归是回不去的,徒然苦了自己。这地方空无人烟,你的信义又有谁能看到呢?
  你兄弟二人,先前就已经因罪自杀,我来的时候,您的母亲已经过世,您的夫人年纪轻,听说已经改嫁别人了。
  只剩下您的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已经十来年了,还在不在人世,都不知道。
  人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何苦这样自己苦了自己呢?
  我刚投降匈奴的时候,好像发狂了一样,自己痛心背叛了汉,还有连累老母亲被关进了监狱。
  你不愿意投降的心,又怎么可能超过我呢?而且皇上(武帝)年纪大了,行事无常,大臣完全无罪被灭族的,都有好几十家。
  你就算回去了,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危。您这到底是为了谁呢?”
  苏武说:“我自己心甘情愿,这样做了没有遗憾。请你不要再试图说服我了!”
  李陵和苏武又一起喝了几天酒,说:“苏武啊,你就听我一句劝吧!”
  苏武说:“我自己料定必死,已经好久了。如果您必定要劝降我,那就请饮罢这酒,我就死在你面前!”
  李陵见他一片至诚,不觉间泪下沾湿了衣服,叹息道:“你是真的义士啊!我和卫律这些投降的人,罪过上通于天!”
  于是离去了。临走之前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总算留了些食物给苏武。
  后来,李陵又来到北海边,告诉苏武武帝刘彻去世的事情。苏武向着中原的方向痛哭,哭到吐血。
  这时匈奴的单于也死了,又立了新的单于。新的单于母亲行为不正,常常害怕汉来攻击匈奴。于是卫律出主意说与汉和亲。

  汉使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被扣留的苏武等人。匈奴人骗他们说,苏武已经死了。
  后来汉使又来到匈奴,常惠偷偷的找到汉使,教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打猎,射到一只雁,脚上绑着丝绸,上面写着苏武在某泽中。”
  汉使听说了,大喜,就照着常惠的话责怪单于。单于吃惊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支吾了半天,最后只好承认:“苏武等确实还没有死。”于是把苏武放了回来。
  李陵摆酒祝贺苏武说:“这次您回去,既扬名于匈奴,又对汉室立了大功,就算是古代书里记载的那些人,又怎么能比得过你?
  我虽然没什么才能(古代人喜欢自谦),如果汉当初赦免了我的罪,让我的老母亲仍然活着,我也愿意忍辱负重,寻找机会报效汉室啊。
  结果汉把我的整个家族都杀了!还有比这更残酷的杀戮吗?我还有什么指望呢?现在已经没办法了,不过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心意罢了!”
  李陵泪流满面,就此与苏武告别。
  单于召来当年苏武的使团成员,除去已经投降和死亡的,还剩下九个人在,都跟着苏武回到了中原。
  到了京师,已经是汉昭帝的时候了。昭帝诏命苏武,用太牢这种最隆重的祭祀之礼,祭拜了武帝,表示完成了任务归来。
  封苏武为典属国的官,薪水按照中二千石的品秩,另外赐给了苏武二百万钱、公田二顷,还有一所住宅。

  苏武在匈奴一共被扣留了十九年,去的时候正身强力壮,回来的时候,头发胡子全部都白了。十九年,都没能让他屈服投降。真是一条汉子!
  尾声:昭帝这时候是霍光、上官桀受武帝遗诏,辅助还年幼的昭帝。霍光、上官桀以前都和李陵关系很好,这时候让人去招李陵回汉来。
  李陵说:“回去是很容易,但是大丈夫不能一再受辱!”于是终于老死在匈奴。
  如果你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你会做李陵,还是苏武呢?
  日期:2014-11-02 08:26:08
  ◎ 〇 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与儿子最后的结局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武帝比较迷信,始终相信鬼神的存在,他的一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金钱在寻找神仙上。
  他迷信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用鸡骨头占卜的那些东西他都信。越族巫师信奉的那些众鬼,他也命令祭祀。

  上行下效。有了这样的皇帝,不能怪臣下后妃都变的比较迷信。首先是各种方士、巫师、女巫都纷纷聚集到了京城,用各式各样的巫术骗人。
  这股风气传到宫中的结果就是:宫中的后妃们为了争宠,纷纷在屋子里埋下小木头人,诅咒别人。这就跟《红楼梦》里马道婆和赵姨娘玩的那套把戏一样。
  巫术有没有效果暂且不去管它。只要是个人,谁也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这样诅咒,更何况是皇帝呢?
  故事正式开始。那是武帝65岁的时候,他在宫中,有天看到一个带着剑的陌生男子。这在宫中是多么不寻常的事啊,宫廷守卫森严,等闲的人怎么能进得来呢?
  武帝命人捉拿这个陌生男子,这个男子扔掉剑就逃跑了。一众卫士们追赶,居然没追上,让他跑掉了。

