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之威征八方--蒙古帝国最远都征服到那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第24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20 07:33:12
  征金之中都陷落二
  这李英还是很能干的,一路收编义军,到了大名时候已经有数万之众,运粮 的时候车马有限,李英身先士卒,不但让每个士兵背三升粮食,自己也背.大队浩浩荡荡的向中都开拔,但是明安是什么人,早就预想到会有援军来,围点打援也是蒙古人爱用的战术.
  李英我看史料上给他写的很无能还贪酒,我认为不太准确,这人是挺好酒,但是从以往的和这次运粮的表现来看,还是很有能力的,而且有种为国为民的情怀,但是收编的这些义军 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连民兵都算不上,在一个李英是个文官,不会统军,这么一帮乌合之众就哄哄泱泱的来中都了.

  明安帅500骑兵主动来攻打援军,在永清与李英运粮部队相遇,500人不多,李英的虽然大多是民兵但是好几万呢.明安假装败走,这时候李英也正喝完小酒,熟话说酒壮怂人胆么,借着酒劲带领大军就追,结果在霸州北面的青戈寨被伏兵袭击,金军大败,李英也在混乱中醉醺醺的被杀.还好这种死法不算痛苦.几千辆车的粮食全部被抢.
  庆寿和永锡听说李英战死,也不敢来救了,找了个险要的地方观望,不久金军的另一路就援军到了,主将是完颜合住,监军阿兴松哥带来12000人,这俩人比较猛,没有像永锡和庆寿一样观望.而是直接和明安开战,但是他俩也没带来奇迹,一样惨败.松哥被抓,完颜合住逃了.
  宣宗听说后,气急败坏,要派自己的亲军支援中都,可是你在派人去救中都,汴京谁守?现在到了你到底要那个的时候了.没办法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永锡和庆寿观察了一段,一看在坚持下去也救不了中都,也撤军了,这下中都内无强兵,外无救援.彻底孤悬在河北了.最关键的是围困几个月了,城内无粮了.
  四月明安攻陷中都城北的万宁宫,接着连续攻取,富昌,丰宜,固安.中都危在旦夕.城内的完颜承晖是焦头烂额了.城内人心不固,而且严重缺粮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眼看汴京方面已经放弃中都了.完颜承晖从小是受儒家教育长大的.满脑子都是忠孝,于是找来抹撚尽忠.

  说:"咱俩世受皇恩,皇上命咱俩守中都,现在中都眼看失守,咱俩应该与城同在,已死报效皇上."
  抹撚尽忠虽然名字叫尽忠,但是他是个当兵的出身,没有他这些想法,城守不住了你死有什么用啊.但是在承晖的大义凌然面前,自己说不跟着死,也有点惭愧,于是假装答应承晖.转身回家准备逃跑了.
  承晖是文官出身,所以中都军队防务全部交给尽忠,但是从刚才的态度里,看出尽忠视乎另有打算,于是叫来尽忠的亲信,完颜师姑.用话一点一点套他,最后说你的行李准备好了么?师姑说;都准备好了,但是马上意识到不对劲.承晖大怒,国家社稷都这样了你们却光想着逃跑.推出去砍了.
  日期:2014-02-20 16:01:49
  这时候尽忠都要逃了,守城还有什么希望呢,只能以死报国了.把所有仆众叫道跟前,自己老婆早已离世,也没有儿女,把所有财产都分给仆众,并叫来尚书省令史师安石,给皇上写了一份遗表.表里都是痛斥术虎高琪如何弄权误国.并且推荐了几个人,又痛斥了几个人,仆众和师安石看着自己的主人和师长,此时此景催人泪下啊.

  承晖和师安石最后洒泪而别,师安石刚出门口,承晖就服毒自杀了.
  而抹撚尽忠带着家人,亲信还有财宝,就准备逃了,宫里不少嫔妃听说了也都纷纷来找尽忠要他带着一起逃,毕竟当初宣宗当初迁都时候只能带走比较受宠的妃子,大多还是留在中都了,尽忠一看这么多女的,我带着还跑得了么.那也目标太大了,这些宫女嫔妃都在宫里整天养在宫里,细皮嫩肉的,可比市井妇女有吸引力多了.
  尽忠眼珠一转,说;你们别急,我先去探路,然后回来接你们.
  这帮女的还真信了,两位主帅一死一逃,城里人还有必要在守着了么?于是开城投降.明安和撒木合竟然不费一兵一族,破了中都.进城后士兵们的兽性被激发了,抢劫的抢劫,**的**,可惜那些傻兮兮的还在等尽忠的宫女,难逃魔爪了.皇宫也被一把火烧了,史料记载,大烧少了一个月.
  按蒙古人的习惯是要屠城的.这个要说明一下,这是蒙古人的习惯,虽然很残忍,蒙古人认为超过车轮子高的男人就是战士了.所以有战斗能力的人,如果收服不了就得处死.明安马上派人请求成吉思汗别屠城.如果不屠城周边的城市会望风而降啊,如果屠城,谁还敢归降.

  成吉思汗一听在理,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是关键的时候能听取意见,并且能判断处那些建议是好的有效的,成吉思汗和木华黎都能够做到这点.乣军也是明安力保下来才没被屠杀的,乣军投降以后,蒙古人并不放心,认为这种成建制的部队来降,很不牢靠,他们今天能反叛金国明天也能反叛我.是明安力保不会出问题,才算完事.
  成吉思汗听说中都被攻陷了 大喜,这又是一个额外的惊喜.也痛快的答应了明安的要求.并且封明安为中都留守,太傅,统蒙古,契丹军大元帅.撒木合撤回北方.
  明安留在中都以后,着手收编周围契丹和汉族的义军.但是不久得病死了,这项工作没完成.
  而师安石,到了汴京,宣宗听承晖为国自杀,很是痛惜,追封尚书令,广平郡王,谥忠肃.随后抹撚尽忠也逃回汴京.宣宗并没有治他的罪,他还是接着做平章政事,但是痛斥他竟然扔下那些嫔妃自己跑回来了太不像话.
  估计宣宗对尽忠这些女真贵族这么宽容也是没有办法,国家大乱,契丹人不能信任,汉人不敢信任,那么女真人自己在不信任还能靠谁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中都陷落后,一些愿意归附蒙古的,被带到了成吉思汗面前,在人群中他发现一个人,相貌堂堂,特别是胡须很漂亮,成吉思汗把他叫过来,一听说话,声音洪亮,谈吐不凡.看来以貌取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啊,不过这人可不光是相貌好.
  成吉思汗听他说叫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就说:"金与契丹世仇,现在我为你们报仇雪恨."
  耶律楚材:"我们家世代做金臣,哪有臣仇恨君的道理啊."这就是儒家教育的结果,只有君臣没有种族之分.
  成吉思汗一听,这观念很新颖啊,这观念也很受用,也很钦佩,别忘了前面我说过成吉思汗最重视的是忠诚,其次是诚实.在和他细聊下去,真是不得了,博古通今,很重要的是他还会占卜.从此以后大汗就把他留在身边,每遇到战事,和国家大事,都让他占卜一下.
  其实占卜不是他的主业,他的主业是治国.他从小受儒家教育,后来也精通佛理,这占卜不知道咋学的.他对蒙古的影响可大了去了.后面我们会陆续提到这个人.无论从人品,到才能此人都视乎无可挑剔,世界名臣里无论如何少不了这个人.此人才算是学到了儒家的精髓,他不是简单的为国为君,而是为天下苍生考虑,而像完颜承晖这种,你也不能说不佩服,但是是狭义的儒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