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34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30 08:29:26
  ◎ 〇 再牛也没有一个好姐妹管用——李陵的悲剧(下)
  匈奴人终于打算退兵了。就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李陵军队里出了个叛徒,因为私人恩怨跑去投降匈奴了,把李陵军队的详情统统告诉了单于:
  “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箭也快射完了。只有将军麾下,和校尉韩延年,各率领八百人在前面开路。现在赶紧抓紧攻击,很快就能把他们打下来了。”
  单于听说之后,命令手下截断汉军前行的道路,所有匈奴骑兵一齐向汉军发起猛攻,同时还命人用汉语大叫:“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
  李陵的军队在山谷中前行,单于的军队都在山上,从上往下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
  李陵仍然命令军队向中原方向行进,还没有到汗山,一天之内,就用完了五十万支箭,只好把车和辎重都放弃了。
  这时候他的军队还有三千多人,没有了箭,就斩下车的辐条,拿在手里战斗。连文职人员,都拿着短刀,参与战斗。
  汉军退到一个狭谷之中,单于命令手下拦住汉军的退路,从山上往下滚石头, 杀死了很多汉兵,几乎无法前进。

  日期:2014-10-30 08:30:03
  黄昏的时候,李陵穿着便衣,独自出营,制止左右跟随说:“不要跟着我!大丈夫一个人也能取得单于的首级!”大概是去进行暗杀行动去了。
  过了好久,李陵回来了,叹息道:“没有办法,兵败了,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于是把旌旗都斩断,和珍宝一起埋在地下,不让汉人的军旗落到匈奴手中。
  李陵叹息说:“如果再多十来支箭,就足以脱身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天一亮,都会被俘虏。不如现在就各自逃跑,说不定还能有人脱身,回去报告武帝。”
  于是给每个士兵分了粮食和水,相约到他们出发的地方相聚。
  到了半夜,李陵想要敲响战鼓,可是鼓都已经敲坏了,发不出声音。李陵与韩延年带领十多个人上马出逃,被匈奴发现了,几千名匈奴兵追了上来。
  韩延年终于战死。李陵丧失了继续逃回去的意志,说道:“我实在已经没有脸回去见陛下了!”
  于是投降了匈奴。
  其他人分散突围,逃回到边塞的还有四百余人。李陵兵败的地方离边塞已经只剩一百多里了,边塞的人把他兵败的情形通报了武帝。
  日期:2014-10-30 08:30:58
  武帝这个人啊,不珍惜人才,却希望别人对他效愚忠,打不赢就希望别人战死,听说李陵投降了,完全没理智的十分愤怒。
  你也不想想,给李陵那么点人,人家拼死力战,坚持到到最后一刻,已经对得起你了。为什么要竭人之忠呢?
  贰师将军李广利哪里比李陵强了,不就是有个姐妹做了你的宠妃,就给他那么多军队。汲黯骂的一点都没错,你就是不懂得珍惜人才!
  不仅如此,武帝问司马迁对这事的看法时,司马迁为李陵分辩说:“李陵对父母孝顺,对同事讲信义,常常奋不顾身,奔赴国家的急难,他素日行事颇有国士之风。现在一旦吃了败仗,诸位高坐在安全的地方的大臣,就拼命诋毁他,实在令人心痛!而且李陵带了不到五千名步兵,深入到匈奴的腹地,抵挡数万骑兵,匈奴人都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把全国的兵都调了过来,围攻他们。转战了千里,他手下的士兵都没有箭了,拿着空空的弩迎击敌人,冒着敌人的白刃,仍然面向北方拼死力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了!李陵虽然败了,但他对匈奴的打击,已经足以使他名扬天下。他没有死,应该是想着将以有为也。”

  结果武帝这个家伙,听了之后更生气了。是你要人家说的,人家说了实话,你又不高兴,认为司马迁是为李陵游说开脱,下令将司马迁处以腐刑。真的是太过分了!
  日期:2014-10-30 08:31:46
  后来过了很久,武帝自己冷静下来,很后悔不该让李陵的军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说:“我应该在李陵率军出塞的时候,再让路博德前去接应;而我早早的就下了诏书,让老将路博德生出了奸诈之心,不肯去接应李陵。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下令对李陵部下逃脱出来的人予以慰问和赏赐。
  来年春天,他越想越明白,这事多半是自己的过失,丧失了李陵这样一员猛将。于是派了一个将军率兵深入到匈奴腹地,希望能遇到李陵,把他接回来。
  这也是个鲁莽之举。匈奴那么大。你连事先跟李陵联系一下都没有,就这么去找,哪里能找的着?
  这个将军果然没有找到李陵,回去以后,又怕武帝怪罪于他,于是回报道:“据抓到的俘虏说,李陵在教单于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所以我没有收获。”
  武帝的心啊,在流血!自己觉得自己派人去迎接李陵的行为真是自作多情,都让人笑话,更生气了,下令将李陵的家人满门抄斩。

  过了不久听说,教匈奴制造武器的,不是李陵,而是另外一个投降了匈奴的汉军将领,叫做李绪。弄错了。可是已经将人家李陵的家人满门抄斩了。
  李陵因此恨透了李绪,派人刺杀了他。匈奴的大阏氏知道以后,想要杀李陵。单于舍不得,把李陵藏到了北方,一直等到大阏氏死了,才通知李陵回来。还把自己的女儿,匈奴公主,嫁给了李陵为妻,封他为右校王。但是终李陵一生,并未真正帮匈奴打过汉军。
  李陵的一生,实在是个悲剧,这么有才,只因没有个好姐妹成为皇帝的宠妃,在武帝手里就得不到重用。
  可见天下并非无才是真的,但是武帝在识才方面,其实只是个庸人罢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