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第13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然,三绝三弃既然直接指向的是战略作为和行动纲领,它也就只能是战略作为(德)层面的问题,不管它多么重要,还是不能当成“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来对待。如果把压制、瓦解、消泯“圣、智、仁、义、巧、利”这些“反动理论”、“反动思想”、“罪恶手段”,当成一项国家管理的基本原则,当成“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充其量不过是政治战略和政治选择,达不到文化战略的层次,所以,老子说它“为文不足”,把它归类到“不欲盈”的范畴,这是用另一种方式在告诫:别挑战无为,挑战无为就是挑战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己的生存权的合理性。

  日期:2014-04-17 20:19:53
  @老夫无奈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①无忧:唯之与阿②,相去几何?美之与恶③,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⑤哉:众人⑥熙熙,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我⑧独泊⑨兮,其未兆10;沌沌11兮,如婴儿之未孩12;傫傫13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14,而我独若遗,我愚人15之心也哉!俗人16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17,我独闷闷18。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19。众人皆有以20,而我独顽且鄙21;我独异于人22,而贵食母23。

  日期:2014-04-17 21:29:44
  @老夫无奈 注释
  ①学:身教;政权和领袖以实际行动引导社会的生态趋向;见第二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
  ②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阿,愤怒地答应。
  ③恶:悲惨的结局、罪恶的下场;见第二章“天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④荒:蛮荒;这里指文化战略思想和思想方法还处在蛮荒时代。、
  ⑤未央:没有尽头,看不到尽头。
  ⑥众人:领导人、权力者、权势利益集团、社会主流。

  ⑦太牢:天子的祭祀盛宴。
  ⑧我:老子自指。
  ⑨泊:漂泊、独处。
  10未兆:没有动作的迹象。

  11沌沌:混沌、蒙昧。
  12孩:同“咳”,婴儿笑。
  13傫傫:颓丧失意。
  14有余:宽裕、富裕,这里指对前途充满信心。

  15愚人:老子自指;见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6俗人:世人、天下人;应该主要指的是知识阶层,他们是万古不磨的意见领袖,永远昭昭察察,明察秋毫之末。
  17察察:精明干练。
  18闷闷:老实沉闷。
  19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此二句属于两个版本,括号外之句在第十五章已经出现过,括号内之句和括号外之句似乎只有传抄过程中个别字的错失而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差异,此二句不管哪一句更接近于《道德经》原作,似乎都不应该在这里出现:前句为“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后句为“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中间夹一句“浩瀚无边呀,像大海一样广阔深邃;天风浩荡啊,高远而鼓荡不休(浩瀚苍茫啊,像大海一样;抬望眼,它天风鼓荡不休不止),前后左右,谁也不挨着谁,毫不留情地隔断了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果真如此,那可就真的弄不清楚他老夫子在叙述自己“独闷闷”和“独顽且鄙”的过程中,异军突起,要挥洒哪门子感慨了。

  当然,此句也可以理解为是在“荒兮,其未央哉”这一个层次的后面,因为面对“众人”、“俗人”这么广泛的“荒兮”,倒是真的可以慷一把千古之慨,如此,倒也有情有理,但是后面、下一层,老子不是还要表达“顽且鄙”吗?其仍有隔断之嫌,这里,仍把“澹”和“飂”两大文化要素归回到它们的第十五章。
  20有以:有道理、有依据、有规律。
  21顽且鄙:顽固且笨拙、不开窍。

  22人:指前述众人和世人,见本章注⑥、16。
  23贵食母:食:食品,生命赖以存活的基础物质;母: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最高准则,无名和有名,见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日期:2014-04-18 08:38:20
  @老夫无奈 翻译
  政权和权力者身体力行道的大准则和无为的大原则,生存发展权就不会有丧失的危险:恭敬地应答和傲慢地应答,期间的区别多么微小?美好的结局和罪恶的下场,期间的差别又是多么巨大?所有人都害怕(出现)失去执政权和生存权(这种惨烈结局),任何执政当局都应该感到畏惧(而时刻警惕)。
  满眼的洪荒啊,那些荒蛮的景象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权力者熙熙攘攘挤挤挨挨,始终像在享受皇帝祭祀的盛宴,每天都像在春天里登临权力的高台(而临风把酒,意气风发)。然而,老子我(面对他们悲惨的结局)却只能一个人在远处漂泊呆立,感觉不到权力者有任何可以让我采取动作的迹象;(在权利和权力的盛宴和春台面前)我混混沌沌,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还没有学会微笑;(在权力者的粗豪和骄狂面前)我落魄倦怠,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要走向哪里。权力者都觉得自己富裕美满且前途宽阔久远,而只有老子我觉得好像丢失了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是因为我有一颗愚蠢的心呀!天下人都活得心思洞明,只有我一个人浑浑噩噩;天下人都活得精明强干,只有我一个人老实愚钝。

  权力者(活成那样)都有原因和出处,只有我显得顽固而且不开窍;老子我一个人和天下人都不一样,我只把道和无为当成能使人们衣食无忧和永续生存的最高准则。
  日期:2014-04-18 21:15:53
  @老夫无奈 解44
  无论是第十五章的文化战略九大要素,还是第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无论是第十七章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还是第十八章的“大道废,有仁义”,无论是第十九章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还是第二十章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都指向一个共通点:绝学无忧——政权、领袖、权力者自己首先要认真做到率先垂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否则,那就有忧了。

  也就是说,“绝学无忧……不可不畏”为本章的第一层,老子通过三个论证过程,告诉人们无论道多么好,对自己和任何人多么有利,它的推行、施行,首先要靠“圣人”们自己先把自己的身心搞好。
  接着,就是老子滔滔而出山崩海啸般的阵阵浩叹:荒兮,其未央哉!这里连用了两个“众人”:“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权利的盛宴连天接云;“众人皆有余”——权力的前景富裕辉煌。

  不仅仅一代又一代政权的握有者都在同样的盛宴和辉煌中交出了执政权和生存权,从来都痴迷不悟,而且,一代又一代的“俗人”——也是两个——也在昭昭(心明眼亮)、察察(精明强干)中跟着一次又一次血流成河尸骨如山而浑然不觉,抬望眼,天地之间:荒兮,其未央哉?于是,老子剩下的,也就只能自说自话:“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顾影而叹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