  武帝大怒,这还得了,宫中进来个带武器的人都抓不住,下次我还怎么安心睡觉啊,不是要让人闯到我寝宫来刺杀我,都没人拦的住吗?
  于是,他下令处死了宫殿的门卫,征调了整个京师附近的骑兵,搜索上林苑,同时还关闭了京师的城门进行搜查,整整持续了十一天。
  当时的丞相名叫公孙贺,他之所以受到皇帝的宠信,是因为夫人的缘故。他的夫人名叫卫君孺,是卫子夫的姐姐~
  但是他的儿子公孙敬声不是个东西,担任太仆的时候,竟然擅自挪用军费一千九百万钱,被人发现了,逮捕下狱。
  武帝这时正在各地紧急通缉一个人:阳陵的大侠客——朱安世。但是没有人抓到。
  公孙贺为了救儿子,决定主动承担捉拿朱安世的棘手工作,将功折罪。武帝同意了。
  后来,公孙贺果然逮住了阳陵大侠朱安世。但是这个人既然被大家叫做大侠,果然是有本事的啊。
  他被抓住了,不但不沮丧,反而笑着对公孙贺说:“抓了我,丞相您要倒大霉了!不止是您一个人,恐怕您公孙氏全族都要倒霉了!”
  公孙贺这时候还不知道,朱安世这番话意味着什么,一心只想着救儿子,所以铁面无私的把朱安世捉拿进了监狱。
  朱安世会这么说,自然是有所指的。他从狱中上书给皇帝,上书的内容让人大吃一惊,所有的人都不敢截留,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武帝手中。
  他说的内容是:“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他知道皇帝将要去甘泉宫,就让巫师在驰道上埋了木偶人,用于诅咒皇帝,上有诅咒的恶言。”
  武帝气的发抖,派人去驰道上挖,真的挖出了带有诅咒之词的木头人。这事让他如同做噩梦一样。
  他处死了公孙贺父子,并且灭了他们公孙一族。甚至与之牵连的卫子夫两个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还有卫青的儿子卫伉,全都被处死。

  但饶是如此,噩梦一样的影响终于还是留下了,并且导致他自己家破人亡,太子刘据无辜被逼死,皇后卫子夫被迫自杀。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日期:2014-11-02 08:27:02
  武帝是29岁时,才有了刘据这个儿子,在古人里算是相当晚得子,所以对他非常喜爱。
  但是刘据长大以后,性格更多的像曾祖父汉文帝刘恒,温和仁慈,宽厚谨慎。武帝有的时候也会遗憾他不像自己那么能干。

  当时武帝的另外几个妃子:王夫人、李姬、李夫人也陆陆续续为他生了四个儿子。武帝也都非常宠爱。
  不知不觉间对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的关爱就减少了。他们俩常常就有不安的感觉,怕武帝废了太子,另立别的儿子。
  武帝察觉以后,对大将军卫青说:“我之所以四处征伐,是形势逼人,不得不如此。但是我并不希望我的后代也这样,那样就会重蹈秦灭亡的覆辙。
  我想要的继承人,是一个像文帝那样的人。太子性格敦厚安静,能让天下安定。要论继承人,还能有谁像太子那样,让我放心呢?
  我听说皇后和太子常常觉得不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样啊?希望你把我的意思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心。”
  卫青听了立刻叩头感谢。卫子夫听说了,也向皇帝表示感谢。
  那时候,太子每每劝武帝不要四处征伐,那么辛苦,武帝总是笑着说:“我辛苦一点儿,把安逸留给你,不是也很好吗?”
  武帝出宫旅游的时候,也总是将国家大事都托付给太子,宫中的事儿都托付给皇后。很信任这两个人。
  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儿,需要做出裁决,等武帝回来以后将最重要的事儿向他报告,武帝从来没有不同意的,有时甚至根本就不在意。
  武帝用法比较严厉,经常任用一些用法苛刻的官吏。而太子呢,待人比较宽厚,经常为受了刑罚的人平反。(原文如此,原来平反不是新词儿)
  百姓都很喜欢太子。但是那些用法苛刻的大臣们就不开心了。
  皇后卫子夫很担心,这样下去时间长了会得罪皇帝,所以告诫太子,要多留意武帝的意思,不要擅自给什么人平反,逆了皇帝的意思,给自己惹来麻烦。
  武帝听说了以后,认为太子是对的,而皇后不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